第13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哪哪兒都挑不出毛病,但哪哪兒都跟他們老高家不搭。 老高家的男人,從孝恭帝到??低?,乃至幾個皇子的子侄輩兒,甚至遠宗那些窩囊廢,各個高大威猛,以練就一身腱子rou為榮,一臉絡腮胡,發起怒來不怒自威,陛下也不例外。 就連老高家的女人,那也是身強體健,上馬能殺敵,腰間時刻掛著鞭子,一言不合就抽人的主兒,要是誰家娶個嬌滴滴的女人進門,一定會被兄弟們嘲笑沒種。 總而言之,老高家的畫風,和這位英親王大大的不同! 秋東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個標準的周朝人。 當然他們可不相信陛下會對一個真正的周朝人如此禮遇,此人定有過人之處。這會兒他們就是非常好奇這位英親王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得到陛下如此厚待。 秋東做了什么,眼下還不適合完全公開,畢竟和周朝的戰爭才打響,周朝那邊知道了真相,勢必對秋東恨之入骨,其他的做不了,派人暗殺秋東的能力還是有的。 得等到真正和周朝的戰爭有了結果,到時候論功行賞,秋東的功勞才會被真正公之于眾。 這些事秋東心里有數,并不著急。 等一進了怡園,秋東雙腳終于能踩在地面上時,一個白發蒼蒼,身形清瘦的老太太匆匆而來,身后還跟著個身形高大的絡腮胡男子,嘴里一個勁兒的喊: “母后您慢這些,小心摔了!” 都不用人介紹,秋東便明白這二人就是魏國的太后和皇帝,也就是他祖母,大伯。 撩起衣擺,緩緩下跪,一個頭還沒磕下去,就被一雙溫暖有力的手給攔了,頭頂被人憐惜的撫摸著,耳邊是老太太疼惜的聲音: “快起來,起來!叫祖母好好瞧瞧!” 秋東搖頭,堅持磕了三個頭,再抬頭時,眼睛里多了幾分路上所沒有的神采: “祖母,孫兒回來了!” 轉身,對上皇帝,秋東沉聲道: “陛下,臣,幸不辱命?!?/br> 老太后的眼淚瞬間就下來了,皇帝忙上前扶她。 老太后多強硬一人呀,早年和朝堂上文武大臣博弈,手段強硬,從不輕易服輸,就因著兩句話,哭的軟到在皇帝懷里。 “痛煞我兒,痛煞我兒??!” 天家血脈,為了這大魏江山,硬生生三代人分隔,不得相認,隱姓埋名,彼此做好了隨時收到對方死亡消息的準備。 老太太不僅心疼這孩子的犧牲,也是心疼二兒子的隱忍,心疼大兒子的艱難,心疼自個兒那些年孤立無援的悲苦。 江山社稷,都是為了這大魏的江山社稷,為了老高家的江山社稷??! 她見這孩子不到四十便一頭白發,都如此心酸,二兒子作為親生父親,心里又該有多難熬? 但老太后終究是個堅強的女人,很快控制好情緒,吩咐明姑: “太醫呢?小東身上還有傷,先讓太醫去瞧瞧!” 皇帝也道:“去吧,好孩子,有什么話咱們稍后再談?!?/br> 秋東先被老太太叫“小東”,勉強忍了,猛不丁被皇帝叫了一聲“好孩子”,有一瞬間沒反應過來,直愣愣的和皇帝視線對上,眼里明晃晃的寫著: “您說我呢?” 皇帝被他的反應給逗笑,揚起手想拍他肩膀表示親近,不知想到什么,那雙蒲扇大的,充滿了力量的手,落在秋東肩上時,輕輕地,跟一陣春風似的。 就聽他笑道: “怎么,給大伯當孩子你還吃虧了不成?” 秋東用眼神明晃晃的表示,吃沒吃虧您心里沒數嗎? 我一個好好的地位超然的親王,??低跷ㄒ坏膬鹤?,被所有勢力拉攏討好的對象,不比給您做第十八個兒子,為了您屁股底下那椅子打生打死來的舒服? 您說說我到底是哪兒占便宜了? 皇帝哈哈大笑,覺得這侄子可比二弟說的有意思太多了,二弟總說“子不肖父”有多遺憾似的,可他瞧著這膽大包天什么都敢說的生猛勁兒,比二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偏這孩子是個周朝人說的芝麻湯圓,芯兒是黑透了的,面皮還用光鮮亮麗的顏色包裹著,誰若被他這幅芝蘭玉樹的好皮相欺騙,怕是連褲衩子都剩不下。 行,是他們老高家的種,得勁兒! 秋東此時也覺得這日子挺得勁兒,早有十數個太醫等著呢,他一進屋就被太醫團團圍住,診脈,查看傷口,開方,抓藥,熬藥,跟早就排練好似的,不用誰吩咐就能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 等他沐浴更衣,換了一身清爽干凈衣裳時,藥也好了,明姑親自端了過來,托盤上還有形狀飽滿圓潤的上好蜜餞,讓他喝完藥甜嘴用的。 秋東心道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 可他這年紀吧,擱老太后跟前,老人家有這般的認知,他還真沒發兒反駁。 明姑順著他的視線一瞧,輕笑著解釋: “是用周朝那邊的法子腌制的,太后娘娘自打收到消息,知道您快回來了,便早早讓人準備起來,小廚房那邊還有很多,您瞧瞧喜歡哪種口味,奴婢回頭讓人備著,好叫您隨時取用?!?/br> 秋東將那晚黑乎乎的藥汁一飲而盡,本不打算吃蜜餞的手一頓,拐個彎兒捏了一粒扔嘴巴里。 嗯,味兒確實挺地道的,老太后費心了。 可不嘛,老太后最大的重孫比顧長安還大五歲呢,人家給老太后生的玄孫都會打醬油了,老太后也沒見事事親力親為的關心過,最多逢年過節依照慣例賞賜點東西下去,哪像現在這樣光明正大的偏心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