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實則兩人開口全是廢話文學,一個假裝大度,一個硬擠出笑臉相迎,太子問: “伯爺每日早早歸家,可是家中有要事?” 秋東都領了差事了,按理來說該喚他一聲顧大人,太子以伯爺相稱,秋東跟沒發現其中微妙差別似的,很耿直道: “并未,下官在此也做不了什么,待著反倒礙事。正好三殿下那邊大軍即將出發,臨行前約了下官等人一道兒吃酒?!?/br> 又是三皇子!近日諸事不順,太子感覺整個朝堂都圍著三皇子打轉,三皇子的一舉一動都被朝臣密切關注,即便他做了十幾年的太子,也從未感受過朝臣對他如此殷勤。 明知三皇子此舉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將領為了糧草輜重能隨時補上,抽空與管理此事的官員打好關系是必修課,但太子就是覺得三皇子此舉意味深長,借著公事私下拉攏朝臣。 他輕笑一聲: “三弟的酒席要緊,伯爺抓緊時間去吧,本宮就不耽擱了?!?/br> 秋東跟沒聽出對方話里有話似的,老老實實行了一禮: “謝殿□□恤?!?/br> 轉身就走,腳步歡快輕松,那一頭白發襯的他像個心性純善的老頑童。 太子一口氣哽在嗓子眼兒里,真真是吐不出咽不下。懷疑保山伯遠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這般耿直,是個芝麻餡兒圓子。 內里黑透了。 看著秋東遠去的背影,太子眼眸幽深,是狐貍遲早露出尾巴。 秋東可沒被人抓狐貍尾巴的自覺,他就是覺得太子行事充滿了內宅女眷的味道,不夠大氣,才故意用三皇子刺激他的。 這癟犢子玩意兒,和他爹一樣,都不是善茬。山家的根子,從陛下登基那會兒就歪了。 他們這位陛下可是先帝的第十七子,母親不過一個小小的梳頭婢,外家遠在南邊兒做了一輩子的縣令。上頭立住腳的兄長就有十三位,個頂個的能干。他作為毫不起眼的皇十七子,是圍在當時的太子身邊,最不起眼的一個。 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老實本分,對太子忠心耿耿,甚至為太子擋過刀的皇子,最后在太子被廢,上頭十幾位已經擁有自己勢力的兄長沒反應過來時,叫他坐上了天子寶座。 前些年坊間一直有流言說今上得位不正,隨著時間流逝,隱約知道真相的老臣們逐漸沒了,流言隨之平息。 秋東對上三皇子熱切的笑臉,隨著他入座。 想起前幾日被陛下處理掉的老臣,一口酒入肚,心道再被陛下光明正大的處理下去,知道當年事情的老人怕是要徹底沒了。 想來那些人也是怕了,才抓住他這根浮木不放,迫切的想做點什么自保。 三皇子啊,約莫是看中他身邊圍著的這股老臣勢力了。 第44章 兩頭搞事 秋東估摸著皇帝是想推他出來, 讓那些亂了手腳,慌了心神,像被蒙住眼睛的驢子一樣四處亂撞的“老臣”們全聞著味兒聚到他身邊, 然后尋機會一舉剿滅。 至于為什么是他,這事還得仔細琢磨。 也不知三皇子有沒有看出他爹的這層用意, 就敢輕易朝秋東下手。 要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秋東都要佩服這小崽子的膽量了, 那樣的話, 估摸著皇帝也得對他這個兒子刮目相看三分。 若不知道, 那可有的熱鬧瞧了。 當然如果這熱鬧本身不是他帶來的就更好了, 當有人讓秋東成了給旁人制造熱鬧的工具的時候,秋東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和三皇子走一個,酒杯相觸, 發出清脆響聲,一口飲下, 甘醇的酒香讓秋東眸子微瞇, 耳邊是其他人不咸不淡的閑聊, 秋東覺得這事兒可真他爺爺的越來越有趣了。 皇帝給他劃了道兒他就要走嗎? 若皇帝劃的道兒是他樂意走的,他自然不介意順水推舟, 可眼下明知那是一條取死之路, 還一頭栽進去, 那是犯蠢。 這些私底下的算計沒人會拿到明面上來講。 眼前,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要做什么也不會大喇喇說出來, 酒桌上含蓄的暗示一番, 不會給人留任何把柄,懂的自然知道如何應對, 不懂的剛好證明不是能混他們這個圈子的,順腳就被踢出局。 酒過三巡,正是神志放松之時。 秋東手里把玩著個質地上好的白瓷酒杯,聽在場諸人互相寒暄,幾句話中夾著刀光劍影,不得不說這些人即便同屬三皇子陣營,還是存在互相競爭關系,自然不可能一派和諧,借著由頭吵起來不過是分分鐘的事。 偏他們敢當著秋東的面兒吵起來,雖然言談間多有隱晦,可總的來說,是打心底里覺得秋東壓根兒不懂他們到底在說什么。 畢竟他的對話沒有沉浸官場數年的經驗,不明真相的人聽了只覺他們在閑聊。 只能說他們想借秋東的勢,卻看不起秋東的人。 就這么會兒功夫,秋東都默默拿他們多少秘密當下酒菜了! 嗯嗯,摩多摩多。 他面上看不出什么,一口酒一口菜,好似真的什么都沒聽懂,實則非常納悶兒的跟996講: “我為什么能聽懂他們的潛臺詞呢?總覺得這場面我很熟悉?!?/br> 996小小一團,給自個兒穿上了秋東同款的伯爺朝服,就連朝服上的一針一線都是等比例縮小,精致異常,它好似生來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蹲在秋東肩頭仔細照鏡子,十分滿意鏡中帥氣逼人的統,美滋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