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1
書迷正在閱讀:基圍絲特的真實經歷、把同學變成了自己的meimei、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一部)全、流氓師表、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二部)全、宅男變身癡女御姐、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三部)全、院長的十二釵、古劍yin譚-癡女yin姬今何在、母子成婚的角色游戲
。周夢雄取下頭上的斗笠,掛在背上背著,然后好抬頭看天空,天空一片幽藍沒有一朵明顯的云。眺望遠方視線極好,平坦的大地空氣明凈,大江在斑斕的遼原如同一條巨大的玉帶漂亮極了。武昌城的城樓,以及靠近城池成片的房屋盡收眼底,就連江對岸的城鎮村莊也隱約在望。大江上飄著點點風帆、大小不一,水面上又有白鷺飛過,給風光平添了幾分人文詩情。 這是周夢雄近些年次來武昌,雖然建文皇帝移駕楚王宮,湘王集團中心也遷到此地,他與武昌多有書信往來,但他一直在湖廣南部帶兵,真沒親自來過一趟。 周夢雄風塵仆仆的樣子,身上穿著土灰的麻布衣服、長勉強及膝方便騎馬,衣服上多出冒出毛茬,江風一吹像蘆葦花一樣晃悠。隨行的人只有一個,也是四十多歲的樣子,叫劉麻子,臉上確實有一些麻點。兩人二馬,對于一個閣臣來說,行程著實太簡陋了點。 他彎下腰,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子,捧到臉前嗅了一下,有一股淡淡的腥味。然后放開手,沙子就從指間滑落,在風中飄落了。 劉麻子看著他做完一系列瑣碎的事,不敢說一句話打岔他,以為將軍有什么深意。但這時周夢雄四下看了看,指著不遠處的一些竹木房子:“有個漁村,我說這沙子怎么好像有腥味……走,進城?!?/br> 周夢雄等二人進武昌城,先在南門的官署中尋到了武昌守備陳蓋。 圓臉大漢陳蓋迎出來時臉上還帶著不信的神情,直到親眼認出周夢雄才急忙拜見:“鎮國將軍周大將軍,您這么快就到武昌了……怎生這般打扮?” 周夢雄抱拳隨意回了個禮,淡然道:“就是走段路,少些累贅少麻煩,這不省了世間?!彼雌饋韺﹃惿w稱呼鎮國將軍的恭維話并不太感冒。這個封號是不合大明制律的,不過建文帝政權剛建立不久,很多東西都沒形成常例,上頭隨便封個名稱也就當是對他名望的認可。 “您請里面坐?!标惿w忙道,“見過王爺了么?” 周夢雄微笑道:“剛進城,陳將軍是我個拜訪的人?!?/br> 陳蓋摸了摸腦袋:“那交接印信還得換個場合,您先瞧瞧這邊的事也好?!?/br> “不急不急,我倒不是急著來奪陳將軍的兵權的?!敝軌粜弁嫘Φ?。陳蓋也“哈哈”大笑了一聲。 陳蓋便喚一個青袍文官,讓他去拿卷宗,一面直言不諱道:“我讀書不多,煩事太多又是用字寫的,有些東西真還理不順,幸好朱部堂派了一幫人過來輔佐,我想知道啥問他們就行?!?/br> 周夢雄笑道:“我和你一樣,咱們馬背上擺弄刀槍棍棒,筆管子卻是擺弄得不順,卷宗就不看了……咦,北城外挨著校場東邊不是有個營寨,我在那里見著個將帥,聽人稱呼指揮使,應該是那營寨的指揮,叫啥名來的?” 一旁的劉麻子微微側目,因為他是一直跟著周夢雄的,實在想不起來什么時候見到過將帥,更沒聽到有人喚指揮使,想來這是周夢雄隨口的一句謊言。但劉麻子是周夢雄的親信,他當然不會當眾拆臺,而且劉麻子在這時什么話都不方便說的;剛才陳將軍見禮也沒絲毫搭理他,以為他只是個奴仆跟班一類的角色吧。 “那軍營就叫校場東寨?!标惿w回頭喊道,“來人,去校場東寨把管事兒的叫過來,讓周將軍問話!” “慢著!”周夢雄喝住,“叫他作甚?老夫遇見了便是隨口問問,并無他事。陳將軍不知他的姓名?” 陳蓋道:“一時想不起來了,您是知道的,武昌城現在內外加起來怕有六萬兵了,大多是新兵,遠近駐扎整頓的營寨有二十幾個,指揮使我倒是都見過,不過有的還不熟,哪里記得全呢?” “那倒也是?!敝軌粜埸c頭道。這時他便不想多留了,當下就說要去附近轉轉。陳蓋忙道:“我陪周將軍一道去巡視各營?!?/br> 周夢雄擺擺手:“免了免了,現在陳將軍還是守備,公務在身。我卻還未上任,可以趁此四處走走?!?/br> 陳蓋又留他說準備接風宴,同樣被婉言謝絕,只得送出大門。 二人二馬又走到了街上,依舊低調沒有多少引人注目的地方。周夢雄嘆了一口氣:“陳蓋果然不能勝任?!?/br> 劉麻子道:“剛才主公言遇到了校場東寨指揮使,是試探陳蓋吧?他連姓名都不知,定是做得不好。末將知道,醴州大營上下兩萬多人,主公是連大隊隊正都全部知曉的,不僅叫得出名字,還知道其性情脾氣?!?/br> 周夢雄道:“陳蓋我認識他不是一天兩天了(批跟隨張寧打石門縣的武裝頭目之一),我知道他做不到那么細,但武昌的營寨指揮使不就二十來個,連姓名都記不全,著實有些蒙混日子?!?/br> 劉麻子附和道:“是?!?/br> 周夢雄回頭道:“劉麻子,你帶兵要明白,不管你怎么做,要讓手下的每個人各自都干好各自的分內事,讓他們清楚什么干得,什么干不得,出錯了懲罰輕重心里也要有數。很多士卒不識字,但心頭明白?!?/br> 劉麻子沒有多話,又道:“是?!?/br> 周夢雄想起剛才陳蓋的事兒,微微嘆息道:“中下級武將是直接帶兵的人,這些人都管不好,怎么能控制士卒?” 劉麻子道:“幸好王爺識人,這不急召主公回來,事兒自然就辦好了?!?/br> 周夢雄面色沉重,沉吟道:“這些新軍營寨中,塞進去了很多姚和尚那村子里的人(朱雀軍舊部),我拿著也難辦,不中用的我是留還是不留、換還是不換?” 這個問題已不是劉麻子能答的,于是沒有了回應。 倆人的對話便冷場了,一路默默走著。其實周夢雄早就私下覺得姚家勢力過大,對整個政權不是好事,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特別是在軍隊里幾乎無孔不入,在醴州大營朱雀軍舊部的武將比較少,但絕不缺什么內侍省的人。 第四百二十九章石鐘山記 于謙到了湖口縣,隔著狹窄的鄱陽湖入江口,對岸就是九江……他就是從九江城出發的。數月來,于謙從九江來,到達湖口縣,幾乎繞鄱陽湖轉了一個圈。當年得中秀才后,接著就準備鄉試會試,沒能有機會仗劍游歷江湖;今番因公務卻是走了許多地方許多路。 他們不在縣城,在鄱陽湖邊,一個軍士正牽著馬在湖邊飲水,于謙站在湖岸枯草間正翹首遠眺水面。隨行的王儉背著一個包裹,包裹里裝備半包的紙張,都是于謙這些日子來的見聞記錄。要是把這些字整理一下,恐怕還能刻印本書出來,叫某某游記也是妥當的。 “大人,那就是石鐘山?!焙谥h恭敬地提醒道,見于謙回頭看,便遙指左面的風景。 “哦?”于謙果然感興趣地看了許久。知縣又問:“今日尚早,大人既然到了弊縣,何不上去游歷一番?” 于謙淺淺誦了幾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知縣忙道:“大人竟能將東坡居士的原文背下,博聞廣記另下官敬佩至至?!?/br> 于謙不置可否,確實就算這篇比較有名,但飽學大儒臨時恐怕鮮有能背下來的。士大夫科舉要背誦很多書不假,但不必背蘇東坡的文章,何況做官之后大多丟下了文章,連當年考的文章也可能忘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