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書迷正在閱讀:基圍絲特的真實經歷、把同學變成了自己的meimei、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一部)全、流氓師表、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二部)全、宅男變身癡女御姐、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三部)全、院長的十二釵、古劍yin譚-癡女yin姬今何在、母子成婚的角色游戲
點。 張寧提出先去看軍械庫,于是在知府及一眾官吏的親自陪同下去府前街西頭。到了軍仗庫的院子前時,羅克敵竟不能下馬,兩個隨從扶著才好不容易下來。張寧不禁問道:“羅將軍幾年沒有上陣了?” 羅克敵臉色有些尷尬,小聲說道:“不瞞您說,我從來就沒打過仗。張大人有所不知,現在咱們內地的衛所主要任務是交糧、其次才是交兵,前些年南北兩面用兵,主要有京營數十萬,用不著咱們。朝廷在南方打交趾,年年派人督促交糧,大伙兒哪敢誤了農事?” “你們不事武備,如若有人在地方上作亂,衛所如何守土?”張寧問道。 羅克敵道:“通常出點事,知府大人調集負責緝拿盜匪的兵馬司去就辦妥了,用不著衛所……張大人的意思,咱們湖廣要用兵?上回我好像聽到知府大人說要對付什么教?” 張寧看了一眼知府,不動聲色道:“朝廷里的人,我不方便透露?!?/br> 知府聽他扯出自己來,拉下臉來,語重心長地說:“羅將軍身為武將,不事cao練武備,倒說得理所當然,您如此說話叫張大人回去怎么對朝中諸公交差,難道要張大人替你掩飾失職?” “是是?!绷_克敵額頭上冒出兩根黑線,尋思了片刻忙道,“咱們常德所不僅如期交付軍糧,每有省里都指揮使司派人來cao練將士,咱們無不履行……”當然派了幾回來cao練就不知道了,羅克敵頓了頓又道,“軍械庫內的甲胄刀槍也定期使人修理養護,不敢懈怠?!?/br> 張寧一本正經地作傾聽裝不住點頭,好像廢話很有意思一般。他一邊聽一邊打量羅克敵身上的甲胄,估計是穿著做樣子的,不過看上去確實是貨真價實的鎖子甲,明軍的護甲大抵就是這樣的水準,聽說這種鎖子甲對于箭矢防御很高。 羅克敵頭上戴的鐵盔卻是很有意思,和北京城防上見到的兜帽不同,叫什么名張寧不太清楚,樣子很像二戰時英軍的鋼盔,不過多了個插紅纓的冒頂,帽檐很寬,可能適合南方氣候的緣故,還能遮遮太陽和雨水? 張寧被帶引著瞧了一陣庫中的兵器,多是長槍長矛各式刀劍弓弩,便問道:“常德可有火器?” 羅克敵想了一會兒,恍然道:“有!永樂那會兒朝廷里賞的?!?/br> 張寧便要去看看。這時他才想起在京師時讀過的明朝律法中的一些條款,好像地方政府無權制造火器,只有中央兵仗、軍器二局可以奉命制造,火器屬于高度管制的兵器。 果然庫房里只有幾件火器,估計就是象征性的東西。張寧可以猜測,除了兩京武備和執行大型作戰任務的那些軍隊,地方上仍然是以冷兵器為主。 “這一件……嘶,好像叫火箭?!绷_克敵指著一件東西說道。不料知府見識還廣一些,糾正道:“一窩蜂,內設多發火箭,點燃后聲大如雷,傳音數十里,能恐嚇敵兵及戰馬。不過精準太低,殺傷有限,只好一窩蜂射出去碰運氣,中幾枝算幾枝?!?/br> 張寧贊道:“知府大人好見識?!?/br> 知府趙鳴聽罷笑了笑,受了鼓舞便又指著另一件火炮說道:“盞口將軍,用木架支撐點燃引線發射,多用于船上水戰和城防。不知張大人注意沒有,咱們常德四城上就各架有數門這樣的盞口將軍。本官代天子牧一府之地,盡守土之責,自不敢疏忽懈怠?!?/br> “羅將軍”的表現和知府趙鳴的對比,讓張寧愕然無語,敢情打仗守土都成了文官的事了? 知府微微露出一些得意之色,又一一介紹幾樣中小型的火銃,稱之為銅火銃、手銃等名。張寧觀察其構造,再次確定明軍火器仍然停留在火門槍的階段。這些小火銃模樣不同,但構造大同小異,主要有兩個結構:前膛細長,用于裝填彈丸,材料粗糙故用鐵箍加固;后面有球形的隆起的部分是裝填火藥的,側壁有火門,用于引出引線點燃。 張寧逐一揣摩,很快有了個發現,這些火銃配備有一種木送子的東西,猜測作用是放置在彈丸和火藥之間用于增加氣密性的。這種火槍氣密性太低,有了木送子應該可以增加射程。 不出半天工夫,張寧已經把軍械庫特別是火器了解得差不多了。 如果是去理解明朝這套人際關系和權力規則,張寧會覺得比較復雜,因為大伙兒已經玩了幾千年了;但是到了裝備技術方面,他感覺很簡單……受過現代的一套系統完整的教育,琢磨簡陋的物理裝置,實在不是什么難事。 從這些初級火器的理解,張寧可以大膽猜測,永樂帝在對蒙古戰爭中發揮了火器的戰績,可能主要是恐嚇制造混亂的作用,主要制造殺傷的兵種還是騎兵。因為此時的火銃實在是太簡陋粗糙了,除了木送子有點技術含量,其它的東西完全沒什么技術可言。 他通常情況下是一個比較謹慎保守的人,但此時也不免十分自信:要造出比這種火門槍和初級火炮更先進的武器,有什么難度嗎? 當然戰爭不是僅靠武器就行的,特別是機槍還沒發明之前,冷兵器不可能被淘汰。不過路要一步步走,張寧現在想要實現的目的,只是向姚姬證明自己的武器不會在面對官兵時吃虧,盡量說服她支持自己的計劃。 接著張寧又去實地巡察了軍戶的情況,和普通百姓沒太大的區別,甚至于負擔更重,羅克敵手下的武官也加入了出行隊伍,好像在極力掩飾一些不公正的規矩。張寧也沒興趣去查他們是否在貪污和兼并士卒的土地,所謂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他犯不著去得罪那幫人。 于是張寧只要不過問讓千戶、百戶們提防的問題,只問戰時軍隊如何編制如何指揮等細節,他們無不詳細解答。 百五十一章小小的禮物 拜別知府趙鳴及一眾千戶百戶武官,張寧帶著隨從騎馬回沅水茶園的路上,已接近中午。本來趙鳴欲在酒樓設宴款待,張寧婉拒,回去交代一些事后,下午便能與秋葉一同去他的舅舅那里。 與秋葉在言談中了解那個地方的名字叫鳳霞山,據說晚霞與秋天的楓葉在當地很聞名,名稱幾經演變楓變成了鳳,故有此名。他的舅舅姚和尚雖在鳳霞山,但那個地方是張寧感到陌生的地方,所以考慮安全不打算把張小妹帶過去。 想到這里,張寧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小妹的表情,她低著頭沉默著是不想在他忙碌時添麻煩,但是人有三樣東西無法掩飾:孤獨、貧窮以及……關心。她無意間投來的依賴和關心的目光,在張寧的想象中逐漸清晰。 無論如何張寧無法花太多時間陪她,因為相比之下,大家的安危前程、以后能不能過好日子更加重要,而這些事才是張寧最應該去計劃的。無論古代還是今時,人都是分貴賤等級的,人人平等在哪里都只是一個幌子,某些地方在法律面前平等了你得有錢請到律師。要想過得好,與社會身份、財富、資源的占有程度密切相關,正所謂經濟是一切上層建筑的基礎。 不過沒有時間陪和忽視是兩個概念。就算在節奏很快的現代,忙也只是一個借口,一條短信一個問候表達對家人的關心能花多少時間?而現在,一封書信、一件小禮物,只要表明用了心的,效果不比成日與之膩在一起差。 于是張寧轉頭對隨行的桃花仙子說道:“你在前面的路口稍事一會,我去買樣東西就來?!?/br> 桃花仙子沒有多問,既然不派她去購置,自然因為他想親自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