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書迷正在閱讀:基圍絲特的真實經歷、把同學變成了自己的meimei、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一部)全、流氓師表、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二部)全、宅男變身癡女御姐、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三部)全、院長的十二釵、古劍yin譚-癡女yin姬今何在、母子成婚的角色游戲
徐熬不住。還有趙二娘身手不怎么樣,體力也比不上練武的徐文君。 他和上回一樣把張小妹交給未婚妻羅幺娘照顧,然后就領旨出京辦事來了。 除了人和錢,張寧還得了一份加蓋了兵部禮部印章另朱批的公文,規定禮部員外郎奉旨公干,所到之地官吏應盡力予以配合幫助,如遇急情,憑印信地方兵馬司應在轄地之內派兵協助;只是兵馬司的人不能出自己的地盤,調兵出轄地光有一張公文不行,還得兵部的兵符。 一行人不帶儀仗,不聲不響沿著驛道先到了巫山縣,先沒見官,依照燕若飛知道的情況先去了辟邪教的教壇所在尋訪,但已不見了教眾活動的跡象。接著張寧便帶著人去縣衙見了知縣,出示印信讓知縣派人協助查訪辟邪教眾的去向。 張寧也叫手下四處打聽辟邪教的消息。好在等待的時間并不長,不出幾天眾人就把消息查清楚了,原來那辟邪教在地方上人不少,加上活動頻繁,蹤跡便無法完全掩蓋,教壇撤走了兩年至今巫山縣還有信徒。收攏的信息一分析,辟邪教應該去了湖廣永順司,那地方也是山高林密漢蠻雜居,情況比較復雜,難怪那幫人選擇了那地方。 張寧當下就決定帶人奔赴永順司實地考察。 百零七章水土不服中了邪 因永順司是土司轄地,張寧等十余人沒有直接過去,便先去了湖廣常德府。所謂土司稱為宣慰使司,其實就是偏遠地區的土皇帝,永順司的宣慰使是彭氏,這家土皇帝從十世紀初就統治著那地方,歷盡幾朝到現在都四百多年了,比中央王朝存在的還要久……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張寧決定現在漢人治下的官府里找個能與土司打交道的幫手。 明朝廷允許彭氏繼續統治永順司,一個原因是偏遠山區位于數省交界情況復雜、民族繁多,漢官入駐既要調兵又要費錢,還不一定玩得轉當地的情況,不如讓土皇帝繼續穩定地方局面;另一個原因是大明朝立國之初永順司的彭氏就歸順效忠了,不僅向朝廷交稅,在遇到國家戰爭時還會出兵助戰,越南戰爭時宣慰使的長子就率兵兩千余人追隨明軍在南部作戰;他們也遵守中央朝廷的政令,明朝廷詔令土司宣慰使要先進行學習儒學才能繼承官職,永順司就在宮殿后面修了個書房專門學習讀書寫字。這樣一個土皇帝政權,又離統治中心那么遠,中央王朝推翻它干嘛? 于是從常德府往西行的路上,張寧的隊伍就多了幾個人,帶頭的是常德府九品知事杜方,是知府介紹的,據說很了解永順司的情況,并且過去出差公干幾回。果然一路上杜方無論大小事侃侃而談、仿佛一個“永順通”,張寧覺得這個人說不定就是湖廣布政使司安排來監視永順土司的,免得他們造反時官府毫無準備。 路是越走越崎嶇,山也逐漸高起來,幸好大伙騎的是蜀馬。這種馬據說出自四川布政使司,讓它在北方平原上奔跑那是不咋樣,而且個頭矮小沒氣勢;不過走山路就很內行了,就算是山間的羊腸小道它都走得很悠閑,負重好、能吃苦,不用喂精糧也能干好一陣重活。 秋天的陽光曬著不疼,暖洋洋的,但就是這種太陽更容易把人曬黑,人們感覺不到熱就不會經常找遮陰的地方。于是徐文君仍然打扮得很阿拉伯婦人一樣。 杜方在張寧的面前,一面走一面時不時回頭,口若懸河,“辟邪教我前年就聽說過了,從重慶府那邊遷過來的,總壇在巫山。這幫人除了妖言惑眾倒也沒做什么壞事,且活動隱秘,常常聚在山高林密之處,官府要派兵剿滅十分困難而且說不定他們聽到風聲就會跑了。加上去年永順司東部發生了瘟疫,辟邪教的人賑災又救人,所以官府一直沒怎么管他們?!?/br> “賑災?這幫人是靠什么維持的,我是指糧食和經費?!睆垖巻柫艘痪?,大約是前世干過會計,對于經濟收支的問題本能地關注。 杜方想了想:“應該就是靠妖言惑眾!等到了地方找個信那東西的教徒問問就能證實?!?/br> 張寧道:“你是指行騙?” 杜方回頭道:“正是如此,先蠱惑人心,然后賣符水香灰。當地有個地方叫黑風崖,有很多古代的懸棺,辟邪教的人就造謠說上古鬼王從地下出來了,專門吸血害人,然后讓人捐家產入教就能辟邪?!?/br> 這時跛子燕若飛不動聲色地插道:“這種手法在巫山縣就用過,但略有不同,教眾也是造謠山鬼出沒,并將兩座廢棄的寺廟傳為鬼宅,有好事者白日進去獵奇,就會不明不白地死去,所以越傳越玄。這時候他們自稱是‘天帝’的傳人,能驅鬼辟邪,教主更是天帝之女、神女轉世,蠱惑人心騙人捐資入教。后來燕某暗中調查,才發現了那種有毒的香灰,他們就是將那種香灰暗中放置在廢棄廟觀之中,毒性很慢不過一旦多了,人靠近聞之,數日必斃?!?/br> “巫山縣、神女,聽起來好像還挺說得通的?!睆垖幮Φ?,“宋玉的云: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f得可就是他們的教主了?” 杜方道:“多半是自編自造為了謠言惑眾罷了?!?/br> 張寧收住玩笑,又問出自己關心的事:“百姓可以敬而遠之,他們又是如何辦的?” 杜方答道:“永順司東部確實常常發生一些狀況,時不時有人七竅流血暴斃,初時官府認為是瘴氣之故。后來又責成永順司宣慰使調查上報,并派了醫官前往協助,發現其實是樹林中有一種細小的吸血蟲,一旦從口鼻鉆入人的體內就可能七竅流血身亡;辟邪教眾造謠說是黑風崖的鬼王出世,接著散布一種稱為‘辟邪香’的東西給教眾辟邪,不料那東西挺有效,百姓因此俱信。加上永順司執政不力,山村百姓又最信那玄虛之物,致使辟邪教勢力蔓延。 尚有一事,便是去年夏季永順司突發瘟疫,當地宣慰使以下官吏同樣救治不力,辟邪教眾趁機通過教徒收買人心,組織百姓隔離病者、清潔水源,熬藥救治,行之有效,因此辟邪教一時便名聲大振,受當地百姓所護。傳言那彭氏家中也有人入了教?!?/br> 張寧后面的吳庸說道:“無論是瘴氣還是吸血蟲,咱們是不是也討些香灰來……” 燕若飛馬上冷冷道:“有毒,你信那玩意?” 吳庸會意,便不做聲了。幸好這時杜方說道:“我有準備的,帶了藥材,那東西也不是只有什么香灰能治?!?/br> 張寧沉思片刻道:“杜知事言宣慰司有官吏入教?那咱們過去查辟邪教會不會遭人破壞正事?我看這樣,先設法找到個入教的百姓了解狀況,然后去傳言的那個黑風崖瞧瞧,看有什么線索?!?/br> 張寧這次的差事主要是查胡瀅說的那種“香灰”究竟是什么東西、有沒有毒,更深一層是辟邪教與建文遺臣有沒有淵源……進而論證太宗之死的疑點。至于其它的諸如搗毀邪教糾正流言維護統治等等,就不關他的事了,管不了那么多。 在路上走了幾天才走了一兩百里地,路實在不是很好走,雖然是驛道也多是高山間的崎嶇小路,還有棧道。不過總算到了永順司地界,從大路關卡沒有任何麻煩,官府的印信非常管用,不過為了保密起見只用了杜方的印信。 又走了一天,正好有個隨從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張寧便叫人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