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從正確使用黑料開始 第150節
又一次,是置身事外的主角和嘈雜的外在世界。 只是這一次,兩個世界匯合了,在她的丈夫告訴了她真相的那一刻。 從那一刻開始,一直在鏡頭中保持著一種詭異抽離感的主角終于“活”了過來。 她是“被迫”的。 但誰都看得出她身上終于帶出了些對什么東西的渴望。 她好像褪去了一層人皮,褪去了一層按部就班過著幸福生活的人的皮,露出了內里的真面目。 那之后,觀眾看著她眼中閃爍著掠奪的光芒,一次又一次完成交易,短暫而細微的失敗混雜在長線上巨大的勝利中讓觀眾的情緒不停被刺激著達到了頂峰。 “啊啊啊啊啊就是這個味??!王導出手果然不會讓我失望!” “爽!爽飛了!” 這一集基本沒有什么像前兩集一樣的嚴肅討論,基本全是嚎叫著“爽”的觀眾,雖然王導寫主角的交易寫得很扎實,但是觀眾顯然并不是很在乎,反正他們只需要知道王導的經歷背景能讓主角的勝利扎實且合理就可以了。 是的,從脈絡上來說,這一集是很標準的爽劇寫法,甚至,要是讓女主的丈夫更渣更無能更自大一點,出個軌,泡個秘書,在股票上輸得更怪不得別人一點,不要是熊市原因而是單純他自己菜,與此同時讓女主的處境更糟糕一點,讓她是個回歸家庭的高材生家庭主婦,那么這就是一個標準的中年大女主爽劇了。 看爽了的觀眾瞬間將前兩集的嚴肅氛圍拋到了腦后,果然父親這個角色的存在只是為了鋪墊女主的天性吧,而且他只是個賭狗,劇名中的《賭徒》指的就應該是女主這樣的人??! 這時候還沒人發現,劇集已經播出了三集,但女主的名字卻從來沒出現過,因為劇集剛開始播沒多久,還未和主角建立起情感聯系的觀眾們本就會自然地選擇用“主角”“女主”代稱,所以暫時也沒人發現有什么不對。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賭徒》的觀眾迎來了它的第四集。 第127章 興致沖沖的觀眾們第一時間點開了《賭徒》的第四集。 然后就連番“臥槽”到了最后。 女主光速還完了她丈夫欠下的錢的時候, 還沒人意識到之后會發生什么,頂多有觀眾忍不住嘀咕了一下,好快的進度,這半集多點的時間就把這么大的困難解決了?這之后是打算拍什么呢…… 然后, 就在觀眾們以為主角從此就要開始大殺四方的時候, 她狠狠翻了第一個跟頭, 那時她剛步入期貨市場,因為不熟悉,所以狠狠交了筆學費。 不過看到這里,觀眾都還沒覺得有什么, 很合理,戲劇張力嘛,而且主角剛換了個領域, 交點學費太合理了,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進程,他們都在等著這一個小跟頭后面的大收益——等是等來了, 女主確實在幾次cao作中再次熟悉了這個新領域并且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交易原則, 但是與此同時觀眾也等來了更大的跟頭。 看見主角一次交易就損失了之前的90%收益的時候, 全國各地的觀眾幾乎是整齊劃一地發出了一聲“我草”。 “我去, 嚇死人了,這就是期貨嗎……” “杠桿的超絕魅力是這樣的” 不過這幾乎清空主角賬戶的一段劇情也只是讓觀眾忍不住“我草”了一聲而已——問題不大, 劇情張力而已,主角摔個跟頭很正常, 沒準還會插入一點其他人的鄙視好方便接下來打臉,比如可以插入一些眼紅主角賺錢的親戚看見她終于賠錢了忍不住出來嘲笑說一些類似于“他們早說過了”“人還是要安安分分”之類的話, 并顯示一下自己所有先見之明,得意于一番自己的“人生智慧”, 也可以讓主角那個經歷了一次大賠后就嚇出了ptsd而過分謹慎的丈夫來猶猶豫豫地勸說一番主角是不是該從期貨市場撤離,回到她更擅長的領域去,為主角的越挫越勇和永不認輸做個對照組,之類的。 看多了電視劇的觀眾對自己的想法非常有信心,覺得之后的走向大概率就是這樣,于是他們對于這接近百分之九十的虧損只是“臥槽”了一聲而已,很快就恢復了淡定——畢竟這是影視劇嘛,又不是現實生活,現實生活里賠到這份上誰知道還能不能再起來,但電視劇里那肯定沒問題的。 然后他們就抱著這樣的想法……看見了主角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主角向她丈夫以一種既冷靜又狂熱的態度闡述著她的思路時,屏幕前的觀眾雖然覺得自己一個字都沒聽懂,但也深深地被那股狂熱與自信感染了——沒聽懂,但是翻盤機會要來了!這他們還是看得懂的! 而且他們沒聽懂沒事,屏幕里主角的丈夫聽懂了,而且以他目前這過分謹慎的態度,都同意了替她去向自己的親戚朋友借錢再加上抵押家里的房產證一起做筆大的——那就是真的沒問題了。 雖然也有人聽見借錢就忍不住開始擔心,尤其是當女主以一種毫不猶豫毫不遲疑的態度借遍了她所有可以借到的資金之后,包括銀行貸款,包括雙方的親戚朋友,還包括一些看好她的人,真的是將杠桿拉到了極限——于是風險厭惡的觀眾越看越覺得心驚rou跳,雖然只是劇集里的一個個數字,但他們還是忍不住跟著算了起來,算到最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次投機要是出問題,主角這次欠下的債可就遠比當初她丈夫欠下的債要多了……不過應該沒事吧,她的思路很清晰,不然也無法說服她丈夫了。 于是他們強壓下自己的心驚rou跳,順便感慨了下怪不得人主角能賺錢呢,換他們自己可絕不會有這個膽子,果然愛拼才會贏,該搏一搏的時候不搏,那可不是只能掙安安穩穩地本分錢了嗎。 這樣的感慨中,他們看見了主角的又一次失敗。 是的,她的思路很清晰,清晰到足以說服同樣高知且已經成為了極端風險厭惡者的她丈夫,但是市場并不是永遠可以用“理性”去分析的,或者說,市場的趨勢可以用理性分析,市場的時機卻很難。 這時候的主角尚未完全領悟到這一點,她做出了最正確的一搏,自覺自己握住了大概率穩勝的牌,卻輸給了那極小的概率。 于是,現在可不止是賠光了之前收益的問題了,是負債千萬級的問題。 那些之前隱隱有不安的觀眾看見這一幕也傻了——怎么他們的預感還真的是正確的?。?! 如果是現實生活中的話,他們只會說一句——正常,誰膽子這么大他們嘲笑誰好不好,是,誰不知道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但是那看似極小的概率一旦落在單個人,單個家庭身上,就是一輩子都毀了的事,誰敢這么去賭???再高的概率也是賭??!但是這不是戲劇嘛……戲劇有必要在這種地方這么真實嗎?! 一些從來不開彈幕看劇的人這時候都忍不住打開了彈幕,不怪他們,實在是這場面太離譜了他們迫切地需要找點共鳴,事實上,他們打開彈幕后也發現此時此刻的彈幕直接成了一個實時聊天系統—— “臥槽?。?!怎么真虧了???這是虧了多少啊我剛剛根本沒認真看他們借了多少錢??!” “我看了,爆倉了,算上欠期貨公司的,總共五六千萬吧” “臥槽臥槽臥槽” “媽呀,這得還多久才能還清??不是這得怎么才能還清???之前還的那么快是還能貸得出錢來,有本金,現在主角根本沒途徑搞到大額的本金吧,只能從小額交易做起的話這得折騰多久,我驚呆了” “我反反復復拉回進度條看了十幾遍誰懂……” “我能說女主和她爸真是一脈相承嗎……輸了第一反應不是收手,而是去借錢上桌” “啊啊啊啊我之前老說女主和她爸比你們想象中的要像得多都沒人信??!現在你們信了吧??!” “你們都在大驚小怪些什么,賭狗最容易輸的時候不就是覺得自己又行了的時候嗎?我怎么覺得這虧得很合理” “哥們,在這段以前,誰會覺得王導真的是按賭狗模板在寫主角啊,大家不都是覺得女主她爹是個反面例子嗎……” “所以這劇名還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賭徒啊……一門兩代賭徒也是沒誰了,我能說女主媽也是攤上了嗎,先是賭鬼老公,然后女兒居然還是個天生的賭狗,這輩子也是有了” “可能只有我在關心女主她老公得多破防啊,又一次被現實的不確定性擊倒,哥們估計都要自閉了,他估計都要懷疑人生了——我明明算得對的??!” “對不起,忍不住笑了” “我也忍不住笑了,如果不是這是秦尤演的角色,而且知道之后她肯定會東山再起的話,我真的很想罵一句賭狗好似是可以說的嗎?” “……” 如果說這時候的觀眾討論的重點還在于“居然真的虧了”“幾千萬這得怎么賺回來”上的話,那么接下來的劇情就讓他們更難保持在主角視角了,因為王導開始濃墨重彩地刻畫女主為了重回賭桌其他的什么都不在乎的一面了。 嘲諷來討債的舅媽,丈夫想稍微留點私房錢保險但被她翻了出來并指責他太過膽小,親媽涕淚橫流地以死相逼沒能讓她露出一分多余的神情,在孩子上私立學校和繼續擴大本金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臥槽,我看的有點受不了了,這是真賭狗啊,這比她爸還標準多了,她爸起碼還知道老婆孩子得摘出去,她這比她爸還狠啊,也是絕了” “氣死我了,這主角有毒吧???我怎么覺得是個人都比她正常??!這劇里我怎么感覺就她一個人腦子是有問題的!” “我有點破防了,不是,不是,她要是不去搞期貨的話,她現在日子過得多好??!那么多錢,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房貸也早可以一次性還清了,小孩更是想上什么學校就上什么學校,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她非要想不開去賭筆大的,現在房產證直接抵押出去,還不上的房子都要被收走,我要窒息了,我知道這只是虛擬的錢,而且也不是我的錢,但我真的越想越窒息” “我懂你……我懂你……我的心真的在滴血,啊啊啊我理解不了啊,都已經有那么多錢了,非要再去輸光有意思嗎” “……你們沒看劇集簡介的嗎?懂得落袋為安的人獲取財富,不知滿足不下賭桌的人獲取資本” “……靠?。?!還真是??!” “天哪……我當時還覺得這個簡介帥爆了,但我沒想到落實到劇本上這么讓人破防啊啊啊啊啊” “我沒想到不下賭桌是這么個不下賭桌??!我還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贏了也不下賭桌,我為什么沒早點意識到是輸光了賠瘋了都不下賭桌的意思??!” “我看得有點昏頭了,這還是爽劇嗎,這是戒賭宣傳片吧???!” “哈哈,你真相了,我也覺得這是戒賭宣傳片,生動形象地告訴了大家,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昏頭了,真的昏頭了,好好的牌打成這樣,本來多少好的生活啊……多少人夢想中的生活,就被她活生生作沒了,現在好了,老公孩子親媽這三個本來無條件站在她這邊的人都受不了了,做人做成這樣也是沒救了,眾叛親離好伐” “所以王導是真轉型了?開始寫純現實向了?難道這劇真的本意就是為了宣傳戒賭???” 第128章 肯定不是為了拍戒賭宣傳片。 但《賭徒》后續的劇情, 哪怕女主的事業保持著跌蕩一路走高,觀眾還是忍不住調侃——“這是戒賭宣傳片吧?” 沒辦法,女主贏的時候是真風光,輸的時候也是真讓人心驚rou跳。 王導是一點沒吝嗇筆墨在她的“輸”上, 看慣了現代影視劇的觀眾本已經習慣了失敗只是主角升級路上的一些小調劑這種模式, 已經很久沒看見這樣被濃墨重彩描寫的失敗了, 更何況,“眾叛親離”在這部劇里,不是一個需要被打臉的處境,而是實打實的合理現實, 觀眾越看越覺得,自己實在沒法在這種情況下從主角視角說出那句經典臺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后罵一句這些人沒眼光,他們越看越覺得——臥槽換我我也跑, 這什么神人啊,嚇死人了,不是我不想投資她, 我看得出來她有潛力看得出來她必成大事啊, 但真不想和這種人沾上邊……平平淡淡才是真! 他們看著女主的各種cao作不禁捫心自問——我干得出這種事嗎?我承受得起這種后果嗎?這錢真的非要賺嗎? 得出的結論是——做不出, 承受不起, 有些錢還是別賺了,當賭狗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主角還擁有賭狗中萬中無一的智商呢, 他們這種普通智商更該對牌桌敬而遠之! 于是,這部播出前在觀眾心目中是穩穩的爽劇的劇集播到一半之后, 就成了公認的“戒賭宣傳片”。 秦尤伸出手,拿起面前這個盤子里的小漢堡, 仔細端詳了一下,深深地覺得, 之前從來沒在午餐時間和王導見面真的是一件挺好的事。 這個漢堡還沒她半個手掌大,放在盤子上有種很寒酸的感覺,可以說是迷你中的迷你尺寸,一口就能吃下,王導明明已經退出江湖很久了,其實已經完全不需要在下午開盤的這段時間保持絕對的清醒了,居然一直沒改掉這個習慣。 秦尤把這小漢堡塞入口中,這頓飯就算結束了。 然后開始說正事。 “這個劇,可能會賣給電視臺?!?/br> 秦尤“嗯?”了一聲,王導其實一直看不太上電視臺,《不眠城》當時火爆成那樣,本身質量也過關,想上星的話是件很簡單的事,秦尤算當時和王導走得相對較近的那批人,知道他為什么沒賣第二輪,因為他不缺錢,而且覺得自己的劇集放電視上是一種“暴殄天物”——他沒讓hn把他們的倍速鍵摳了已經算是尊重觀眾了——完全忍受不了有人斷斷續續地在電視上看他拍的東西。 所以《不眠城》維持了自己的網劇身份。 《賭徒》也是繼續以網劇形式出現,照理來說,王導的心態這幾年應該不至于變太多才是。 于是她思考了一下,直接問道:“哪個臺?” 王導的臉色突然變得有點古怪:“央一?!?/br> 秦尤沉默了。 兩個人沉默了幾秒后,同時露出了一個非常古怪的笑容。 秦尤一瞬間有種想要放聲大笑的沖動,她最近挺閑的,看了一圈都沒什么新劇本值得她演,所以也看了網上對《賭徒》的評價,觀眾是非常容易跟風的生物,而且一個觀點能傳播多遠多廣,往往不取決于這個觀點的正確度有多高,而是取決于這個觀點“有沒有?!?。 觀眾對《賭徒》這部劇是“戒賭宣傳片”的戲謔顯然是屬于比較有梗的那類,所以說到后來,大家好像都覺得這真的是部戒賭宣傳片了,不然怎么會特意塑造這么讓人無法共情的主角。 現在好了,直接有官方下場蓋了個“正能量”的戳,他們大概是真的看中王導對主角父女兩代賭狗的尖銳且精準的刻畫,認為這能引起觀眾對賭狗心理的警惕。 那就是定性了——這部劇對主角是批判態度。 但是其實沒人比秦尤更了解王導下筆時的想法。 他沒想過要寫爽劇,哪怕這個劇的主線梳理出來確實是一個典型的升級流模式。 但他也沒想過要批判主角。 他只是很客觀地寫了一個他心目中的會在這一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角色——資本代言人,夠像資本本身,才能在資本場上如此如魚得水。 稱贊她?不是。 批判她?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