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從正確使用黑料開始 第71節
這種無聊的角色,根本毫無演技要求,甚至越夸張越好,但是,哪個演員沒做過跑龍套時自己出色細膩的演技被導演注意到于是被提拔成了配角甚至主角這種夢呢? 顏青不僅和所有人一樣做過這樣的夢,不幸的是,和大多數人不同,她現在還會做這樣的夢。 她相信,花癡女也是可以表現出演技層次的。 她相信,背景板也是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想法,甚至自己的故事的。 她被分到的這個角色連名字都沒有,但她已經腦補完了她的故事。 她看向周圍另外幾個“花癡女”的演員,在內心默默分析她們的定位——一個是囂張跋扈的?;?,一個是特型的丑角,一個是沒腦子的漂亮蠢貨,所以她這個角色,應該就是這個“小團體”的二號人物,她屈居于?;ㄖ?,隱隱和對方別著勁,應該有點小自尊。 她大概是真心喜歡帥氣的男主角的,但做不到潑辣跋扈的?;菢幼栽诘乇磉_自己的喜愛,她恐怕有些別扭,所以她把自己的真心喜愛壓抑在了心底,將無所謂表現在了臉上。 所以,當男主角走來時,她雖然也和其他人一樣在打call,但她的打call應該帶有一種“嘛,大家都喜歡的人,那我也就勉為其難地喜歡一下吧”的無所謂感,但同時,她的眼睛又要表現出她掩蓋不住的真心。 “二號!你在干什么呢!認真一點!你沒吃飯是不是?不行就換人上!” 鏡頭后的導演火冒三丈地露出了個頭,吼完后還不過癮,忍不住又和旁邊的助理抱怨了起來:“現在的演員真是越來越沒職業素養了,我們那個年代,別管是多小的角色,演員們都會努力表現的,嘖,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顏青拉起嘴角,露出一個抱歉的笑容,然后收斂了她對于這個女孩的一切想象,專心致志地“捧心捂臉尖叫”起來——很明顯,導演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和她想象的毫無關系。 但很可惜,她是個死不悔改的。 她們這群龍套是可回收的,不單單會在男主所有萬眾矚目之下的出場中擔任尖叫雞,還要時不時出來嘲諷下女主角,再在男女主鬧別扭時充當讓女主角吃醋的催化劑——小別扭,不是大別扭,大別扭所需的催化劑就不是她們這些龍套了,而是正經的配角。 顏青接下來要拍的一場戲,她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效果溫和的低劑量催化劑。 劇情很簡單,男女主角鬧了頓小別扭,男主在櫻花樹下懷念他和女主的初遇時,被顏青飾演的龍套攔下來表白了,結果女主角正好也要來這棵櫻花樹,卻看到男主和別的女生在一起,一氣之下扭頭就跑,正好錯過了男主拒絕對方的場面。 這情節足夠無趣,但無趣也就意味著足夠標準。 導演都懶得對這個龍套女孩提任何要求,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表現得越矯揉造作越好,好來襯托女主角的清新脫俗。 但這個在導演和其他人眼中都無關緊要的角色,在顏青看來就是她在電視上表現的機會,正懟在她臉前的巨大攝像頭讓她腎上腺素飆升,這意味著她會在電視屏幕上有有一個獨屬于她的特寫,而或許有人就會因為這個特寫注意到她呢? 于是她垂下眼,帶著羞澀的淺淺笑意抬起眼。 抬眼這個經典到不能更經典的動作,她已經練過無數遍,先是猛地抬起眼皮,但整張臉卻依舊維持著向下的角度,達成一個上目線的效果,然后讓笑意從眼角暈開來,微微抿著的嘴唇也一點點翹起,最后是一聲輕笑,然后再重新垂下眼。 如果有場景組的人幫她鼓風,幫她搖下花瓣,這個鏡頭會更加美不勝收。 不過,雖然她沒這個自帶花瓣和微風的待遇,這個精心設計又排練過的動作也足夠讓人心動了。 但導演要的又不是男主角對個路邊的龍套心動的效果! 導演再次拿起了他的小喇叭:“夸張點!人扭起來!內八會不會?!就那樣站!” 導演無語得要命,他拖著他人到中年日益發胖的龐大身軀從舒適的導演椅上掙扎著站了起來——他娘的!他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回去了!什么時候就連龍套的戲都要他親自示范了! 他怒氣沖沖地沖到顏青面前,對著她給她示范了一遍這角色該怎么演。 要不怎么說導演都是好演員呢,這五大三粗既有啤酒肚又有地中海的中年男人一擺起架勢,一個標準的刻板印象的偶像劇花癡女配的模樣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會了嗎?” “會了會了?!?/br> 顏青滿口應好,但依舊死不悔改,鏡頭下,她依舊是那個清麗可人,令人怦然心動的模樣。 導演無奈了,但左右權衡之下,就這么個小角色他真是懶得耽誤時間換人,而且他這就是部小成本偶像劇而已!不是什么精益求精的大制作,他閑出屁了才會糾結一個龍套的表現,湊合拍到能用的部分就見好就收吧! 雖然導演曾經也是有過對作品質量的追求的,但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了,于是他最終還是說服了自己,放任了這個多少有點刺頭的女演員的不聽話的表現,甚至連顏青接下來小小的“搶鏡頭”行為都懶得管了——嘛……只是在拍男主角背影的時候踮踮腳探出半張臉而已,這種小問題真不值得再拍一條。 發現導演翻了個白眼后就喊了“過”之后,顏青的喜悅與歡欣溢于言表。 即使她獲得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勝利而已。 甚至會有悲觀者覺得她的做法真是可悲,她奮力爭取的,被人翻了白眼都要爭取的,一點兒都不顯得體面地在爭取的,就是這么微不足道的表現機會而已,真的有必要嗎? 任何體面人不該做出如此選擇。 但這個奮力掙扎的世界中,又有幾個體面人呢? “卡!”彭飛飛滿意地喊了卡。 不過,這幕戲還遠沒有拍完,還得拍顏青對那女孩的想象,來來回回還得折騰個一下午吧。 其實整個劇本里,最初讓彭飛飛下定決心他一定要拍這部電影的,就是這幕戲。 李寒香沒有流于俗套地讓這個導演成為某種臉譜化的反派角色。 通常來說,在一部以演員為主角的電影中,導演這種角色都挺工具人的。 也不一定就是有眼無珠做了埋沒一個好演員的助推之力的惡役,但就算是個正面的好人角色,也就是個能挖掘主角潛力的有眼也有珠的好導演而已。 稍微講究一點角色復雜度的編劇,頂多也就是給加上面冷心熱,或者嘴毒但挖掘了主角的潛力,或者表面追求商業化,實際很有藝術追求,最后和作為主角的演員達成了藝術追求上的統一……這種設定而已。 畢竟故事總是圍繞著主角轉的嘛,在一部以演員為主角的電影中,導演的存在意義就是要么打壓主角,要么發掘主角,兩者都不占的話……那就只能說這角色就是個沒有存在意義的背景板,跟片場的道具沒啥區別。 倒不是說彭飛飛對這種編劇技巧有什么怨念,編導編導,哪個導演要是真的對編劇常識沒一點了解的話,他也就不用混了,回家賣紅薯去得了。 他完全理解故事需要繞著主角轉這一重要原則,也完全接受一部以演員為主角的電影里沒人在乎導演的腦子里和演員無關的那部分內容,但看到李寒香的劇本中,這個連個配角都算不上的導演沒有流于工具人時,他還是不禁深受感動。 他在說這個角色“沒有流于工具人”時,并不是說這個角色有被塑造成討喜模樣或者有多少戲份的意思,而是指的時他是獨立于主角思想體系而存在的人。 演員在演戲的時候,關心的是怎么把自己的角色盡可能演好,盡可能演活,熱愛自己工作的演員會不停挖掘角色內心,然后一層一層表現出來,這是屬于演員的思維體系。 在觀眾看來,這個是好演員的標準,他們喜歡這些有追求的敬業演員,他們會吹捧那些對角色理解無比深刻,對角色感情極深,愿意花大把大把時間去給角色寫小傳去思考這個角色表面后隱藏的故事的演員。 所以,在一部以演員為主角的電影劇本中,這條原則實際上就會成為所有人的“道德標準”,能發掘角色內心的人就是“好”,不讓人發掘角色內心的就是“壞”。 但這其實是出于方便觀眾理解的目的。 現實生活中的劇集拍攝中,其實并不需要所有演員都去發掘他們所分配到的角色內心。 導演的思考方式和演員是很不一樣的,對導演來說,他們心目中自有輕重緩急,哪些角色需要深度,哪些角色壓根就不該有深度,他們心中都有一桿稱在。 不該有深度的角色如果被演出了“深度”,真的不會讓電影或劇集更好,大多數情況下,只會成為一個敗筆。 李寒香寥寥幾筆,甚至沒有發掘兩者的內心和沖突,但就已經將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展現了出來。 顏青一心想做個好演員,她也的確是個好演員,甚至可以說,她有一個人們想象中的好演員的必備特質——瘋魔。 哪怕被分配到的只是一個龍套角色,她也會下意識地去將這個角色填補成一個真正的人。 任何看完這兩段情節的人都不會懷疑她是個被埋沒了的好演員。 但導演也不是個糟糕導演。 只是……顏青的閃光點出現得不合時宜罷了。 導演要的只是個工具人而已,要的只是個能演出刻板印象的普普通通的演員而已。 事實上這才更讓人心酸,不是她不夠好,只是這角色壓根就不需要她有多好。 多么悲哀而平淡的事實啊…… 彭飛飛又在取景框里看了一遍剛剛拍攝的鏡頭,越品越滿意。 秦尤的表現太完美了,完美到彭飛飛差點忘了——他還有個人要擔心呢! 下一場就要輪到拍攝男女主角的對手戲了,他立刻想起來了,真完蛋,齊斂能演好這個需要讓人討厭的男主嗎…… 感覺懸。 雖然他對秦尤能不能演好顏青的擔憂剛被打臉沒多久,但是他還是選擇再次頭鐵地覺得齊斂不太可能能演好任安這個角色。 因為顏青和任安,這兩個角色雖然都不適合他們親媽李寒香選擇的演員氣質,但兩者之間依舊有個非常巨大的區別,那就是顏青是被當做一個會讓人喜歡的共情的角色創作出來的,而任安不是。 別說,齊斂這小伙子真討人喜歡,光是看著就叫人開心,這種人啊,天生就是要吃演員這碗飯的,這叫觀眾緣!就是他為什么想不開要來演這種和他本人氣質完全無關的角色啊…… 彭飛飛覺得,他每和齊斂說一句話,內心的痛苦就要增強一分——還是他沒那個口才,沒能早點說服李寒香放棄這個選角,等再和齊斂說上幾次話,他恐怕都不好意思當那個開口要他走人的惡人了…… 思來想去,他覺得長痛還是不如短痛,于是精挑細選了最“難演”的一段作為齊斂的第一幕戲。 男女主見面的那場戲。 而這場戲之所以難演,是因為李寒香寫本子的習慣。 李寒香寫劇本,就不喜歡寫太過刻意的情節,別的編劇寫本子,都是在絞盡腦汁想怎么在這短短半分鐘初出場里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人物特質,恨不得自己的角色跟把小刀一樣扎進觀眾的眼里,讓他們從此忘不掉。 譬如王導,就是這類寫法中的佼佼者,因為他愛寫群像,又不愛把故事寫得太長,所以不那么重要的角色基本只能分到一點點出場時間,而要讓他們在出場的兩三句話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就格外考驗編劇的基本功了,可以說王導的劇本就是很多編劇夢寐以求能達到的境界。 而李寒香寫劇本呢,正正相反,她喜歡全往溫吞了寫,簡直跟生怕觀眾對這個角色留下了明確的印象一樣。 所以任安這個角色,剛出場的時候,并沒有什么表現自己是個傻缺的空間,李寒香并沒有給他安排太多能體現他不學無術好吃懶做眼高于頂的情節,一個字,就是淡,所以這場戲對于齊斂來說就很難演了。 如果是王導來寫任安這個角色,觀眾的體驗會變好還是變壞先不說,起碼對于演員來說,表演絕對會簡單很多。 如果是王導來寫的話,肯定會刻意安排一個小情節,十幾秒左右,充分展現一下任安性格中的討厭之處。 但非??上?,李寒香沒有這個習慣,所以齊斂必須在沒有任何表現空間的前提下,讓觀眾看見他就心生厭惡。 這難度可就大太多了。 尤其是齊斂長了張討人喜歡的臉,氣質也討人喜歡。 這怎么能叫彭飛飛不擔憂呢…… “a!” 場記打板。 然后彭飛飛就睜大了眼睛。 任安。 他覺得自己看見了任安。 齊斂的身形原本是很清正的,挺拔如松如柏形容的就是他這樣的身形。 但是他現在拖著慢吞吞的步子,一臉睡不醒的樣子,慢慢地,慢慢地往搭好的片場走的樣子,真叫人明白什么叫氣質壓倒容貌——那種吊兒郎當的氣質讓哪怕他的長相再好看也讓人忍不住心生厭惡。 而且他真是很軟骨頭的一個人啊,任安剛拖著那慢吞吞的步伐走進來沒多久,就已經開始在找地方坐了。 他一屁股在片場的椅子上坐下,然后閉上了眼,讓人不禁懷疑現在是幾點。 …… 彭飛飛一愣神,就直接愣到了整幕戲都演完了之后。 齊斂的表現很完美,和他搭戲的秦尤的表現也很完美,那種強壓著厭惡努力表現禮貌的微妙感拿捏得很準。 彭飛飛覺得,自己剛剛雖然愣著,但是以他導演的本能,如果看到一丁點不對勁的時候,哪怕愣著也肯定會下意識地喊出“cut”,但是他只是愣愣地就把這幕戲看完了。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這場戲完美得他沒有感受到一絲不對勁??!一種完美的自然,就和李寒香的劇本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