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從正確使用黑料開始 第65節
“這你就不懂了,虛擬人物怎么了,虛擬人物就不值得別人為她們真情實感地吵架了嗎?” “就是!不過……呃,一般來說總得是同一部作品的角色才能開撕吧,這跨作品撕,也是有點神奇” “我弱弱地……弱弱地說一句……當初我那條微博,說的是這兩個人轉化的劇情有點像,甚至不是像,單純就是我聯想到了,不是說她們倆像啊……” “笑死,習慣就好,互聯網不就是這樣嗎?一個眼快誤讀了就開始打架,打起來了也沒人在乎源頭是什么” “……” 隨著罵架逐漸升級,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不明所以圍觀的網友也越來越多。 大概是因為這個架吵得有點離譜,如果是兩個明星的粉絲吵架,圍觀者可能下意識一陣厭惡,但這是同一個明星的粉絲分為兩個陣營吵架——雖然純粹的角色粉也很多,但其中不少人其實都是秦尤粉,只是在角色喜好上有偏好——所以這個場面離譜中又展現了一絲幽默,圍觀群眾也就笑笑過去了,甚至覺得他們這么認真的模樣有點可愛。 這架吵著吵著,一位老朋友,曾經給《不眠城》寫過劇評的至賤碎嘴,發了一條長長的長微博。 “@至賤碎嘴:” “最近有件有趣的事,《妖圣》一劇中女帝這一角色的粉絲和《平生意》這部劇中主角憐秋的粉絲吵起來了” “而且吵得浩浩蕩蕩,真情實感,金句頻出,我首頁總共也沒幾個關注的人,居然都感受到了這種刷屏的氣勢” “《妖圣》和《平生意》這兩部劇我之前就發過評價了,還行,標準工業化制作的商業劇,不驚艷但也沒什么瑕疵,畢竟比我女兒做的廣播體cao都標準” “秦尤這兩個角色倒是很有趣,不奇怪有人會為了她們吵起來” “大概是《妖圣》播出開始吧,我就注意到了一種說法,大意是秦尤只會演一種角色,所以她的演技其實沒有大家吹得那么好,她只會演同一個模板,本質就是把凌馭不停copy到后續所有角色上” “當時我看到這種說法,有心反駁一番,但又懶得動鍵盤,畢竟大過年的,天天和熊孩子斗智斗勇都夠我累的了,哪有這個閑工夫,而且關注我時間久一點的粉絲應該也知道,我很少評價演員的演技,因為我不懂這個” “我看得出爛演技和好演技,因為我的標準足夠簡單,不會破壞影視劇整體感,不會讓我出戲的就是好演技,反之就是爛演技” “至于哪里好,哪里爛,我是分析不出來的,這不是我的專長” “于是反駁的念頭一閃而過,一過就是大半年” “這幾天看見女帝的粉絲和憐秋的粉絲吵得真情實感,我突然便想到了大半年前的這個念頭——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能說明秦尤的角色,各不相同呢?” “有人愿意為了兩個虛擬角色爭執不下,花費大量的情緒和時間,這還不能說明這兩個覺得已經被塑造成了活生生的人了嗎?” “于是那個被放下的念頭重新回到了我的腦海里,我打算嘮嘮所謂秦尤的演技” “不過雖然題目是這么定了,其實可能更類似于分析一下她演過的這幾個角色,而并非什么真正的演技分析” “很多人說秦尤自從演了凌馭之后,就一直在演凌馭,這句話倒也不能說錯,她明顯有被定型的趨勢” “找上她的角色,她接的角色,無一不是氣勢迫人的強勢角色” “但我其實一直沒懂過,定型究竟不好在哪,演員們為什么會討厭自己有個擅長的領域,觀眾們為什么會因為演員總演自己擅長的角色就覺得他們能力不行?” “這兩個問題其實困惑我很久了,如果我是導演的話,我想為自己即將拍攝的作品找演員,那我肯定想都不想去選最適合的演員啊,不管是長相,氣場,還是演技,甚至是觀眾的刻板印象” “除非這個角色自帶反轉劇情,我想要在反轉出現時驚掉觀眾的下巴,那我可能確實需要某個演慣了好人的演員來出演一個看似好人最后出乎意料的反派,或者一個看似壞胚子最后賺足了觀眾眼淚的好人” “除此以外,我為什么要找一個看著就壞的演員去演一個好人角色,或是找一個看著就憨厚老實的人去演一個簡單的壞人,我是存心讓觀眾出戲,就為了讓演員們成就一個'我也可以演xx類型角色'的名聲嗎?我這是做導演,還是做慈善吶?” “我要是碰到這種一定要突破自己舒適區,非要演自己不擅長,觀眾看著也別扭的角色的演員,我肯定煩都煩死了” “所以我從沒懂過,定型為什么是一件壞事?要我說,只要還能接得到同一類型的好角色,演員們不妨長長久久地演下去,要是擔心戲路太窄,演著演著就沒角色可接了,那倒可以拓寬一下戲路” “不過拓寬戲路和挑戰根本不適合的角色根本是兩碼事,我都不想回憶有多少電影就因為多了這么個不服氣的演員,導致我一邊看一邊罵娘——你就不能找個爛片去突破自我嗎?非要糟蹋好電影?” “因此,對于秦尤這種總在類似角色中打轉的做法,我只能說一句——干得好!我希望她永遠不要生出上述無聊的念頭,然后跑去挑戰自我” “不過,誰說類似的角色就不能展現演技?或者說,難道將類似的幾個角色演得毫無既視感,讓觀眾對每個角色都能清晰分辨,甚至覺得她們都是脫離她而存在的活人,不正是演技嗎?” “凌馭,女帝,憐秋三個角色,表面上看性格極為類似,狠辣無情,手段強勢,情緒內斂,但真的有人會感受不出她們的差別嗎?肯定不會,因為這幾天這場離譜而有點幽默的大戰中,哪怕是圍觀的人也只是覺得——為什么要為這種小事吵架?而不是覺得——這倆角色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啊,這打架的理由就不成立吧?” “這三個角色里,憐秋是最像普通人的,也正如她的粉絲所說——有人性,她復仇的理由,黑化的理由,崩潰(雖然只是淺淺地裂了道痕)的理由,都是可以被觀眾共情的,而不像凌馭和女帝那樣只能被旁觀” “她絕不能算無情,她的狠辣也只是多年培養出來的習性,她本質還是個正常人,只是被后宮和復仇之心吞噬了” “所以秦尤的表演總是帶著一分壓抑和沉重,她壓抑的是憐秋內心那個正常人的情緒,這點對比女帝其實還不清晰,因為女帝在設定上就是情緒已經被完全剝出,所以我來對比一下秦尤演凌馭時的表現” “凌馭,有人說她是反社會人格,我覺得倒還不至于,我覺得凌馭只是太聰明,她有一種游戲人間,漫不經心的戲謔態度,但并不像大多是這類角色一般,是因為曾經有過熱血卻被世界傷害了,所以就開始用輕浮的外表偽裝自己,她的漫不經心和戲謔并非來自任何傷害,而是來自于她對既定規則的天然質疑,在她看來,道德或社會常規不過是一種'交換條件',我讓渡自身的一部分權利獲取世上其他人也同樣讓渡這部分權利,同時對破壞規則的人進行集體譴責,以此讓社會這個人類集體進行穩定運作,而非道德真的存在,對她來說,善惡是非觀并非人的出廠設置,而是后期補丁,所以她并不想打這個補丁” “在她看來,只要她愿意承擔隨后而來的譴責,沒什么不道德的事是她不能做的,她的內心沒有任何道德掙扎和猶豫” “好吧,這樣聽起來確實她有些反社會人格,咳咳” “但她的邏輯也讓她的惡有限,不同于女帝和憐秋兩個角色手上動不動就沾血,凌馭一直將自己保持在了不道德但不違法的界限中,但這并非因為她的底線更高,她的底線其實要比另外兩個角色都低,也并非是因為這是一部商戰劇而非犯罪劇,而是因為她對后果的衡量很精準?!?/br> “不道德,可以,頂多被眾人排擠譴責罷了,違法,那不太行,因為那是明碼標價的刑期” “如果只看行為,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凌馭是這三人中最世俗的一個,她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勝利,進入的是最追名逐利出賣靈魂的行業,同時還足夠明哲保身,在不道德但也不違法的界限中游刃有余地行走,作惡只是為了利益,而非為了其他” “但其實凌馭才是這三個人里最難讓人理解的一個人,女帝在成為女帝前,心中有熱血,憐秋在成為宮妃前,心中是報恩,成為宮妃后,心中是復仇,這些都是很符合世俗價值觀的動機和想法” “只有凌馭是游離在這一套價值觀之外的” “我不覺得懂凌馭的人能有幾個” “雖然《不眠城》已經過去兩年了,但看過的觀眾應該都還記得凌馭將李銳希從ceo的位置上趕下來那一幕,王導給了凌馭很長一段特寫,她的臉龐空白一片,捉摸難定” “我一直覺得這個特寫是王導的惡趣味社會實驗,這一幕的凌馭是白紙,可以任由觀眾將自己的想法涂抹在她的臉龐上”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那時候的各種評價,一半人覺得凌馭雖然做了她該做的事,但大概也在痛苦她傷害了自己最接近朋友的存在,對,是痛苦而不是后悔,如果再給她一個機會,她大概還會這么做” “另一半人則覺得,凌馭從一開始就沒有對李銳希有任何私人感情,就算有的話,大概也只是那種對方子鈺男友的利用心情,就像塞壬海妖一般,她動聽的歌聲是為了迷惑水手,而在凌馭與李銳希的情況中,愚蠢的水手則親自向女妖送上了可以殺死自己的匕首” “但在我看來,這兩種解讀都有偏差,我一直覺得,凌馭向李銳希的示好并非假意,她并非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她并非從一開始就盤算著要將李銳希拉下臺,在李銳希做出蠢事之前,她的確認為初創企業在創始人的帶領下會發展得更好,其他人再所謂'專業'都無法代替李銳希,這點在她和明日資本的執行合伙人的明爭暗斗中表現得很明顯,凌馭明顯是站在李銳希那邊的” “但她也沒拿李銳希當過朋友,也沒有過多余的感情,她對李銳希好的時候是真的好,翻臉的時候也是真的沒有心理負擔,因為在她看來,她根本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李銳希之所以受到了傷害,不過是他的腦子被社會常規荼毒了罷了” “所以我覺得沒人懂過凌馭,所有人都只是在凌馭那張空白的臉龐上涂抹自己的想法罷了” “但秦尤肯定懂,不管是導演給她解釋的還是她自己從劇本上讀出來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展現出了凌馭那種游刃有余且心里毫無包袱的感覺” “而這和憐秋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憐秋總是埋著心思,她心思太重,她知道自己所作所為都違背了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她的手段或許干脆,但她的內心永遠是猶豫的,她知道自己在走一條不歸路,只是她回不了頭啊……” “如果她回了頭,她jiejie的死算什么?” “如果她回了頭,她這十年算什么?” “憐秋的表情不多,她面無表情的時候,和凌馭是很像的,但比凌馭多了很多包袱,她抿嘴的角度讓人覺得苦,太辛苦了” “這兩個角色像嗎?太像了,同樣的心狠手辣,手段凌厲,不憚于傷害其他人,就連傷害的對象都很像,都是無辜天真的受害者,換句話說就是,編劇都是按真找不出理由辯解的真惡人去寫她們的” “但她們又太不同了,絕不會有人把凌馭與憐秋混作一談” “或許有人會說,那不是廢話嗎?兩部完全不同的劇集,還是完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劇情,當然不會有人將她們混作一談,那就想想如果處于憐秋這個位置上的人是凌馭呢?”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有編出絕妙故事的能力,但肯定所有人都看得出,哪怕凌馭經歷的故事和使用的計策和憐秋完全一致,觀看者也絕不會將她們當做一個人,她們的區別依舊清晰可辨” “事實上我的腦海里現在就在想著,如果《平生意》的主角是凌馭會是個什么模樣,不夸張地說,真是栩栩如生,而且明明都是一張臉,但我絕不會把只有憐秋臉上才有的表情安到凌馭身上” “再說回女帝,女帝這個角色我以前沒評價過,因為覺得編劇寫得還是有點太保守討喜了,編劇把一個屠龍者終成惡龍的故事描繪得讓人心疼喟嘆得多,加了天道這么個設定,為女帝洗刷了大部分惡感” “她不是在漫長的時光中逐漸被這個位置蠶食,而是在這一瞬間被搶奪了自我,劇情沖擊力上很強,但這種動漫化夸張化象征化的手法,也讓女帝惡的一面被大幅淡化了,也讓劇情淺薄了很多”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偏好,我知道很多人覺得這樣處理更驚艷” “不說我對劇情的看法,單單論秦尤在這個角色上的表現” “其實這是個很突破的角色,只是很多人沒意識到女帝這個角色的表現難度而已” “我不想講得太刻薄,但大多數觀眾對演技的評價標準就是哭戲和瘋子,就像大多數聽眾對唱功的評判標準只有高音和音質一般” “女帝這個角色太平靜,或者說,太'面癱',她的表情少之又少,甚至干脆沒有表情” “但這恰恰展現了秦尤的演技,畢竟——能有幾個人能把面癱演好的?”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大喊大叫的戲簡單,一言不發還不許有表情的戲才叫難,不是我說,這幾年我們見過多少把'不怒自威'演成雙目無神的演員了?拿秦尤和他們比或許有些欺負人的嫌疑,就好像我在特意拿綠葉,哦不,枯萎的黃葉襯鮮花一般” “那就同樣對比同樣飽受好評的《我的機器人妻子》中李媛媛的表演吧,李女士的演技無可挑剔,但確有討巧之嫌,她對機器人妻子的夸張的肢體動作的惟妙惟肖的演繹吸引了觀眾的大部分目光,自然也就分散了大家對她面部表現的注意力” “我不是覺得這種討巧不好,在那篇《我的機器人妻子》的影評中,我也說過,我認為這種取巧行為是很明智的,因為對于再好的演員來說,要徹底收斂面部表情也是困難的,迫使觀眾將注意力只集中在臉龐上只會讓他們下意識地挑剔,但肢體語言,尤其是她絕妙的肢體語言表現,就完美地帶觀眾入了戲” “李媛媛的做法無疑是聰明的” “但這是我當時的想法,我當時并未想過,有人能不靠妝造,不靠氛圍,不靠肢體語言,只靠一張臉,就能讓人覺得——她不是人,她不是我們的同類” “女帝并不是機器人,所以她并不能通過肢體語言討巧,她的服裝也是正常的古裝,所以她只能靠臉去告訴觀眾——女帝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個被天道同化,不是機器人但勝似機器人的存在” “……” “……” “好家伙,頭一次在碎嘴微博看見他純夸一個演員,純吹對方的演技,我看完甚至忍不住懷疑了一瞬間——碎嘴開始收錢營銷了嗎?” “碎嘴還真是凌馭真愛啊……我都不知道第幾次看他說——巴拉巴拉凌馭就是不一樣的巴拉巴拉了……” “其實我覺得……呃,只是我覺得啊,碎嘴多多少少也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凌馭身上了,就我看來的話,王導明顯就是想把凌馭的背景出身和三觀體系全部模糊掉,就像是那一幕空白表情一樣,讓讀者自己去猜自己去腦補,而且哪種腦補都說得通,這明顯是王導故意的吧,他要想塑造一個能深挖到骨子里的角色肯定是做得到的,畢竟他的其他角色都是這樣的,他只是想讓凌馭成為一個謎……吧?” “啊啊啊啊對!啊啊啊啊對!——來自一個詞窮的文盲的嚎叫!這就是我的想法嗚嗚嗚,我真的覺得秦尤演技好好呀,根本不需要轉型來證明,她演過的每個角色明明都很不一樣,只有瞎子才會覺得她一直在演同樣的角色吧!” “嗚嗚嗚我對凌馭的愛又開始熊熊燃燒了,本來兩年過去了我都快忘了我當初有多喜歡凌馭了,碎嘴一頓bb,我又想去回顧《不眠城》了……” “去吧去吧,我不會說我已經把《不眠城》看過三十多遍了……我感覺我都能把臺詞背下來了……” “我左看右看,我怎么感覺碎嘴寫了這么長一段,就是為了說——凌馭才和其他人不一樣呢!” “所以說碎嘴是凌馭真愛粉嘛……總有人說秦尤演誰都像凌馭氣到他了吧” “嗚嗚嗚嗚嗚是的啊……憐秋就是壓抑太久,我覺得她才是三個人中最辛苦,最累,自控能力也最強的一個,凌馭根本沒有道德包袱,女帝雖然很慘……但是被天道同化后,她已經沒有自己的情緒了,只有憐秋時時刻刻,都要和自己內心深埋的良知做斗爭,她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她知道自己在走錯的路,但是她必須強忍著走下去……所以不怪我心疼憐秋好吧?。?!” “女帝這種角色確實不好演……雖然我覺得在這種沒什么深度的電視劇里談演技有點沒必要,但不得不承認,秦尤確實把這個角色處理得很好” “感覺說得很有道理,我之前看女帝粉絲和憐秋粉絲吵架,光覺得好笑去了,但是確實哈,那些天天說凌馭只會演一個模子的人呢?她要是只能把所有角色演成一個模子,怎么可能會有角色粉吵起來這種事嘛!” “……” 至賤碎嘴這一篇長微博,雖然并非故意,但確實把風向帶跑了,女帝和憐秋粉絲看大家都覺得這兩個角色不一樣,莫名覺得自己的目的好像已經達到了,沒必要再爭個高下——雖然還是會忍不住我一句“她格局大更有深度”你一句“她有人性更有深度”的——沉寂已久的凌馭粉絲則忍不住又開始了好一陣懷念,順便吐槽——如果秦尤真像那些人說的“她演誰都像凌馭”一樣就好了,她們也不用像現在這樣寂寞了。 最揚眉吐氣的是秦尤本人的粉絲,之前她們也是承認秦尤的戲路暫時比較窄,定型也比較嚴重的,雖然她們覺得秦尤把每個角色都演得很好,但也確實沒法反駁她的角色同質化嚴重這一條。 大多數粉絲雖然憋屈,但除了默默祈禱秦尤接個跨度大點的角色以外也沒什么可以做的,而且一邊祈禱還要一邊糾結——雖然確實想打那些人的臉不錯,但其實他們也不想看秦尤去演別的類型的角色,最好是找個突破性強一點的角色,證明一下演技,然后接著回來演強勢狠辣的惡女角色就好了……可千萬別直接就轉型了??! 或者有些人模模糊糊有點想法,總覺得不該順著轉型這個思路走,但要么講不出來,要么講出來了但又沒什么關注度,至賤碎嘴則同時滿足了這兩點要求,他的思路很清晰,又有足夠高的關注度,瞬間讓秦尤的粉絲打開了新思路。 對啊對??!干嘛非要轉型才能證明她的演技!秦尤能把三個相似度高但內核不同的角色都演活,難道還不夠證明她的演技有多細膩嗎?! 就是就是!不要轉型!她擅長這類角色,也適合這類角色,為什么非要因為黑子的質疑去找自己不擅長不適合的角色演!就為了回應這種無聊的質疑嗎?這不是浪費她的時間和資質嗎? 一時間,這場來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大戰就這么結束了……并且風向一轉,變成了夸獎秦尤的演技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