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農歷八月初四,又一首《竹枝詞》出現。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 《和樂天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 …… 麻了。 新文協會徹底看麻了。 文學圈的網友們也同樣看的麻木了。 一首接著一首! 這些精品詩詞是一首接著一首??! 太離譜了! 就好像不要錢一樣,直接往外甩??! 網友們甚至都已經分析不過來了,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到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古文協會足足更新了十首劉禹錫的作品! 文學愛好者們這會幸福中還透露著一絲茫然和惶恐,這些詩詞真是不要錢就能看的? 大家這會真是都被嚇著了! 誰見過這陣勢??? …… 新文協會。 邵新忠主席:“瘋了!葉落和古文協會的人都瘋了吧?” “這都多少了?” “葉落這書里有這么多詩詞?這太夸張了!” 詩人郝志軍:“我估計,這會肯定已經干了?!?/br> 小說家張如夢:“肯定干了??!他要再有,他不成神仙了?” 可話音剛落,人家古文協會那邊,就又發了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一首極為應景的中秋詩。 新文協會,所有人都安靜了。 大家看著這首最新發布的詩詞,愣是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這都已經是八月十五了,這都已經是《大唐詩豪傳》首發的日子了!你們他么的不發書,竟然上來先發一首詩? 還想拉熱度呢?這熱度都快讓你們拉冒煙了! 還有這么玩的呢? 你這書里的詩詞真是多到數不過來了是吧? 第71章 這是小說? 因為這段時間古文協會的狂轟亂炸,幾乎整個文學界,都在等著這本《大唐詩豪傳》。 網友們更是早就蜂擁而至,古文協會的官網評論區,留言討論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還沒到時間呢?” “這也太慢了吧!” “拿出你們發詩的那個利索勁??!” “你們來搞笑的吧?人家上面寫著首發時間呢,你們催個屁???是不是家里沒表?催這個還不如問問首發試水放多少字呢!” “我也想問這個,按規定來說,長篇出版讀物的網絡試水首發,好像是要放出正文的百分之十吧?” “是這樣的?!?/br> 在藍星,像是這樣的長篇小說,如果要搞網絡首發試水的話,最少需要在網上公開前百分之十的內容。通過這百分之十的開頭內容,測試一下網友們對這本書的期待性。 出版社會根據網友們的反饋數據,來估算銷量市場,最終比較精準的刊印投放。有點類似網絡小說前期免費,后期收費的模式。 不過,這個方法也有很大的弊端。有些作者為了吸引讀者,就把精力全都放在了這前面的百分之十上,結果讀者買了書興沖沖的看后邊內容的時候,卻發現后邊的東西寫的和屎一樣! 當然,正經作者是不會這樣做的。畢竟,只要有過一次先例,那這作者就只能換個行業生存了。 “來了來了!” “到時間了!” “兄弟們!沖!” 中午十二點整,古文協會準時公布了閱讀鏈接。 一時之間,不知道有多少讀者點了進來。 打開鏈接,先入眼的是一個極其古樸的封面,上面寫著《大唐詩豪傳》幾個大字,旁邊是葉落的落款,以及出版社名稱。 翻過封面,因為是傳記體小說,所以也沒有目錄,直接就是正文。 放出來的這段正文,共計二十萬字。 開篇沒有上來就描寫劉禹錫,而是先介紹了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是那個時候大唐的政治環境。 劉禹錫出生之時,是唐代宗李豫在位時期。 這個開篇,對于讀者來說,還是很好理解的。 雖然唐朝歷史上沒有李豫這位皇帝,但是大家早就清楚,這不是真正的大唐歷史,這是葉落寫的小說。讀者也不需要知道李豫是誰,只要知道他是大唐皇帝就行了。 當然,葉落也沒過多的描寫這些,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緊接著,書中的視角就來到了江南一位小官僚的身上,他的名字叫做劉緒,乃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劉緒在江南得子,也就是劉禹錫。 至于漢景帝、中山靖王劉勝這些人物,讀者們自然是不知道的。不過他們也不在乎這些葉落杜撰出來的人物,大家就知道劉禹錫這會在江南出生了。 接下來的劇情,幾乎大部分都是以劉禹錫的視角在講述了。 少年聰慧又勤奮,不僅刻苦學習儒家經典,詩詞方面還得到了名家教導。甚至,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直接進士及第。還在此期間,結識了同榜進士柳宗元……此時的劉禹錫,可謂是順風順水,所作詩詞也流露著春風得意之感。 但葉落并沒有在此處著墨太多,而是在劉禹錫走上仕途開始之后,葉落的描寫就愈發的詳細了起來。 當時的官場上的政治環境、人物關系……甚至是唐代的生活習慣、建筑、飲食等等方面,葉落全都有所描寫。 就像是紀錄片一樣,只不過葉落用的是文字,將他所認為劉禹錫生活中比較有趣、有意思的經歷全都寫了出來。 哪天和誰一起去長安街上吃了什么東西,又和誰醉酒胡言亂語了什么時政,與誰發生了什么口角爭執…… 有些地方的描寫,是極其的詳細。 至于讀者們最開始關心的詩詞文章,在書中更是有最詳細的前后經過。 當時創作出某篇詩詞文章的時候,劉禹錫是自己寫的,還是自己讀出來別人記錄的? 又或者他是一氣呵成的,還是修修改改的? 甚至于,劉禹錫當時寫出這首詩的時候,他內心有什么想法? 當時人稱贊他某篇文章的時候,劉禹錫也會略顯得意?還是謙虛擺手? …… 網友們看的可以說是眼花繚亂。 有看文比較快的讀者已經看完了。 評論區已經開始有不少人寫書評了。 “這書簡直超乎想象!”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會頭都要炸了!書里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我原本以為這本《大唐詩豪傳》就是寫劉禹錫是如何創作文章的,想著就直看詩詞去得了。結果看了之后,壓根不是這么回事,劉禹錫的經歷太豐富了!”“我已經看傻了?!?/br> “這葉老師絕對是歷史系畢業的??!” “雖然才二十萬字,但這書里內容真多。而且,書里的詩詞也是真多??!” “是啊,本來就是沖著詩詞來看的,但誰能想到這里詩詞有這么多?太離譜了!” 更有網友直接貼出了他記的筆記,“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二十萬字中,不算文章,光是詩詞,劉禹錫一共寫了六十四首!” “我cao!我還沒看完,你別逗我???” “六十四首?我勒個去!” “我都不知道說啥了?!?/br> “確實,我也數了,真是六十多首?!?/br> “我都不會背這么多首詩……” 僅僅是前二十萬字,甚至連大家關心的永貞革新還沒出現呢,劉禹錫就已經寫了六十多首詩詞了! 雖然質量沒有《秋詞》、《酬樂天》這些詩詞的高,但也絕對不是什么濫竽充數的作品!而且,畢竟現在的劉禹錫還處于人生的早期階段,不論是人生閱歷還是文學功底,肯定沒有后來那么強。 可即便是這樣,書里愣是寫出來了六十多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