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青葛:“嗯,只能如此,這號令飛鶻關系重大,也不是我們能查的?!?/br> 她話說到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 白梔可以cao控飛鶻??! 他曾經被訓練cao控飛鶻,只是后來不專職照料飛鶻,他也沒再繼續訓練,眾人反而遺忘了這件事。 可青葛知道,白梔依然能cao控飛鶻! 所以……劍法高超,這是白梔? 他沒死? 可如果他沒死,為什么要幫著夏侯止瀾? 還是說,這個人是葉閔?他沒失憶暗中cao控一切? ************* 接下來幾日,因這白銀洗煉案已經勘破,千影閣自然派了人馬稟報寧王,寧王上報朝廷,朝廷八百里傳書下了急報,務必捉拿涉案一干人等,萬不可遺漏。 此時當地州府官署也已經率六扇門精明強干者至此,于是禁軍指揮使,州府官署衙役并千影閣,一起細查窩點,將所有贓物以及涉案人等悉數抓獲,細細查明詳報,并將涉案人等押解皇都嚴加審訊。 至于那一日出現的飛鶻以及使劍高手,倒是再無下文。 這讓青葛難免有些惆悵,她關于白梔的猜想似乎有些一廂情愿了。 此時事情告一段落,青葛暫時不想回千影閣,便主動領命,陪同禁軍指揮使押涉案人等前往皇都。 至于萬鐘則先回禹寧,向寧王詳述案情始末,并將夏侯止瀾逃竄一事向寧王請罪。 這白銀洗煉案很快大白于天下,一時之間朝野上下無不矚目,市井坊間也是議論紛紛。 要知道這次火石塘不但搜出了大量摻假用的鉛,還搜出半成品的銀錠子,由此坐實了夏侯氏銀錠摻假不當牟利的傳聞,同時還發現他們私鑄鐵器隱匿在山間,罪狀昭然若揭,分明是存了禍亂社稷的勃勃野心。 證據確鑿,夏侯瑾穆匆忙帶領族中人馬趕赴皇都,痛心疾首地跪求,說起夏侯止瀾狼子野心,并提及自己如何被欺瞞,將一切罪過都推到夏侯止瀾身上。 對此皇上自然心知肚明,不過要不要立即查辦夏侯氏,這也是一個問題。 夏侯氏百年之蟲,死而不僵,若就此貿然鏟除,反而令其它世家心生寒意。 顯然此時另外三個世家也是如履薄冰,都在緊急商議對策,派了人馬在朝中打探消息。 就在這人心惶惶中,經一番討價還價,最后夏侯瑾穆舍棄了制銀權,并切割了紺梁一帶的管轄權,同時將夏侯氏的藏書以及幾百年積累,盡數獻給朝廷,這才保下夏侯氏門閥。 這么一來,可以說朝廷已經把夏侯氏掏空,如今的紺梁夏侯氏不過徒有其名。 青葛聽著這消息,心里明白,朝廷既然將夏侯氏銀錠摻假一事昭告天下,紺梁一帶百姓自然心生懷疑。 但朝廷如果趁機徹底收割甚至推倒夏侯氏,紺梁百姓千年來對世家的盲從反而會再次覺醒,事情走到哪一步誰也不好說。 現在,朝廷將白銀摻假一案公布天下,并進行懲治整頓,為民謀福,卻把夏侯氏繼續放在那里。 如此一來,紺梁百姓對朝廷的懷疑自然消散,反而會以越發嚴苛的目光去審視夏侯氏,他們心中的疑竇一旦種下,對夏侯氏的崇拜敬仰也就漸漸散去,反而生出許多猜測乃至怨恨,到時候朝廷出面收買人心,踩著夏侯氏收復民心,這才是長久之計。 至于青葛自己,得寧王指示后,為朝廷抄寫《蒲阪錄異》,不過卻特意漏掉了一部分和縹媯有關的內容,包括縹媯銀礦的開采,以及其它地形地貌相關的秘法。 如此一來,這一萬三千字便化為一萬一千字左右,不過對于大晟朝廷來說,顯然足夠用了。 剩下的兩千字,她可以尋找機會傳遞回縹媯,當然這也看夏侯止瀾。 就看夏侯止瀾接下來逃往何處,夏侯神府他自然不敢回了,大晟也無他藏身之處,他若有臉回去縹媯,自己這兩千字就捂一輩子便是,若是不敢,只能自己送回去。 這一日,案情塵埃落定,青葛身著大袖曲領靛青官服,腳踩云靴,一步步地登上金鑾殿,向天子呈送了她憑著記憶寫下的《蒲阪錄異》,并講起自己如何深入虎xue破獲此案的經歷。 她聲音清朗好聽,言語間條理清晰,擲地有聲,只聽得皇上龍顏大悅,滿是欣慰和贊賞之意。 最后皇帝笑呵呵地道:“朕記得你,有一年的中元節,太子還曾向九韶提起過,說想把你借調過去,誰知九韶并不肯。如今你以女兒之身深入虎xue,立下大功,以此來看,他們二人倒是慧眼識英雄?!?/br> 青葛恭謙地道:“這是托陛下洪福,也是寧王殿下運籌帷幄,末將不過聽令行事罷了?!?/br> 說著這個時,心里卻在想著,她終究腳踏著夏侯止瀾和夏侯見雪,踏上了自己的青云路,世道輪回,便是這么有趣。 皇帝看她英姿颯爽,言談適宜,越發喜歡:“你英勇善戰,智謀雙全,朕心甚喜,今日立下大功,自當褒獎,你若有什么要求,盡 依誮 可道來?!?/br> 青葛聽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這次自己立下大功,皇帝顯然頗為滿意,身為女兒身,又身懷絕技,若留在內廷自然可以加以重用,比那些尋常男兒不知道要方便多少,他想讓自己留在內廷。 只是青葛并不想。 一則內廷之中有譚貴妃,她到底要忌憚幾分,二則如今正值大晟和縹媯互市的關鍵時機,她生怕縹媯吃虧,所以還是希望留在禹寧,暗中助縹媯一臂之力。 女王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