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顯然寧王也看到了,他也溫柔地望著她,眷戀不舍的,體貼繾綣的,包容溫暖的,諸般情緒都在他那雙深邃墨黑的眼睛中。 就這么四目相對,就這么告別而去,兩個人視線間仿佛流淌著黏連的絲線,扯都扯不斷的。 不過青葛到底是踏上了輿車。 上了輿車后,先由仆婦丫鬟幫著安頓,安頓下來,隊伍也要緩緩前行了。 青葛卻覺得,車窗外那道視線仿佛依然在,他沒走,在看著她離開。 她有些猶豫。 剛才那么一轉身,上了輿車,于她來說,便是離別,只盼著永世不再見。 可現在,她還想再看他一眼。 以寧王妃的身份,以他的妻子的身份光明正大再看他一眼。 最后一眼了。 于是她到底伸出手,撩起來輿車的帷幕。 一撩開帷幕,青葛便看到了錦旗被風吹著,就在風中發出獵獵之聲,而就在錦旗飄飛起來的瞬間,她看到了送行的寧王。 他負手而立,挺拔猶如松柏,不過那眉眼間,分明有幾分不舍。 這時,他竟精準地捕捉到了她的視線,于是在錦旗飄動間,視線對上,又被隔開。 織繡明黃錦旗被風吹得猶如起伏波濤,在旗子的躍動飄忽間,寧王那溫柔的視線若隱若現,時有時無。 青葛便覺得,這仿佛便是宿命之玄妙,她和他近在咫尺,卻情深緣淺,猶如千山萬水橫亙其間。 這讓她心里發酸,甚至有一種強烈到無法自控的沖動,她想跳下馬車,想走到他面前,告訴他一切真相,請他原諒。 她多么想伸出雙手,努力地挽留這溫柔似水的眼神,想跪下來祈求他為她降臨人世間,想緊緊抱住他,永遠擁有這個對她體貼備至的男人。 不過她終究沒有。 她和他之間隔著的,堪比天塹,是一生一世都越不過去的鴻溝。 她緊緊攥著帷幕的邊緣,就那么在馬車的前行中,看著他消逝在遠處,之后告訴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從今天開始,從這一眼后,她依然是青葛,依然是三十七號,依然是那個冒名頂替的王三,而接下來她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獨自面對夏侯世家,面對她所有該面對的。 *************** 車馬行了兩日后,終于出了禹寧地界。 這一晚在抵達驛站后,因往日不曾出門,小世子實在是太小,到了驛站后便開始哭泣,青葛見此,便命人把小世子抱過來,她自己抱著哄了哄。 說來也是意外,她往日和小世子并不親近,如今這么一抱,小世子竟然不哭了。 青葛好奇地看著小世子,卻見這小奶娃也在看著她。 睜著一雙猶如黑曜石般剔透清澈的眼睛望著她。 她便抿唇笑了,想著這孩子這么小,難道竟然認人的,這讓她到底心生一些親昵,忍不住想多看他幾眼。 她這么抱著小世子時,就見羅嬤嬤從旁看著,眼睛一直落在小世子身上,時不時瞄幾眼。 又來了…… 其實自從這孩子生下來后,羅嬤嬤就一直打量著孩子,似乎在觀察,在評判,也在欣喜,顯然這小世子生得很符合她希望的模樣。 青葛抱著小世子,不免想著,夏侯見雪恰好也生了一個男嬰? 又恰好……兩個孩子長得太過相似? 其實孩子相似倒也是情理之中,她能明白。 只是未免太巧了,巧得發指,巧得讓人想冷笑。 她這么抱了一會,也就讓旁邊的奶媽把孩子抱下去了,要說照顧孩子,那奶媽自然是照顧得最妥帖,她自己也不過逗逗玩罷了。 待到眾人都出去了,她也留意了暗衛,這次寧王選派的十三名暗衛都是頂尖高手,實打實的高手,不像她這樣以輕功和暗器投機取巧的,若是她和這些暗衛對上,她必落下風。 這一路上他們也頗為盡忠職守,一直小心地守護著,不過也盡量保持著一定距離,并不會太過貼身,這是要避嫌的意思。 她沉下心來,仔細聽了聽他們的動靜,確定他們應該聽不到自己和羅嬤嬤說話。 之后她才望向羅嬤嬤:“說吧,接下來的打算是什么,該怎么換?” 羅嬤嬤笑道:“娘娘,你著什么急,我們有的是時間,總是要小心些,萬萬不能引起溫先生和那些暗衛的懷疑?!?/br> 青葛看著羅嬤嬤的笑,她可以感覺到,自從她們上了路,或者說自從離開禹寧的地界后,羅嬤嬤那神情明顯變了,變得老神在在,變得腰桿挺直,她開始覺得她可以掌控一切。 顯然莫經羲已經派了人來,和她接頭了,他們認為自己接下來可以掌控局面了。 于是她扯唇,輕笑了一下:“雖說已經出了禹寧的地界,但是你不要忘了,此時跟在我身邊的寧王府五百精銳侍衛,以及十三位暗衛,這都是頂尖的高手,還有溫正卿,也是精明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br> 寧王自然不會虧待他自己的妻兒,可以說,他為自己配備的全都是萬中挑一的絕頂高手,更何況還有沿途各州府,都已經提前得到官府公函,會派出人馬護衛,并事先排查宵小等。 她笑道:“所以……羅嬤嬤,你也不要太過得意忘形,一旦他們察覺事情有異,寧王必然知曉一切,你說如果寧王知道了,我們會是什么下場?” 女王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