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她愿意為他們去死。 在猶如煉獄一般的苦訓中,她麻木的意識也曾經滋生出豆蔻情思。 她喜歡寧王的兄長,當今皇太子,他霞姿月韻,松風水月,世間無雙,她愿意用她貧乏詞匯中所有的贊譽之詞來形容他,沒有人能和他媲美。 當然,也許最初她對皇太子說不上喜歡,只是仰慕,是向往,是對溫暖的渴望。 畢竟這是躍入她蒼茫貧匱世界的第一抹暖色。 本來那種仰慕會隨著她的長大而褪色,也會隨著對這個世間更清醒的認識而消淡。 可后來那仰慕化為了戀慕,當她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皇太子早已經娶妻幾年了。 太子妃生于鐘鳴鼎食之家,其父為武安侯,母為信國公府嫡長女,生得蕙心紈質,雅思清妍,端莊嫻靜,性情也最是溫柔良善。 可青葛曾經用陰暗的眼神盯著太子妃,試圖證明太子是錯的,他選的這個太子妃不好。 一直到有一日,她看到皇太子妃行經一處園圃,卻看到花樹下有一雛鳥,那雛鳥顯然才出生不久,毛都不曾長,瘦弱丑陋的樣子,只剩下最后一口氣了。 皇太子妃卻并不嫌臟,她撿起來,捧在手心里,憐惜地撫摸著,讓人取來飯食,她一點點喂它,哪怕鳥糞臟污了衣裙也不會惱。 那一刻青葛懂了。 這個世上有人沽名釣譽,有人道貌岸然,有人念一千遍 銥驊 佛經敲一萬次木魚卻依然虛情假意心腸歹毒,但是青葛知道,皇太子妃不是那種人,她是一個善良柔軟的人。 那樣的溫柔善良是自小被父母疼寵,是不曾缺過衣食,是被潑天富貴滋養出來的。 她和皇太子是一種人,他們冰清玉粹,雪胎梅骨,他們是再相配不過的好人。 從那日起,青葛的心思便徹底消散了。 永遠不可能屬于她的,她便不再去惦記,他們那么相配,合該成就神仙眷侶。 時至今日,再見皇太子和太子妃,她心中已無任何波瀾。 只是她不曾想過,陰差陽錯,有一日她會以別人的身份和寧王有了這樣的牽扯,更未曾想過,葉閔會對自己生出男女之間的念想。 最初相見時,青葛只記得葉閔是一個“大人”,她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大人”是多大,只覺得他很高,筆直筆直的,挺拔修長。 如今回想,十六歲的他其實是一個飛揚灑脫的少年,一身勁裝,手持長矛,是最颯爽的英姿。 之后再見是四年后,最初她并沒有認出他,是后來知道他昔日的閱歷才慢慢知道,當初和皇太子以及寧王在一起的少年便是葉閔了。 葉閔曾經是一戰成名的少年悍將,在一次殘酷的伏擊戰中,他身受重傷,殘了腿,之后自請進入禹寧。 至于寧王—— 青葛吸了口氣,她伸出手來,撐在老樹干上,之后緩慢地讓自己站直了。 無論是葉閔還是寧王,他們兩個都是壓在她心坎上的一座山,她終究會想起最初,想起那個過于清冷雪白的午后,想起他們望著自己的眼神,居高臨下的,憐憫的,像是高居于云端的仙人俯瞰著掙扎在苦海的世人。 他們生得再是昳麗絕艷,性情再是溫柔體貼,對她再是恩重如山,曾經的一切依然在她心里,是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烙印。 最初,明明矜貴講究到極致,卻依然愿意對著臟污卑賤的她伸出手,沖她溫煦笑著的,是皇太子。 如今葉閔的示好,不過是看中了美貌的皮囊罷了。 可以效忠,可以賣命,甚至可以一夜風流。 其它的,不可能。 至于寧王—— 青葛扯了扯唇,笑了下。 ************** 青葛適時露面,找了羅嬤嬤,稍微露出了寬松的意思,可以讓她們出去,且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羅嬤嬤感激不盡,粗暴直接地塞給她一個金坨子。 她掂量了掂量,足足三十兩的金子。 她如今這差事也是一個刀切豆腐兩面光,可以在羅嬤嬤這里揩油,也可以在寧王那里討賞,還可以從葉閔那里落一個盡忠職守,謀求一個戶帖。 總之自己一個人把王妃暗衛的活,把把監看被監看的都演了。 這個世間也許有她就夠了。 羅嬤嬤買通暗衛青葛后,自然是很有些得意,先找王妃青葛炫耀一番自己的能耐,之后很快便安排起來。 這里到底是皇都,不是禹寧,處處安插有夏侯家的耳目,羅嬤嬤行事自然方便。 沒多久,恰好海上番國的使者來皇都,進貢了什么孔雀,火雞以及倒掛鴕鳥等,這些都是尋常聞所未聞的,到時候這些珍奇異獸會自皇都天街經過,一時之間皇都百姓紛紛外出觀看。 羅嬤嬤便趁著這個機會,一番布置安排,以外出游玩為由將青葛帶出王府。 不得不說,青葛看著羅嬤嬤這么一番,不免心生敬佩,她想自己之前到底小看了她。 待事情了解,自己務必萬分小心,不能著了羅嬤嬤的道,不然只怕到時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兩個人觀看了那番邦進貢的珍奇異獸后,便在侍衛的保護下過去一處茶樓。 莫經羲已經侯在這里,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羅嬤嬤出去茶樓外面望風,青葛徑自進去見了莫經羲。 已經一個多月不見,莫經羲看上去神情間有些疲憊,他以手支額,就那么打量著進來茶室的青葛。 女王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