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只是她不好再問了,問多了,只怕寧王起疑。 夏侯見雪于這美食上應該有一番見識吧。 這時候,寧王卻看著她,問道:“比起你白日的福粥如何?” 青葛聽這話,笑了,看來他對她喝那福粥很有些不喜,以至于如今還記掛著。 那簡直是玷污他寧王府的高貴呢。 她笑著道:“各有各的滋味吧,一個是市井煙火,一個是金湯玉露,這怎么比?” 寧王漆黑的深瞳中有了些許笑意:“王妃確實是雅俗皆可賞,希望你能喜歡孤送你的禮物?!?/br> 青葛挑眉:“看來是大禮了?” 寧王便起身:“隨孤過來?!?/br> 青葛越發有種不好的預感,不過還是隨著寧王過去,兩個人來到了一處軒窗四開的船艙,卻見一旁船廊上擺著一盆大如玉斗的牡丹花,案上放了熏爐,熏爐中燃燒著名貴清雅的香料。 就在裊裊香氣中,青葛看到香案上擺了一架琴。 早就在預料之中的,夏侯見雪是一位精通音律的。 她愛琴。 所以作為她的夫婿,送她一把名貴的寶琴,請她在這中和之夜的畫舫中撫琴一首,兩個人共品雅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可……她哪會撫琴。 此時的青葛已經行走在懸崖的邊緣,不過或許是經歷的多了,她竟然格外冷靜。 她鎮定自若,帶著些許被期許的驚喜上前,望著那把琴,之后發出不敢置信的聲音。 她眼睛發亮:“這,這是雪意七弦琴!” 雪意七弦琴,為虞山派的創始人一代琴宗霍瀓所制,傳聞曾經被收藏于前朝末代皇帝的內廷,一百二十年前天下大亂,改朝換代,大晟立國,這把琴也不知所蹤。 而青葛之所以一下子猜到這是雪意七弦琴,是因為就在兩個月前,寧王曾經提到過這把琴,聽那意思他無意中得了。 所以能被他當成寶一般送給他的王妃的,就是這把了。 寧王聽這話,也是意外:“你竟一眼認出?你竟有這等眼力?” 青葛:“……” 她突然意識到,這把琴已經一百二十年不曾出世了,夏侯見雪按說并不能輕易想到。 她就是太想裝,太想表現自己“懂音律”,反而有點裝過頭了。 不過她很快給自己找補:“我家中藏書閣有一本先人的手記,其中提到這雪意七弦琴?!?/br> 她望著這琴,仔細觀摩,道:”此琴通體髹黑漆,略顯深褐,漆色精光內含,琴背密布細流水斷,且有數道劍鋒,倒是與我書中所讀一般無二?!?/br> 說著她好奇地望向寧王:“殿下,這把琴是根據雪意七弦琴的圖譜來仿造的嗎?” 寧王唇角略翹起,道:“你覺得呢?” 青葛便迷茫了。 所以,她到底該知道,還是該不知道呢? 夏侯見雪應該有什么樣的見識? 關鍵是,猜到后呢,欣喜萬分,給夫君撫琴一曲?那不直接露餡了嗎? 她壓下心中的徘徊,到底是道:“殿下說要送妾身禮物,難道竟是這雪意七弦琴?” 寧王笑了下,徑自上前,揭開一側的罩紗,露出旁邊的字來。 于是青葛便見到這七弦琴的龍池鳳沼,而龍池上分明用篆書寫了琴名,赫然正是“雪意”二字。 龍池上還刻有制琴館的方印,并有兩行隸書。 若是仿造,便是再仿造得惟妙惟肖,但那些制琴大師斷斷不屑于仿造他人方印,以至于自己的技藝埋沒于他人身后。 是以 yh 制琴大師的規矩,可以仿,但不能假。 高傲的寧王也不屑于作假。 從這點來說,刻有制琴館隸書方印的,必是雪意七弦琴真身了。 她便驚嘆:“果然是這把琴!殿下從何得來?” 失蹤一百二十年的古琴重現世間,這確實是一件值得震撼的事。 寧王稀松平常地道:“無意中得的?!?/br> 說完,他望向青葛:“我聽聞,你出生時恰遇那年冬日第一場雪,所以取名見雪,你既精通音律,這雪意七弦琴,送你最合適不過了?!?/br> 青葛自然不敢置信,之后又撫著那琴,驚喜狀。 不過心里卻在瘋狂地想,該怎么辦該怎么辦,她怎么會彈,怎么彈! 有什么辦法逃過去嗎?裝暈?突然摔倒受傷?她要不要去死一死?? 偏偏這時候,她聽到寧王道:“王妃可撫琴一曲,讓孤見識下王妃的琴技?!?/br> ——果然! 該來的還是來了! 她還是死一死吧。 這時候,寧王挑眉,有些征詢地看著她。 而就在目光相觸的那一刻,青葛靈光乍現。 于是她笑著道:“可是妾身聽說,殿下也是精通音律,妾身想聽殿下來撫琴?!?/br> 寧王挑眉,正待說話,青葛已經道:“殿下,古琴可通靈認主,這把琴跟隨在殿下身邊,殿下必然熟悉此琴,妾身在殿下面前,不敢輕易駕馭這么一把古琴,所以今日倒是想聆聽殿下琴音?!?/br> 她一通胡謅,胡謅完,卻覺得自己說得再有道理不過了。 她曾經跟隨寧王前去皇都,見過太子殿下撫琴,這種話似乎太子殿下和人講過。 一定是有道理的! 寧王聽聞這話,看她一眼,笑道:“好,那孤便獻丑了,不過孤許久不曾撫琴,若是哪里生疏了,都是要王妃見笑了?!?/br> 女王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