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為了了解公司混亂的原因,陳知夏去應聘了督導經理。入職第一天發現一家公司的員工分開兩個辦公室辦公。行政總廚和總經理、采購經理是一伙的,人力副總和財務是一伙的。 第二天參加會議,內部吵得不可開交,都在踢足球。 總經理:“郊區的加盟店帳不但是虧的,已經六個月不交加盟費了,我已經去談過,他們連我面子都不給,我這張老臉是拉不下了,這個店我就是管不了一點了,直接交給行政總廚得了,總廚再不聽,誰都管不了?!?/br> 看起來總經理在發火,只不過是在甩鍋,同時也是給加盟店發出了最后的警告??偨浝碚劜煌椎木蜁G給下面的去談,下面的人輪一圈了就等于盡仁義了,到時候打官司或者強制清退加盟店也符合人情世故。 總經理為什么在會上演這一幕,就是為了給股東看的。 這個不交費的門店老板正是二股東的兄弟。 這個二股東看似是老小,實際是整個連鎖店的掌控人。他也是個厲害角色,十六歲就開始混社會,從服務生一路升到店長,最后成為老板的心腹,賺到第一桶金后投資了一家門店,通過第一家門店的盈利又開了幾家門店。 知道老板很少有時間管理公司,加上老板對他的信任,直接架空了整家公司,實現了富人資產向他轉移。 這個郊區門店老板看似不交加盟費,實際就是站隊二股東??此剖遣唤毁M的事,實則是二股東在篩選高管??偨浝沓雒嬷蠼鉀Q不了的問題,就會讓底下的人輪一圈。輪到哪個高管的時候,加盟店老板交欠費了,就說明二股東認可這個高管。一個是可以壓著大老板提升這個高管,二個以此震懾全公司不聽話的人。 老板只能被迫提拔二股東想要的人當高管。 老板當然可以不服從。 但是老板也有老板的謀略,公司被架空之后,解鈴還須系鈴人。 老板想要解救公司只能扶持二股東管理公司,然后把鍋丟給二股東去解決,讓他們內部去亂斗。 也是個妙招。 行政總廚就是個廚子才懶得接手爛茬子:“我已經出面過了,這事估計要劉姐出面?!?/br> 劉姐是人力副總。 人力副總就是個做內勤管理,才懶得接運營部門的爛攤子,微微一笑,字正腔圓:“這事我可以接,但是行政總廚你要先把你談剩下的攤子先處理了,再到我去談?!?/br> 又把鍋丟回給行政總廚。 最好的招就是先接受后反擊,直接把行政總廚擊愣了。 人家人力副總不愿意接你運營部的鍋,也合情合理,總經理也知道這個理,直接勸行政總廚:“這事你先談,不行了再給劉總,不能直接給劉總,不合適?!?/br> 行政總廚立馬點頭。 雖然整個會議沒有人大聲,說話都是溫溫和和客客氣氣,這才是真正的大場面。大聲拍桌子的往往都是很小很小的事,當大家都在客氣的時候,說明一件事牽扯很大。 越狠的人往往越溫和。 這類人的反擊往往很可怕。 聽完整場會議之后,三方高管關系看起來很僵。 讓陳知夏掉下巴的是,不小心上了個廁所,從窗戶看到三方高管偷偷的湊到一起,出去喝酒。 這又讓陳知夏剛捋清楚的關系又凌亂了。 這人力劉總是老板的人,剛和行政總廚、總經理會上還鬧得很僵,這下了班又湊到了一塊。 這職場三分功夫七分演。 本以為這已經極限了,事實還不止。 第三天上班,陳知夏看到劉總和采購經理吵起來了,看起來就是不可和解的世仇,連網線擱對方旁邊都會大吵一頓。 結果。 看到的和實際情況又不一樣。老板派了信得過的店長向陳知夏轉告。 店長:“采購經理、行政總廚、人力副總、總經理原先是一伙的,因為分贓不均內部打起來了。只有財務是老板的人,但現在半只腳也出去了。這個人力副總現在又和二股東拉了一伙,試圖把行政總廚也拉進來,然后把總經理踢出局。 品牌餐飲公司厲害的行政總廚是核心要素。 高管可以沒有,總廚不能沒有。 陳知夏偷偷向公司里老板的親信店長打聽:“人力資源不涉及管錢,怎么會分贓不勻?” 店長:“最開始老板設立了兩條戰線,人力副總管人力、財務、采購,總經理管運營、廚房、新媒體,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br> 店長:“加盟店除了要支付加盟費,還要跟公司采購設備,設備的價格貴得離譜,一個冰箱能賣三萬塊,你想想其中的利潤多可觀。還有公司的食材每個月就好幾百萬,隨便個零頭都讓人心動。采購經理一個月就幾千塊錢工資,最近又是買車又是買奢侈品的,一條項鏈好幾萬,你以為呢?” 高管工資低,收入不一定低,收入因人而異。 打工也不像傳聞中只有幾千塊工資,背后可觀的甚至可以超越老板的利潤。 但是高管畢竟還是靠船吃飯,收入不可能穩定。今天領十萬,明天感覺累了,甘心拿幾千也是可能的。 陳知夏有些不理解:“那公司是怎么架空的,我看營業執照的法人還是老板,現在高管還是拿公司的工資,大不了把二股東踢出局,不聽話的門店解除合同就可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