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昭元,昭冤。 何嘗不在警示新朝建立之由,今后亦不忘昭天下之冤。 那日新政崛起,盛安未曾先行臨位,而是受拜之后在金鑾殿上一一冊封功勛。 而第一個被冊封的,便是亡于黎州的烏藉大人,追封他為大昭開國第一將軍,謚號安平。 追封亡于北境的大盛四皇子為昭仁太子,為其修廟建祠,日日夜夜享香火供奉,此間永為太子殿下。 定安侯忠勇一世,廉潔奉公,為國為民,特追加為鎮國公,修廟立祠,傳頌忠勇。 …… 那日無數英靈的名字從她嘴里念出,一字一句數著所有人的功績。 史官懸筆欲絕,墨飛筆走,每一筆都是青史留名。 而后懷遠軍被帶到人前,盛安親自為其平反,正式授予所有軍士“懷遠軍”的稱號,數代綿延,風光無限。 丹娘聽封殿前,復其昔日榮耀,加封其為寧安侯,繼續統率懷遠軍眾。 昔日諾言成真,她果真成了當朝第一個封侯拜將的女子。 而她們所忠的君,終是帶著她們找回了曾經丟失的榮耀。 而后葉問荊被封為鎮國大將軍,手持十二道調令,統率南北軍眾,鎮守中原疆土。 裴朝則被封為大昭丞相,領百官之首,上策君王群臣,下察民間萬象,此后經年,輔佐新帝,安定社稷,齊佑山河無恙。 …… 她走上那明堂,好似便是為了這一刻,一個一個將曾經倒下的人扶起。 沒人敢言她曾棲身花樓,沒人敢說他曾遭驅逐下嫁,沒人敢論他曾壯志未酬…… 她最后扶起的,是一座城。 盛安下令,待四海烽煙一平,舉朝遷都黎州,定黎州為大昭皇城。 屆時她將在止夷山上祭拜天地,告慰滿山英靈,正式登基為帝。 那日參拜結束后,新政昭告天下,舉世皆驚,四海嘩然。 中原竟在四海烽煙彌漫之際進行了政權更替,如今掌權的竟是一個小丫頭??? 一個小丫頭能當什么大任?未免太過兒戲! 那是不是說明,中原勢微,內部不穩,此時可圖?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次戰火結束,四海局勢便會重新洗牌,不知中原還能不能問鼎四海? 一個小丫頭篡奪了大盛皇權,舊帝剛死便已改元,中原人不阻止,反而擁立她為新主,未免太過荒唐。 她身上流著蕭氏皇族與定安侯府的血,兩大勢力加持,她能繼位也無可厚非,況且她手中握著兵權,身后站著百姓,她不執政,誰還有這個資格執政? 說的也是啊,畢竟有權有勢,還是民心所向。 “民心所向?” 盛京宮闈,葉昭榆穿著一襲曳地長裙,面容沉靜,端重雍容,斂著衣袖與一紅衣公子并肩走在長廊之中。 四周春風倚笑,香霧秾花,她聽著他的話語,輕笑著咀嚼著那四個字。 摩那婁詰一身紅衣招搖無比,額前金色纏枝抹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踩著暗紋玄靴步伐閑散的跟在緩步朝前走的人身旁,周身帶著十足的貴氣慵懶。 聞言,側頭看她一眼,琉璃色的眼眸微彎,抬手點了點她的眉心,音色低緩。 “不是民心所向,還能是什么?” 葉昭榆眼尾一挑,抬手揚了揚自己的拳頭,笑著開口。 “還能是我的拳頭,誰敢不服,我就將誰打服!” 說完,她兀自笑了一下。 隨后松了手,緩步走到某處高臺站立,看著四周宮人穿行于萬重宮門之中,眼眸輕眨,笑了一下。 “這盛京城中的每一個人對我都心存幾分愧疚,幫過我的,未曾幫過我的,罵過我的,踩過我的,都愧疚萬分,他們不敢看我,因為他們覺得對不起我,我身上所遭受的苦厄,他們覺得他們也有一份?!?/br> 那日懷遠軍破開城門,長街之上無一人影,可她還是感覺到了無數道目光從四面八方落在她的身上。 驚慌,顫抖,害怕,還有慚愧…… 風將廊間鈴鐸吹響,她長睫眨了一下,眼中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酸楚。 隨后轉身靠在橫欄之上,看著站在幾步之遠衣袍翻飛的人,杏眼輕斂。 “我的遭遇如此凄慘,還要被所有人謾罵踐踏,如今真相大白,他們對我又是愧疚又是同情,連看我都不敢,還怎么來反抗? 除了盛京,天下這樣的人又有幾何?可我不會與任何人計較,反而平息了中原戰亂,帶來了和平之音,以德報怨,能者居上,他們怎會不對我心悅誠服?” 這份民心所向,仿佛先抑后揚,包含了太多情緒,沉甸甸的。 摩那婁詰輕嘆一聲,抬腳走了過去,垂眸看著眼前清減許多的人,眼中扯出一絲心疼,抬手摸了摸她的腦袋。 隨后攬著她的腰將人帶到身前,低頭吻在她的唇上,一下一下,急促又克制,帶著十足的安撫意味。 不知過了多久,他直起身來,看著身前早已淚眼斑駁的人,抬手將人攬入懷中,不斷撫著她的脊背。 “沒事了,沒事了,徹底結束了,不會有人再來欺負你了……” 一遍一遍的安撫,像是想將她受過的委屈一點一點撫平。 葉昭榆緊緊攥著他的衣袖,將頭埋進他的胸膛,從無聲哽咽變成小聲抽泣,最后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