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果不其然,西域反撲,北幽落敗,隨后中原瘋狂報復,中原太子領兵連撲南坻邊城六十余里。 她帶著部分軍隊進行阻擊,大半軍隊護送百姓繼續撤退,隨后全部大軍集結,阻中原鐵騎于天峽關外。 自此中原與南坻的斗爭,便落了幕。 南坻失了六座空城,中原南境焦土遍布,西域疆土分寸未丟,北幽一半疆土淪陷。 損失大小,高下立見。 第274章 謀以定國 窗外風雨如晦,月色在大雨中斑駁,偶有幾聲吆喝從驛站門口傳來,帶著雨夜趕路的急促感。 葉問荊抿著唇,眸色幽深暗沉,耳邊還回蕩著她的話語。 中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兩邦侵襲,整個南境失守,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中原到現在依舊對北幽與南坻恨之入骨,若不是四海盛宴期間不得興起干戈,他們走在盛京城內,都不知道被套了多少次麻袋了。 他乃大盛將軍,自當疾惡如仇。 此番若不是擔心南坻又使絆子,他才懶得出京探查。 遙想當初,她在信中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北幽亂斗,可轉頭南坻軍隊便出現在了中原疆土之上。 他得知這個消息時,一口氣頓時憋在心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至今難以釋懷。 那態度,堪比稚子的臉,說變就變。 一只冰冷的手驀然挑起他的下巴,觸感寒如冰刃,頓時涼的他一個激靈。 他瞪大眼睛,瞬間仰頭往后一縮,抬眼瞪著眼前的人。 “你想干什么?” 黎宿看著一臉警惕的人,面上的怨氣還沒來得及散去,深邃冷峻的眉眼蹙著,帶著無限不滿。 她輕笑一聲,捻了捻指尖,斂了周身威壓,低聲開口。 “在怪本王言而無信?” 葉問荊瞇著眼睛又向后退了一寸,不自覺的緊了緊身上的衣袍,從鼻子里發出一聲輕哼。 “哪敢啊,攝政王權勢滔天,想打哪兒打哪兒,除了中原,本將軍哪敢攔?!?/br> 聽著愈發哀怨的腔調,她難得笑出聲來,隨后走到另一把椅子旁坐下,抬手替他將熱茶續上,緩聲開口。 “本王征戰多年,早已厭倦了戰場,因此南坻一問鼎四海,本王對外便主張言和,一為鞏固根基,二為避免戰禍。 然而,女帝與朝中一些大臣主戰,每每生出挑起戰火的心思便被本王駁斥,漸漸君臣離心,同道殊途。 此次與第一次與你交戰,都非本王所愿,尤其是此次,水太深,本王可不想蹚。 怎奈,得到消息時,女帝已經派人趕往了中原,本王而后應下了她最后一求,替她攔了西域鐵騎三日?!?/br> 葉問荊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劍眉微揚,頗為好奇。 “她求了什么,竟讓你改變了想法,縱容她亂來?!?/br> 黎宿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聞著鼻尖裊裊茶香,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隨后拿著茶盞晃了晃,眸色微頓,輕聲開口。 “她求了最后一場君臣關系?!?/br>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本王自此不愿擇木而棲,本王要親自做那可棲的良木?!?/br> “啪嗒”一聲,手邊茶盞猛然被打翻在地,渾濁的液體沿著地面向四周蔓延。 葉問荊瞬間抬頭看向悠悠喝茶的人,只見對方一臉風輕云淡,絲毫不覺得自己剛剛的話,有多大逆不道。 黎宿放下手中茶盞,瞥了一眼滿地狼藉,又抬眸看向一臉復雜的人。 “因何如此驚訝?官逼民反,不是向來如此?” 她說的太過理所當然,葉問荊又默了一瞬。 不怪他剛剛如此驚詫,定安侯府世代以忠勇聞名,祖訓的第一條便是忠君愛國。 他從小耳濡目染,將忠誠二字刻入骨血,此生可死不可逆。 在他的世界里,更不會出現“謀反”二字,乍一聽到他人提起,滿心驚訝與排斥。 隨后又想到她的處境,便又覺得情有可原。 求生之舉,又為民心所向,一舉雙得,為何不為? 只是,“既然早已看清對方并非明君,為何要等到現在才出手?不見得對方比你強?!?/br> 倘若早早將其換下,也不會有后續這般多的亂子。 聞言,黎宿笑了一聲,鳳眼中盈滿感慨與寬容,像是縱容稚子笑言,抬眸看著他,丹唇輕啟。 “你三叔可強?” “當然強!” “摩那婁詰呢?” “四海第一勇士?!?/br> 黎宿一只腳踩在凳子上,仰頭靠坐在椅子上,周身久居高位的氣勢盡顯,抬眸看著窗外被雨水淋濕了的夜色,悠悠開口。 “宣遠將軍昔日威名揚于四海,僅憑一柄長槍便挑翻周邊各國,威懾外敵于百里外,可結局呢?不過身死孤城,他不自救,是他不夠強嗎? 再觀摩那婁詰,隱忍十年,甘居人后,方等來一場西域政變,讓他徹底擺脫枷鎖,登臨君位,可那十年間,他為何不動,也是他不夠強嗎?” 她側頭瞥著一臉沉思的人,指尖點著桌面,嗓音低沉。 “任何一次政變都是一場久來的籌謀,沒有哪個人能僅憑一時與一己之力改朝換代。 他若沒有陣營與謀算,再多的想法都不過一場空談。 當初,本王若選擇了高坐明堂,便無法上戰場,本王選擇了上戰場,便無法高坐明堂,世間之事,自古難以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