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原來,黎州是這么守過來的。 是千千萬萬人以身為殉,才擋下蠻夷鐵騎的踐踏。 今日這番血色洗禮,山河作勢,風雨助威,是屠戮者死殉萬千英靈,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替他們原諒。 “哐當”一聲,長刀滾落在地。 周圍血雨如注,葉昭榆無力的倒在地上,蕭如曄瞬間沖過去將人抱起。 葉昭榆睜著眼睛,望著落雨的穹頂,任雨水落入眼中,泛著生疼。 紅色衣裙散了滿地,與血水融為一體,她扯了扯嘴角,音色沙啞虛無。 “表哥,好疼?!?/br> 蕭如曄眼眶一紅,抬手捂著她的眼睛,音色顫抖著開口。 “對不起,表哥來晚了,阿榆若是累了,就閉上眼睛,余下之事交給表哥?!?/br> 雨聲殘響,長風浩蕩,入夏的第一場暴雨,澆滅了持續已久的烽煙。 破敗的都城中,新的幡旗升起,煙雨依舊,卻不傷人。 南境之南,一人背手站在城樓之上,抬眸看著雨水洗過的穹頂,清新空濛,清冷的鳳眼微動。 大雨過后,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一般。 就連圍在城外的兵馬都沒了動靜,像是一夜間便銷聲匿跡。 突然,一只蝴蝶振動著翅膀,翩躚著飛入她的眼中。 她仰頭看著它,輕輕抬手,蝴蝶晃晃悠悠的飛了一會兒,最終停在她瑩白的指尖。 她垂眸看著停下來的蝴蝶,朱唇輕啟,音色清冽低沉。 “雨停了?!?/br> 她的話音剛落,蝴蝶又緩緩振動翅膀,隨后慢慢從她指尖飛出。 她看著戰火燒灼后的周遭,眼底透著厭倦,望著自由凜風的蝴蝶,喃喃開口。 “好似又沒停?!?/br> 〈第三卷 完〉 第四卷 :昭昭之明 第229章 魚歸我 九月初,汀水之南,隔江幾里的城外,一人身著松青色衣袍,緩步朝著坐在江邊垂釣的老者走去。 一身清氣蕭蕭肅肅,如松如竹,抬手執禮,對著鶴發童顏的老者一拜。 “學生見過太傅?!?/br> “過來坐?!?/br> 謝太傅抬頭看他一眼,將旁邊的魚竿遞給他,指了指一旁的小馬扎,笑著開口。 “今日難得清閑,趕著好光景出來野釣,愜意至極?!?/br> 裴朝掛好餌料,抬手將魚線甩入水中,抬眸看著深綠色的山林。 再等幾起大雨過后,這蒼山便能換上秋色。 謝太傅看著神情沉穩,眸光平靜的人,開口揶揄道: “你這后生,雖不是正兒八經拜在我門下的弟子,但好歹也是老夫指導過一二的人,也算是老夫半個學生,閑暇時,怎不見你登門拜訪一二,竟還要老夫親自請你出來垂釣?” 裴朝彎唇笑了笑,抬手請罪,“太傅教訓的是,是學生失禮了?!?/br> 雨后暖洋洋的太陽灑在兩人身上,帶著無限暖意,謝太傅愜意的瞇了瞇眼睛,隨后又嘆息一聲。 “也不怪你,天下尚不太平,身為大盛朝臣,又怎能偷閑度日?!?/br> 四海之內的烽煙一夕燃起,已過四月,還未平熄。 謝太傅眼中布滿滄桑,臉上是歲月風沙過境后留下的溝壑,蒼蒼白發颯颯飄揚。 透過那滄桑的眼眸,看見的是剛直不屈的風骨。 他看著滿目蒼山,心卻不在此處,喃喃開口。 “也不知道,盛安那丫頭如何了?!?/br> 聞言,裴朝清淺的眸光波動,也順著他的目光看向遠方。 像是一顆石子投入湖中,兩人頓時心生波瀾。 傳聞那日北幽圍城,盛安郡主臨危受命,以殘兵敗將對鐵騎八萬,以戰止戰,誓死不退。 后北幽與南坻聯手,舉兵侵襲,城池不存,黎州傾全部兵力,與蠻夷血戰三日。 那三日,白骨露野,尸骸成堆,于血色中求存,挽大廈之將傾。 終是風雨圍城,萬里孤危,兵甲殆盡之時,她一人橫刀城下,以身為質,換百姓安穩。 聽聞,那日她一身紅裝出城,黎州萬民齊齊跪地高呼千歲,震動九霄。 后太子攜兵馬來援,她于兩軍陣前斬了敵軍主帥,又以敵寇鮮血祭慰亡靈。 千千萬萬將士身隕黎州,當有千千萬萬入侵者以死為殉。 黎州之圍一解,城郊十里白服,悲聲撼天。 無數女眷解下紅裝,披上白裳,攜老人幼子去了尸橫遍野的戰場,迎接她們的郎君歸鄉。 消息一經各處傳入朝堂,整個朝野為之動蕩。 那是怎樣一個女子,能將傾頹之勢力挽,那又是怎樣一座都城,能于風雨飄搖之際不倒。 直到眾人看見盛安郡主呈上朝堂的奏書,將黎州之難,黎州之悲,黎州之痛,一一陳列。 他們才知,那兵臨城下之時,黎州所受到的錐心之痛。 令人只看一眼,便不忍卒讀。 奏書末尾寫著,“黎州風骨,不枯不腐,當千秋史載,萬世傳頌?!?/br> 她一戰成名,該史書彪炳,字里行間卻不見其身影,反而將殞身的士卒推到人前,為他們與他們的后代求一分榮光。 陛下大贊,當即命人將亡于黎州的士卒編寫成冊,一一封賞,蔭庇后人。 史書有云,宣和二十年,初夏,黎州之亂,起于盛安,止于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