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她看著快要走遠的人,拿起披風裹在身上,亦步亦趨的跟了上去。 他走,她便走,他停,她便停。 最終,少年不耐煩的轉過身來,抱劍看著她,揚聲開口,“你不回家,跟著我作甚?” 她無措的眨了眨眼睛,眼角淚痣輕顫,低聲開口,“江湖便是我的家,可我不想回去了?!?/br> 少年上下打量著她,蹙著眉道:“小丫頭片子混什么江湖,既然你也使刀,與其做那江湖宵小,不如投身行伍,建功立業?!?/br> 她驚訝的瞪大眼睛,囁嚅道:“可是我是女子,女子如何建功立業?” “女子為何不能建功立業?繡花與提劍并不沖突,既然前無古人,那么便后有來者,你為何不能做那第一人,成為當朝第一個封侯拜將的女子?” 那一番驚世駭俗的話,到如今還令她振聾發聵。 少年抱劍看著她,微微揚了揚下巴,“江湖之人的頂峰便是成為一代俠客,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其它軍營不收女子,但本將軍收,你可愿跟著本將軍去建功立業?” “愿意!” “叫什么?” “李云丹,將軍可以喚我丹娘?!?/br> 這一跟,便是七載,看著將軍百戰,橫刀立馬,意氣風發,守了一疆又一疆。 她也從一個小兵變成了被人尊崇的女將軍,統領萬軍,身先士卒。 她帶領的這支兵,全是被將軍所救或收編的人,他們無不被將軍的英勇折服,愿化身士卒,為他驅馳。 后來,不知何時,軍營里有人對著他們叫了一聲“懷遠軍”,他們先是一愣,隨后欣喜萬分。 對,他們就是宣遠將軍的兵,心懷將軍,永遠忠于將軍。 而就是這份欣喜,差點將他們葬送。 有人暗傳,宣遠將軍豢養私兵,私立軍號,窮兵黷武,疑似想反。 陛下未曾表態,無人敢為將軍定罪,朝堂與坊間卻默默地將他們傳成私兵叛黨。 后來,將軍為保他們,退了一步,將兵權交了出去,以表忠心。 可他交了兵權,朝堂之上的那群惡狼也并沒有放過他們。 長廣一戰,他們被他人帶領,作為先鋒,十萬將士沖鋒在前,背后的城門卻突然被關上。 他們被賣了個徹底,前有虎豹,后有豺狼,那一刻,他們真的不知道是在為誰盡忠。 看著城樓之上丑惡的嘴臉,對著他們大聲宣判,“亂臣賊子,妄想謀逆,今日便讓你們死得其所!” 她手中握著長刀,看著她帶領的十萬士卒,滿臉茫然。 仿佛又回到了那日的山崖,她被眾人撕扯,卻毫無反抗之力。 自將軍將她帶走后,她便再也未曾哭過,想是今日的風格外的冷,她想大哭一場。 可她是他們的領袖,不能在三軍之前落淚,她抬起長刀,直指敵首,將所有悲憤化為戰意。 “懷遠軍,隨我死戰!” 最后一次,他們想為將軍盡忠,徹底喊出他們心中的軍號。 直到,他們逼近敵軍時,敵軍從側面出擊,繞過他們,直取城池。 他們被圍在人墻中,只圍不攻,直至城池失守,守軍落荒而逃。 后來,將軍策馬而來,帶走了他們。 不知將軍與敵軍達成了什么交易,讓敵軍假意將他們坑殺,徹底死于人前。 第121章 離開! 從那一刻開始,他們都變成了死人,將軍讓他們歸于鄉野,勿要出現在人前。 可他們不想散,在眾人殷切的期望中,將軍收下他們,告訴他們,終有一天,會為他們平反。 于是他們便散在了中原各地,為他暗中守護侯府與社稷,也在等待重回人前的那一刻。 朝廷與坊間有人懷疑他們并未死絕,為此,有人在暗暗尋找他們,想要收編號令。 可將軍將他們的痕跡全部抹掉,并未讓任何人發現絲毫蹤跡。 直至三年之后,他的最后一戰,將軍將她召回,為她下了三道令。 她帶著第一道令帶走了軍師賀衍,將他困了一月,隨后而來的便是將軍戰死的噩耗。 她心魂俱顫,隨后拖著失魂落魄的身軀,來了盛京,兌現將軍的第二道令。 她掛起醉仙樓的招牌,將青鸞圖案刻了滿樓,果不其然,第二天便來了一個貴氣逼人的小姑娘。 開口對她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離開!我護不了你們?!?/br> 可她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侯府受敵,將軍戰死,你一個人護不住侯府,我會留下來,幫你?!?/br> 她們僵持了許久,后來小姑娘轉身走了。 第二天,她帶著當朝太子而來,隨后將他們直接交到了太子手中,從此對他們不聞不問。 小姑娘還是心軟啊,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小心翼翼地護著他們。 那時她便為他們想好了出路,慢慢謀劃未來,只要最后登基的是蕭如曄,他們便能等到出路。 一個十一歲的小姑娘,想了一個三全其美的法子,將她三叔留下的東西護了起來,格外小心且珍惜。 三叔死后,她明白了物極必反,寵極必衰的道理,她想讓侯府退出朝堂漩渦,可已經退不下來了。 后來,她成了京城第一紈绔,侯府唯一一個不學無術之人,紈绔之名響徹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