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書迷正在閱讀:成人禮(萬人迷)、顧總別虐了,許小姐嫁給你哥了、合租的弟弟竟是擦邊網黃、纏歡入骨(兄妹) 簡體中文版、當我來到小埋身邊、從成為神湯姆開始加入聊天群、一夢三生遠之美人魚、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空間大玩主、一個寫書可以成神的世界
“這人無論是帶到你府上還是帶到我府上都不合適,先找個客棧,讓穗歲陪著她說說話,看看能不能問出些什么來?!?/br> “鞠初月那邊,你再找機會解釋?!?/br> 欒竹應了一聲,再往鞠初月方才站著的地方看去的時候,哪里還有人,他在心里嘆了口氣,想著等此事解決了之后,再去找她賠罪,當面將此事解釋清楚。 …… 到了客棧,穗歲和松蓮陪著那身形瘦弱的女子上了樓。 女子很是警惕,穗歲看了一眼她身上穿著的洗的發舊,甚至還打著補丁的衣衫。 穗歲放柔了聲音說:“姑娘,這欒大人府上沒有你這般年紀的女子,我府上的衣服又都有些大,丫鬟婆子的衣裳給你穿也不合適?!?/br> “我從成衣鋪子帶了幾身素凈的衣裳來,你看看你喜不喜歡?!?/br> “還有一些珠花,我覺得你戴上肯定很好看?!?/br> 穗歲讓冬鶯將那幾套衣裙拿了過來,女子看著那幾身漂亮的衣裳,還有那些漂亮又珍貴的發飾,眼中露出了驚喜之色,她想要伸手去拿那衣裳,去觸碰那些珠花,猶豫了片刻后卻收回了手。 穗歲也不催促這她換衣裳,而是把那幾件衣裳放在了一旁,她柔聲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在京城可有親戚朋友?” 女子沒有說話,警惕地看著穗歲。 穗歲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我不是欒家的人,也不是來找你興師問罪的,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幫到你?!?/br> 穗歲看了看外面,雖然天色還沒有很晚,但是再說一會兒話,就要到晚上了,她說:“若是你有家人,需不需要我們派人去告訴你家里人今晚你不回去了?免得你家里人擔心?!?/br> 女子聽穗歲說她不是欒家的人,警惕少了幾分,緩緩地開口說:“我叫應招娣,家就住在京城旁邊的龍門村……我家人……他們知道我今晚不回去了?!?/br> 說到這兒,應招娣眼眶通紅,露出了一個十分委屈的表情。 穗歲柔聲說:“好,我知道了,你先洗個熱水澡,喜歡吃什么,我讓客棧掌柜的給你做?!?/br> 應招娣想著這或許是自己在人間吃的最后一頓飯了,一定要吃的好一些,一定要吃上rou。這么多年了,自從弟弟出生,她就沒有吃過一口rou,連雞蛋都再沒有吃過了。 她舔了舔干癟的嘴唇:“我想吃燒雞、醬牛rou、清蒸魚、糖醋排骨……” 這些都是她從別人口中聽到過,但是從沒有吃過的東西,她想要在死之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是什么味道。 穗歲點點頭:“好,等飯菜做好了,我就讓人送過來?!?/br> 穗歲抬手想要安撫一下應招娣,應招娣卻很是害怕地往后一躲,將頭埋在了膝蓋里。 穗歲皺了皺眉,這是經常被人打罵的人,才會出現的應激反應,這姑娘到底都經歷了些什么? 她摸了摸應招娣的頭:“別怕,這里沒人會傷害你?!?/br> 在穗歲摸著應招娣頭的時候,松蓮輕手輕腳地抽出了她發髻上的簪子,藏在了袖中。 等出了屋子,關好門之后,松蓮心中一陣后怕,她將那發簪舉到穗歲的面前,說道:“夫人, 這簪頭可都是夠鋒利了,看上去像是最近才磨過的?!?/br> 第380章 她不可能回家 穗歲看了一眼,發簪的根部和簪頭的顏色有著明顯的區別,她嘆息一聲:“她這是有備而來, 抱著必死的決心?!?/br> 穗歲囑咐道:“讓人把她看好了,雖然在她沒吃飯之前大概不舍得去死,但以防萬一,千萬 別讓她撞墻自盡?!?/br> 穗歲將人帶到客棧之前,她已經派人提前過來吩咐了,將屋子里鋒利的有棱角的東西都拿出去了,除此之外,將可能會打成結用力上吊的綢布也被拿了出去,為的就是防止她自盡。 出了屋子,穗歲對松勤說:“派人盡快去查一查龍門村的應家?!?/br> 松勤也明白,此刻是爭分奪秒的時候,他們若是不能了解到她家里的情況,搞清楚她為何甘愿去死也要污蔑欒竹,打破應招娣的心理防線。 等她自盡了,欒竹不僅要倒霉,還會耽誤徹查貪官的大事。 婁鈞和欒竹坐在另一個房間里吃飯,二人看著面前冒著熱氣香噴噴的飯菜,都是沒有胃口, 婁鈞讓他好好想一想究竟有沒有見過這女子。 欒竹無奈地揪著自己的頭發:“從前的我是花心,可自從……自從遇見了鞠初月之后,我就已經收心了,沒有再招惹任何女子?!?/br> “這女人我都沒見過,何談毀了她的清白???!” 他欒竹做過的事情絕對不會逃避,但是他沒做過的事情也休想讓他去當那個冤大頭。 “而且,我想要去鞠家提親,既然我已經決定要和鞠初月在一起,哪里還會再做這樣的事情?!?/br> 婁鈞沉吟道:“看來是朝中故意有人用此事來拖著我們,不想讓我們去徹查朝廷官員貪污腐敗一事?!?/br> 正說著,欒竹的父親欒正信身邊的侍衛武杰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公子,不好了,有一個潑 婦帶著兩個爺們在府門口罵街,老爺氣的一陣陣心悸!” 婁鈞和欒竹的馬車被應招娣攔住了之后,婁鈞就吩咐人去告訴了欒正信他們落腳的地方,同 時,派人速速去宮里稟報了明昌帝他們沒有今日離開京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