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司馬仲達為何落???” “……潼關有失,斷絕大軍歸路?!?/br> “既如此,他何必出戰,將大軍留在弘農豈不穩妥?” 曹真看了看他,有些不忍心地說道,“伯濟,大魏危矣?!?/br> 這位方策精詳,謀略于胸的智將大惑不解,“我大魏尚有數十萬兵力,大都督怎如此灰心?” “我非灰心于兵力多寡,而是灰心于朝堂?!?/br> 改朝換代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越快完成,麻煩越少,越晚,就越麻煩。 因劉協逃至成都之事,魏武王不得不重立劉懿為漢帝,至今經歷三代魏王,但名義上仍奉漢帝為天下共主。 這就導致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問題……曹家已經盡力將世家與自己綁在一起,卻始終未能用進位來滿足所有人的政治需求。 到了此刻,外敵當前,曹家甚至無法滿足宗室內部的需求了。 若魏王始終不能登基,曹叡為王,其余諸夏侯曹不過封侯之位……諸葛亮在檄文里也十分大方的告訴他們,早日歸降,亦有封侯之位。那么,這些宗室又為什么要擁護曹叡呢? 當年追隨魏武平定天下的曹家兒郎們漸入塵土,而今剩下的不過一群紈绔。 不,曹真想,若當真只是無能紈绔也就罷了,但這群宗室既無建功立業之志,又有佞邪jian柔之心,而他們又是魏王實實在在的血親。 要知道,司馬懿當初威逼利誘夏陽和臨晉世家,不惜血本南下攻蜀,就是因為他深知這一點,不敢再拖延下去! 現在整個大魏都在曹真一人身上,他既是三軍統帥,又是宗室,威望之高,鄴城自無不可。但,待他撐不住的那一天,縱有郭淮這等外姓將領忠心為國,又怎能在掣肘之下全心施為呢? “魏王雖年輕,亦是英主,稍加時日,不遜于魏武……” “我不是小覷他?!辈苷鎳@了一口氣,“天下間除非再有一名能征善戰的曹家兒郎,否則恐怕壓服不住宗室,魏王雖為英主,卻未臨過戰陣,如何能與魏武相提并論?” 況且,哪里還有“時日”呢? 從未經過戰陣便當了統帥,又能大破敵軍的,此時天下間倒也有一個。 ……甚至還是個女子! 但他終究什么也沒說,他只是將郭淮精心所制的布防圖交還給他。 “事到如今,也只有看魏王與大司空……”他嘆息道,“若能制住鄴城的宗室,大魏或許尚有一線生機?!?/br> ……若不能呢? 他自覺一生謹慎,內不恃親戚之寵,外不驕白屋之士,遇敵向前,蹈履忠節,現下時日無多,若向上天祝禱,他竟不知該祝禱哪一樁,是求郭淮能拒敵于澠池,還是求魏王能如其父一般,大開殺戒,壓制住宗室? 不管哪一樁,他都隱隱覺得,當他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大魏的氣數恐怕也將盡了。 曹真心中突然有了陳群一般對“天命”的怨懟之情,但他最后只是嘆息,不再多言。 -------------------- 感謝在2021-02-05 20:23:32~2021-02-06 21:19: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時宜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lan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9章 第十章 ======================== 暮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 長安城中最受矚目的諸葛丞相終于又出現在朝堂上,氣色不錯,令許多人放心的同時, 也令少數人十分懸心。 不過丞相參與這次朝會的重點是將伐魏諸事確定下來,趙云老將軍年事已高, 正宜在家靜養,只以趙統督輜重糧草事即可。 其余不過前鋒魏延, 中軍關興張苞,左翼姜維, 右翼鄧艾,后軍廖化,還有備選的鄧芝王平等。馬超傷勢已愈, 但西涼軍在渭北之戰中受了重創,因而還是被調回去繼續看羌人,休養生息,秣馬厲兵。 除此之外, 關于行刺一事,丞相輕描淡寫的表示, 既然魏將與細作皆已伏法, 便不該再掀風雨, 令長安人心惶惶。 這事就這么過去了。 不管別人怎么想, 姜維是挺有意見的。 在交上丞相布置的軍陣演練策論時, 他沒忍住就把意見提了出來。 “丞相為何不除了溫衡?” 丞相抬起頭,有些留意的看了看姜維。 這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武將有張斯文俊秀的好容貌,但在這些日子里迅速消瘦下去后,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多了些血絲,而神情也變得有幾分陰鷙。 諸葛亮一直都知道姜維那樂學不倦,清素節約的皮囊下,同樣也有一顆執著激進的心。 在興復漢室的大業未成時,諸葛丞相很喜歡這樣執著的年輕人,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年歲,他需要同樣能夠堅持下去的繼承者。 此時漢室將興,收復中原指日可待時,他依然喜歡這樣執著的年輕人。 而且這份策論寫得不錯,將節氣、澠池地形、魏軍作戰習慣等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假以時日,這個年輕人仍然會是他所青睞的繼承者之一。 但他得教會姜維一點別的東西,一點“如何辨別自己所執著之事是否值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