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他搖了搖鵝毛扇,深吸了一口氣,“待朝廷重歸長安時,我有意將公學考試推而廣之,遍至天下,你好歹也令瞻兒讀讀書,莫待他來長安時,連尋常世家子都比不過?!?/br> “我覺得完全沒問題啊,”你想了想,“先生說的尋常世家子是哪一種?” 諸葛丞相看了你一眼,“我年幼在瑯琊時……” …………………… 你覺得他這是在雙標,因為正常人都不會拿自己的孩子跟諸葛亮(哪怕是幼年時期)比,但他真就不僅比了,而且比得理直氣壯。 ……這個角度講,賈政都比他講道理!賈政也只是要求寶玉讀讀書,沒要求寶玉比得過諸葛亮??! 你就呵呵噠了,“我覺著這不對?!?/br> 丞相瞥你一眼。 “要這么比,我尋思諸葛豐也比不——先生!山高水長的,莫糟蹋鵝毛扇!” -------------------- 潼關大戰總是沒找到感覺……捂臉 感謝在2021-01-07 21:44:36~2021-01-08 21:37: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s 32瓶;山有扶蘇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0章 99 ==================== “胡地多飚風, 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秋風乍起, 草木也見了枯色。 隴中麥熟期已過, 農人收割過糧食,大大小小的鳥兒飛進田野間,與那些失了丈夫與父親的孤兒寡母爭奪田間最后一顆麥穗。 沿著河岸向北行進的十幾騎走得并不快,為首者膚色黝黑, 是個三十余歲,西涼長相的武將。他漫不經心的巡查河岸那些大大小小的堡壘和瞭望塔。 諸葛丞相十分看重渭北一線的防御, 修建了數十座瞭望塔,日夜不停的監視著河對岸的動向, 除此之外,又遍布探哨, 稱得上是嚴防死守,絕不令魏軍偷襲渡河。 但在董暠看來,丞相實在謹慎太過。 自禹門口而至潼關, 黃河只有兩處水勢平緩,可渡河之處。一處為蒲坂,過河便是渭北大營,孟起將軍親自鎮守, 可保無恙;另一處在龍門,距離魏軍的弘農大營足有三百余里, 道路崎嶇難行, 夏陽城又建在過河口處, 堪稱萬無一失, 怎需如此戒備, 每日探查不休? “將軍,要歇一歇嗎?”心腹察言觀色,策馬上前,“也順便巡查一番附近村莊有無異樣?!?/br> 村莊能有什么異樣呢?營中每日派出近百斥候,村莊都認得這些西涼士兵的面孔了,據說前些日子還出過那么一檔子事:某名斥候過時未歸,營中以為出了什么事,多派哨馬出去探查,才發現那名斥候去一戶農家同家中女孩兒交流感情,正巧被田間歸來的女孩兒父親逮了個正著。 這事一時傳為營間笑談,馬將軍聽聞后沒忍住火爆性子,差點拔劍砍了那個斥候,最后據說是農戶求了田吏亭長來營中求情,才免了那軍士的死罪,至于最后是不是被將軍逐出軍營,去當人家的女婿,這就無人得知了。 想到這一樁新聞,董暠也嘆了口氣。 他跟在將軍身邊,自然謹言慎行,就連傾慕那名沓中酒家女,也是老老實實去提了親,走了流程的…… 但世事并不盡如人意,他用這幾年攢來的私房錢換來美人垂青,家中大婦倒也沒為難他那嬌嬌怯怯的側室,就是從此之后,驛站再為同袍送來寒衣家信時,他再也沒收到過自己那份。 …………就好像大婦已經全然將他棄之腦后了一樣。 這也太慘了。 “再繼續向前吧?!倍瓡睆男厍恢泻舫鲆豢跐釟?,“前行至夏陽外三十里處,而后再回返?!?/br> 他策馬前行,其余騎兵們也一夾馬腹,隨即跟上。 不知誰又唱起那首古歌,沉郁蒼涼,他雖不通文墨,卻也能跟著一和。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br> 當古歌最后一個字的尾音落進漸涼的秋風里時,這位從小跟隨阿兄四處征戰的偏將軍忽然勒住韁繩,止住了騎兵前行。 有什么低沉的回響,自遠處而來。 似夏日里的悶雷,卻遠比那更令他熟悉。 前方是一片坡地,董暠猛地一夾馬腹,策馬沖上丘陵時,路邊田野里正撿拾稻谷的農婦稚子也疑惑地三三兩兩,抬起了頭。 自夏陽方向,一大片黑云鋪展開來,以極其有壓迫性的姿態涌向了他。 那不是從天而降的黑云。 那是曹魏的玄色旌旗。 因而悶雷般的回響聲此刻也變得明晰——是千萬匹戰馬奔騰時,土地也為之顫抖的聲音! 夏陽已失! 但這一路竟無斥候報信?! 須知營寨附近五十里皆有斥候探馬,只要有半分異樣,必須回報! 這個念頭閃過腦海時,董暠調轉馬頭,拼命向著大營而去! 建安三十三年九月,司馬懿率部五萬余經龍門渡河,南下夏陽而直攻渭北,郭淮張郃率部自蒲坂而出,搭浮橋為援,一時關中震動。 最先得知消息的不是諸葛丞相的渭南大營,而是與馬超部互為犄角的臨晉。 此時領一萬兵馬駐守臨晉的翊軍將軍鄧艾接到急報后,卻并未立刻出兵救援,而是坐在府中沉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