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但是自己用愛發電就以為益州士族也會用愛發電,憑什么?怎么可能?難道不知道這一出算是益州土著的傳·統·藝·能嗎! “所以劉封要讓渡的權力自然比陛下這個名正言順的天子多?!蹦隳托牡卣f,“他得國不正啊?!?/br> 內室陷入了死一樣的寂靜。 你耐心的等待,直到耿紀轉過身來,雙目炯炯的盯著你。 “關張皆武夫,若劉封事敗,則川蜀為尊夫所據,此為宗碩所喜么?” “不,”你立刻否認,“孔明先生非您所想的那種人?!?/br> “十幾路諸侯歃血為盟,共討董卓時,曹孟德亦非后來的魏王?!?/br> 這就叫做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你怎么評價比較好呢?比起益州世家,耿紀明顯更忌憚諸葛亮,往好里說,這是認可他的實力,后世人也經常拿武侯和曹老板以及司馬懿這倆篡位專業戶相比,但是你覺得……你家男神可能很不喜歡這種比較。 不過先不提你家男神的觀感,反正你也不知道他白天晚上都不睡覺是準備鬧哪樣,比起你可能他更像t1000,總之,你整理了一下思路。 你跟他吹噓你家男神的德行節cao沒啥用,東西漢之間夾著一個穿越者王莽,德cao堪稱圣人,至今頭顱還作為國寶,不知道是在許昌還是洛陽的哪個國庫里呢。 想了想,還是從更實際點的地方下手吧。 “少府莫忘了,曹cao出身官宦,又有譙縣的姻親鄉老,盤根錯節,因此勢大。而我夫君祖籍瑯琊,顛沛流離至荊州,親友故舊盡皆失散,身邊只有幼弟相陪,他便想學曹cao,也沒那么多黨羽?!?/br> 耿紀來來回回踱步,聽到這里,停下來看了看你。 “我夫君自然也有姻親,但蒯家多隨曹魏,黃家根基亦在荊襄,未至益州,我父已降江東,因而現下諸葛家不過只有寥寥幾人,人丁不旺,如何結黨?又如何專權?” “宗碩所言不錯?!彼湫σ宦?,“但諸葛軍師有你這樣殺伐果決,志懷安忍的夫人,難保日后不起波瀾?!?/br> “……………………”你冷靜了一下,“耿少府,你這是私仇嗎?” 他冷淡的看了你一眼,“我雖不喜宗碩桀驁跋扈的性子,卻也稱不上私仇?!?/br> 好的,他終于把實話說出來了,雖然你不能說他忘恩負義,但你還是挺生氣的。背地打聽生辰八字扎草人是懦夫的行為,為你所不恥,你心想,等這事兒過去,你總得找個機會待他回家路上,路過哪條小胡同時,給他套麻袋打一頓。 “若陛下還想百年后能入宗廟,他就必須放手信任諸葛軍師?!蹦阕詈筮€是心平氣和下來,“益州士族盤根錯節,據此百年,憑你姓什么,皆是外人。我祖父陽城侯入蜀時經歷過,我父振威將軍亦經歷過,但那時天下群雄紛起,蜀中閉塞,仍可求得茍安,而今群雄皆滅,北有曹魏,南有孫吳,皆是進取之主,陛下若與世家結盟,求偏安亦不可得,早晚在睡夢中便被獻了城池。此非為我,實是為陛下謀?!?/br> 耿紀想了很久,臉上那古井無波的神情終于松動了,他慎重的點了點頭。 “我會將宗碩之言,轉告天子?!?/br> 嗯,那謝謝您了。你在心里嘀咕,講了半天的話,你覺得嘴巴十分干渴,精力也有些不足,晃晃悠悠準備起身時,耿紀突然把你雷焦了。 “不過,宗碩與我并無仇怨,但諸葛亮卻與人有仇怨?!?/br> “哎?”你一愣,就你家男神那個四處救火的風格,雖然不喜歡劉封彭羕但也從未表露出來過,他還能跟誰有仇?黃元? 耿紀冷冷一笑,歪著嘴角,咧出了一個十分驚怵的角度。 “竟如此粗心大意,看來宗碩便是嫁為人婦,仍是如此少年心性?!?/br> “我實不知?!蹦阏\心誠意的說,“我夫君跟誰有仇怨?” “天子啊?!?/br> 歪嘴戰神將目光從你臉上向下幾尺,瞥了一眼你的肚子,然后拱拱手扭頭走了。 …………別問誰是靜靜,反正你想靜靜。 你不知道天子到底會想些啥,神特么的他跟諸葛亮有仇。 目前來說,緊要的事你都做了,不緊要的事你也不想冒著風險去搞事了,子龍將軍攻城水平怎么樣你不知道,待攻城時再說吧。 現下需要關心的是……伙食嚴重下降的問題,那些用各種佐料來烹制的食物都沒了,你,七個多月的孕婦,開始吃起水煮雞rou,水煮雞蛋,水煮青菜,吃得你直想發瘋。 跟你一樣對伙食有意見的人不少,畢竟這里住的女眷們非富即貴,盡管她們都還能忍一忍,但是孩子們的哭聲就此起彼伏了,有想吃糖的,有想吃烤rou的,有想吃煎魚的,還有想吃蜜餞的。 講道理,你也想吃! 而其中問題最嚴重的是劉禪,這娃子倒不挑食,他直接絕食了,不管吳夫人怎么勸,怎么哄,又或者一塊米糕分四份,大家先吃兩份替他試毒,憑你怎樣,這娃子都堅決不吃飯了。 吳夫人找你去幫忙勸說,你看著小臉迅速瘦下去一圈,眼看就要變成瓜子臉的阿斗,心說其實他餓幾天也行,劉備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甘夫人更是有名的白玉美人,美艷嫵媚,肌膚如玉,這樣的基因結合出來的娃竟然是個愛吃甜食的小胖子!雖然你家男神仍然溺愛他跟什么似的,但你覺得這樣不行,看看人家曹叡,出道即美少年人設,人氣值爆表,就算季漢未來的小皇帝走不了明君路線,走愛豆路線讓大漢子民們養養眼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