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bg同人] 《[歷史同人]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作者:蒿里茫?!就杲Y 番外】 簡介:來假設一個穿越瑪麗蘇究竟要闖多少關,才能打穿三國副本,給喜歡的故事寫上一個圓滿結局 你是阿遲,是穿越女,是氪金瑪麗蘇,是這個世界唯一的天命,以及降落在潼關的那道流星 季漢統一三國走向,第二人稱,#重點#夢女文#重點#,自娛自樂自割腿rou 排雷預警請看第一章,以及第一章的評論區 第1章 楔子和腦洞和預警 ================================ 【預警】 《早安!三國打工人》的讀者慎重跳坑,因為兩個文完全不是一種文風,這篇是作者安置自己腦洞,自娛自樂,自割腿rou用的文,沒考慮過任何,任何,任何讀者的感受。 所以請慎重跳坑,請慎重跳坑,請慎重跳坑。 ——女主開場是小妾(但是沒有羅曼線),黃夫人中途病逝,之后才會有羅曼線,女主后期會開掛,偶爾還會黑化,扶正啥的扶了扶了沒詳細寫作者懶得寫后宅里的事諸葛亮家一共沒幾個人寫那些干啥—— 【繼續預警,關于各種諸葛亮的掰扯】 首先是“歷史上的武侯和黃夫人一生一世一雙人”是不是真的 諸葛瞻非黃夫人所生是個大概率事件,先不考慮黃夫人四十多歲生孩子的幾率,也不考慮武侯給李嚴寫信時說的“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就說《吳書》特地把諸葛瑾和諸葛亮做了個比較,“瑾才略雖不及弟,而德行尤純。妻死不改娶,有所愛妾,生子不舉,其篤慎皆如此”拿出來說事就足可見得了。諸葛瑾才能比不過諸葛亮,但是德行比得過,為什么比得過,因為他死了老婆不再續弦。如果在這里理解成“諸葛亮沒死老婆所以德行比不過他哥”,那我是服的。 如果覺得諸葛亮續娶了或者納妾了就不干凈了不是男神了……好吧,那是作者的錯otl 以及覺得武侯是個超時代女權主義者,在《便宜十六策》沒有決定性證據證實為偽作的前提下,“女慕財聘而達其貞”是丞相的原話,丞相人設已經很完美了,何必給他加一堆新設定讓他能套進新時代價值觀里。 然后說為啥女主出場是諸葛亮的側室:因為時間線太晚的話季漢國力太弱,除非用劇情毀滅性金手指,否則武侯大概率還是拖不過司馬懿,她必須要搶出時間改良農具,改進織布機,給蜀中一個人口爆炸的機會,但是這個人口爆炸至少要十幾年才能看到顯著結果,然后出兵北伐的勝率才會增加,為了方便把圖紙給諸葛亮而不是天降神棍真跟著張魯混成五斗米教徒,所以選了這個身份,女主在中期以前自定義都是穿越過來幫點忙的迷妹路人甲,諸葛亮看她也是像看不懂事的熊孩子,非要說她是小三,那就是吧。 為啥黃夫人會提前下線,首先她就是大概率中后期下線的,但是如果按照她下線的最可能時間(225年左右)女主再帶著漢帝回來(首先女主在225年之前不能在成都給人家兩口子添堵,其次女主也不能帶著漢帝滿地圖亂跑,漢帝不管去哪都是個閃光燈,但他又必須是閃光燈,如果他隱姓埋名了,他就沒用了,魏吳都不會再承認他),難度提了好幾檔不止,等于要在曹老板大本營里一路開毀滅性的掛帶走漢帝,這樣的話等于給漢帝增加神性,那帶回來的漢帝就變成一個大麻煩了,季漢效忠的不是劉協,而是劉備所代表的漢室。耿紀韋晃之亂是女主帶走漢帝又不至于給漢帝刷神性buff的最后一次機會,除此之外作者是真的想不到該怎么辦…… 而為什么不能讓女主提前救回漢帝之后在成都當幾年隱形人,等黃夫人225年左右再下線,因為女主如果在成都,她自帶9環神術表的金手指又大概率知道黃夫人身體不好的前提下,不救的話是不可能的,救了的話女主從頭到尾都跟武侯沒有匡扶漢室之外的任何瓜葛了,這兩口子都可以擊穿歷史線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但是作者本心確實沒想寫無cp或者讓女主真當海王去收馬超,畢竟這是用愛發電的玩意兒,不能理解的話也不強求。 中期的“馴化問題”: 先說丞相是不是ooc,在我個人看來,諸葛亮用人也分“德才兼備”“有德無才”“有才無德”這幾種(“無德無才”的不列入討論范圍) “德才兼備”比如蔣琬費祎董允姜維,同樣的理想主義者,重點栽培,可以當繼承人來用; “有德無才”比如許靖劉琰這一類有名無實的人,放成都當吉祥物; “有才無德”比如李嚴楊儀魏延,只要你樂意為興復漢室添磚加瓦我可以給你高官厚祿繼續用; 那回過頭來說,女主是哪一種? 我們不討論當時對女性的道德要求標準這些,就說對男性臣子好了,女主把劉協帶回來的行為是極其、極其、極其震驚到諸葛亮的。 因為我們知道,史書里的曹cao也沒有拎著不情愿的劉協四處跑,更不會讓劉協的馬車加速沖城門來逼迫守軍同意開城門。 更重要的是,女主是為了天下大業不得已將劉協拖上生死線嗎?我們都知道不是啊,她就是想讓諸葛亮開心一下而已。 這種行為其實不是曹cao模式,這是董卓模式,“為一己私欲”能把皇帝的安全和性命,皇權的神圣性,都碾在腳下踩,對現在來說沒什么,但對諸葛亮來說,女主的力量震驚了他,這種三觀也震驚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