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她不會給這個機會。 安氏會喜歡她并非是因為她博愛,而是姜云瑤總是能替她想到許多東西,也能打探外頭的消息。 她們早就捆綁成了一體,感情與利益糾葛,輕易是分不開的。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到了黃昏之時,落日的余暉將將染紅了半邊的天,姨娘們的院子里才終于有了消息。 孟姨娘生了,果真是個兒子,用的便是從前取好的名字,姜玉瑕。 姜玉瑕生下來頭一天,一口母乳都沒喝上便被嚴嚴實實地裹在襁褓里,由著奶娘和丫頭送到了太太的院子里。 生下來倒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看著討人喜歡,姜云瑤跟著逗弄了一會兒。 倒是孟姨娘傻了。 第74章 她還以為姜逢年會給她機會讓她自己養孩子。 孟姨娘也從來沒去姜逢年那里試探過她會不會把孩子給自己養,原因也很簡單,之前的幾個姨娘生下來的孩子,除了常姨娘的那個,其余的都是給姨娘自己養著的。 幾個姨娘可能會在別的事情上面對安氏頗有微詞,但他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安氏已經是個相當公正的主母了。 孟姨娘便想當然地覺得姜玉瑕也該是自己養的。 顧明月一邊看著姜云瑤逗弄孩子,一邊小聲說著孟姨娘的消息:“聽說正在院里頭哭著呢,還罵太太?!?/br> 她罵得實在不好聽,顧明月學不出來。 姜云瑤仍舊看著搖籃里的孩子,才剛生出來的小孩兒,攏共也只有六斤不到點兒,瘦瘦小小的,連眼睛都沒睜開,臉頰都是紅通通的。 “她要哭就哭吧,等她年紀大了就知道了,這是為了她孩子好?!?/br> 顧明月哎一聲,沒好意思告訴她,孟姨娘罵姑娘罵得比太太更難聽,原因么,也很簡單,她已經猜到了是姑娘出的主意,不然也不至于姑娘一到太太身邊,她的孩子就不能自己養了。 可這話說出來一水兒的糟心,還不如不說。 等孟姨娘罵累了,木已成舟,她就消停了。 姜云瑤對小孩子沒什么興趣,反倒是顧明月去看的次數最多。 她當然也是帶過小孩子的,她弟弟大頭剛生下來的時候總愛哭,后娘梅氏一個人看顧不過來,林阿奶雖然喜歡孩子,卻懶得照顧,只喜歡在大頭不哭不鬧的時候逗逗他,顧大山那個不靠譜的更不用說了,家里就沒有一樣家務是他去沾手的。 梅氏夜里照顧孩子,顧明月就白天照顧。 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卻從小就學會了怎么帶另一個孩子。梅氏對她不好,卻不是林阿奶那種非打即罵的不好,而是很多時候只將她當做空氣,冷漠忽視,不和她相處,她們倆唯一的交流便是梅氏給她安排活計,再不然就是叫她看著弟弟大頭。 大頭像梅氏更多一些。 梅氏生得不算丑,只是清秀,大頭隨她,眉眼都淺淡,但頭很大,所以取了小名叫大頭。 姜玉瑕和大頭更不一樣了,姜云瑤和姜玉瑕都隨孟姨娘,孟姨娘是艷麗的長相,濃眉大眼,眼窩深邃。 顧明月沒見過姜云瑤生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但從姜玉瑕身上也能窺得一二。他生下來就很漂亮,有一層淺淺的胎毛,眼睛雖然閉著,卻能看出輪廓很大很深,皮膚也很白皙,不像尋常小孩子生下來那般通紅的一個。 顧明月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他總覺得姜玉瑕要比大頭可愛得多,至少她很喜歡這個小孩子。 雖然喜歡,卻不敢靠得太近。 安氏給姜玉瑕安排的人很多,光乳母都有三個,隨機打亂了喂奶,保準不會讓人摸清楚喂奶的規律,更別說其他那些丫頭嬤嬤了。 伺候的人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這個說小孩子不能多接觸生人,免得驚擾,那個說小孩子得糙養,不能太嬌氣,各有各的說話,誰也不服氣誰,總要鬧到安氏跟前兒,讓她拿主意。 安氏沒說什么,顧明月卻有點害怕畏縮了,不敢再去姜玉瑕的屋子里多看多瞧,怕給她們添亂。 她只在門口轉轉,偶爾逮著幾個小丫頭問問他今天吃了幾回奶,又換了幾回尿布,其他的事情是一下都不敢動的,更別說伸手摸一摸姜玉瑕的臉了。 姜云瑤心細,看出來了她的猶豫和徘徊,仔細問了原因,才知道原來她怕自己把姜玉瑕給摸壞了。 “小孩子的皮膚那么嫩呢!我手重,皮糙rou厚的,別把他的臉給摸糙了?!?/br> 姜云瑤哭笑不得:“倒也沒脆弱成那個樣子,你又不是拿指甲去刮他,手指頭碰碰沒什么的?!?/br> 說歸這樣說,顧明月也不敢碰。 “我隔遠些看看就好了?!?/br> 姜云瑤也不勸她,她對這個便宜弟弟沒什么感情,讓安氏收養他也不過是為了利益,兩邊都能得利,何樂而不為?唯一虧的也就只有孟姨娘了。 可叫姜云瑤看來,長久以往,孟姨娘可不會虧。 安氏都把孟姨娘送去了廟里了,可見已經對姜玉瑯徹底失望,就算姜玉瑕和姜玉瑯年紀差的多,可姜逢年年紀也不大,等他退下來的時候,府里情況如何可說不準。 不過這都是將來要考慮的了,姜云瑤也不過只是未雨綢繆,她一點兒也不急。 但比她急的人有的是。 譬如姜玉瑯。 從前安氏冷落他的時候他倒是心里多少有些數,但不多,且他選擇錯了路,倘若當時安氏冷落他以后他找安氏坦誠以待,或許安氏還能高看他一眼,但他裝傻充愣,只當做全然不知,多少有些寒了安氏的心,叫人更加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