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姜云瑤可是把幼兒教育貫徹到底了,她把顧明月當成現代的小朋友來教,最常用的就是圖畫教育、講故事,因為還算生動有趣,顧明月學的也高興。 只不過前幾天她學會了井底之蛙,這兩天就把班門弄斧搞成了“搬門做斧”了。 不過想法倒是沒錯的。 姜云瑤也不太想讓這間鋪子繼續做南北雜貨了,利潤太低,競爭壓力還大。 但她也沒想好該做什么。 這一塊都是百姓民居,按理來說做吃食是最合適的,但這幾年情況不太好,糧食的價格太貴,成本也就拉高了,百姓們寧可自己少吃一些把家里的糧食賣了換余錢,或者是存起來以防萬一,怎么可能會花大價錢來買外頭這些精致的吃食呢? 上回顧明月買的那幾樣吃的味道還可以,但價格卻略貴了,幾乎翻了幾倍,聽她說還都沒什么人買。 其實中京城的物價并沒有底下那些地方上的物價那么離譜,旱災也不是影響所有地方的,基本都在西面,中京城偏東,旱災的影響很小,但扛不住有些糧商到處收購糧食往西面賣,大家為了利益多多少少都會高價賣糧食,時間一長,便也影響了這里的物價。 這就不得不提那位司市官了。 他對中京城這一塊的監管還是相當有力的,明面上把所有的私自買賣和高價溢價都給禁止了。譬如大米一石大約有六十公斤,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一石糧食平時正常的價格大約在一兩銀子到一兩半銀子中間波動,但這幾年旱災影響太嚴重,西邊那些地方的糧食已經飆升到了一石十兩銀子還供不應求,糧商從中京城正常價格買了糧食倒賣到地方去,從中賺了不少的差價。 后來各地的糧食越來越少,連帶著中京城的糧食價格也水漲船高,變成了一石三兩銀子——本來還要漲得更高的,甚至已經漲了,但司市官規定了所有中京城的糧食最高交易價格不得超過一石三兩,且每個人能購買的數量有限,買糧之前還要去官衙取一個證明,大概情況就是買糧的人拿著戶籍去官衙,當值的官員會查看買糧的人戶籍下的家人有多少個,能吃多少糧食,他們會劃分一個范圍限定他能買多少糧食,再給他一個牌子,拿著這個牌子的人才能正常交易。 雖然私下交易的人不少,但至少大面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有效抑制了中京城的糧價高漲,更何況城里有名的糧商早就在司市官的小本本上記著了,就算有私下賣糧的,也都是百姓們自己貪圖錢財,起不了什么大風浪。 要不是姜云瑤沒聽說這位司市官什么別的消息,她都要以為除了自己還有另外一個穿越者了。 言歸正傳,現在這個南北雜貨的鋪子用來做吃食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中間要考慮的東西多,姜云瑤還得再猶豫一下。 甚至她對待這個鋪子比起另外那個衣料鋪子還要更加慎重一些。 畢竟民以食為天。 衣料鋪子她只要想個辦法換一批繡娘、設計幾批新鮮版型的成衣便足夠緩解現在的情況了,其余的事情大可以等打出名聲以后再說。 但南北雜貨鋪子可不一樣,要么她就保持現在雜貨的生意,在現在的基礎上調整布局、增加宣傳,賺比從前多不了多少的利潤,要么就得大刀闊斧地改,直接從根底上解決這個鋪子。 顧明月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沉默的,看起來很是糾結,便問:“姑娘在想什么?” 姜云瑤走著神,下意識回答:“在想開個什么鋪子?!?/br> 顧明月問:“南北雜貨不開了嗎?” 姜云瑤:“還沒有想好?!?/br> 她把心里的想法大致說了說。 她這會兒正在猶豫著呢,顧明月卻說:“姑娘忘記你的朋友了嗎?” 姜云瑤愣了一下,還沒想起來那個朋友是什么意思。 顧明月就說:“你那個叛逆的朋友,我總覺得姑娘的性格和她差不多,她想做什么事情便去做了,難道做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失敗嗎?可她還是沒有放棄呀!” 她知道姑娘之前給她講的這個故事其實說的是自己,但她不能直接說你,畢竟得保住兩個人之間的小秘密,于是還是用了“你的朋友”。 姜云瑤卻愣住了。 是啊,在穿越之前,她本來就是個喜歡冒險的性格,有了目標會去做,什么時候猶豫過?就因為害怕失敗嗎? 怎么穿越一回,反倒讓自己活回去了! 她仔細想了想,隱約察覺到了一點苗頭——大約是因為安氏和姜逢年的影響。 在她眼里,安氏已經是個相當合格的當家主母了,然而她再好也被困在了姜府,即便姜逢年做了許多的錯事,讓安氏不滿與憤懣,即便姜逢年差點把整個府里的人的性命都斷送,安氏也無可奈何,只能捏著鼻子替他收拾爛攤子。 她不能和離,也不會去和離,不論是為了幾個孩子,還是為了她自己。 這樣的情況多少是會讓姜云瑤生出一些迷茫的,她忍不住去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呢? 做那么多的事情,結果還是讓自己受了委屈嗎? 安氏如此,那么她呢? 姜云瑤想不明白,也很難想明白。 此刻顧明月的話卻讓她生出一種奇怪的想法——一定要想明白嗎?一定要把每一樣可能發生的事情都預想到嗎?不能“難得糊涂”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