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姜云瑤又問:“怎么我都沒瞧見有幾個小孩子?” 她來自現代,科技和祖國的發展已經保證了絕大多數的人都能吃飽飯,能讓他們擔驚受怕的只有那些生物化學能夠造成的影響,譬如病毒一類的東西,她沒經歷過饑餓,自然無法想象出來古代的這些人餓到了極點會做出點兒什么事來。 易子而食也是尋常。 相比起那些人,顧明月已經相當幸運,她投生的地方雖有旱災,卻也沒旱到一點兒吃食也沒有,雖然吃不上飯,也只到了賣兒鬻女的地步,不然只怕她都沒命活下來,更別說像現在這樣能吃飽飯了。 她想起自己從前的經歷,扭頭問姜云瑤:“姑娘,他們每個人都能吃到饅頭嗎?” 姜云瑤是會舉一反三的,聽了這話立刻反應過來了,轉頭便去問了安氏。 誰知安氏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總有人想著一個饅頭掰成兩半吃,這里不是每天都有人施粥,好些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便養成了囤糧的習慣,咱們也只是做善事,不能強行要人家改變習慣?!?/br> 姜云瑤又看看那些排著隊的人,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問:“咱們帶的人夠不夠?” 他們在這里施粥布善,這些人便知道他們是這里的大戶,手里還有余糧的,若是起了歹心可怎么辦?大批量的流民聯合起來,便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她們淹死了。 安氏一愣。 她們倒是帶了人的,知州夫人出行,帶的人自然不少,當地衙門里也派了人來,他們想著手里那些人還有兵器,又是在閬中城,多半不會出什么意外的,可剛剛姜云瑤問她話時,著重說了“咱們”二字。 她信不過知州和縣令。 安氏也確實沒帶太多自己人,本就是個別莊,莊子上的護衛力量能有多少?再加上她從中京城里帶來的家丁,攏共不過百人,還要留一些人在莊子上,跟過來的不過五六十人罷了,萬一真出個什么事情,封夫人那邊只怕也顧不上她這里吧? 想明白以后,她出了一身冷汗,再看跟前那些流民,眼中便帶了警惕。 她下意識叫身邊跟著的人先去找姜逢年。 姜云瑤心內搖了搖頭。 安氏有些智慧,處理內宅的事情也相當嫻熟有手段,可她到底還是習慣了依靠姜逢年,碰上大事會習慣性地去找姜逢年商量對策,可真到了關鍵的時刻,譬如此時,便是找到了姜逢年又能怎么樣呢? 差一些的反應不過是姜逢年覺得她杞人憂天,置之不理,好一點的反應可能是姜逢年覺得她想的有道理——但他也不可能立馬給她變更多的護衛出來,甚至還可能把人調走。 姜云瑤覺得自己把人想得相當陰暗了,但做最壞的打算可沒什么錯。 如今正是在發糧的時候,那些流民便是有什么想法也不會立馬實施,如今還是相當安全的。 姜云瑤想了想,如果真會出意外,多半也不會在寺廟的這幾天。 她暫時安靜下來,準備慢慢地想辦法。 興許是她多心了呢。 施粥的過程還算順利,封夫人和安氏等人發完糧便帶著人回了寺里,她們人多,又都是官家夫人,寺里給她們單獨安排了僻靜些的院子,不受旁人打擾。 在寺里就不能大魚大rou了,吃的都是素膳,小蔥豆腐、豆制的素rou也別有滋味。 安氏派人去找了姜逢年,也果然沒什么結果,姜逢年并沒有放在心上,只遞消息回來讓安氏不要多心,外頭都有官兵守著,能出個什么事情? 安氏便也不管了,一心去cao心那個布料冊子的事情。 姜逢年平常不與她講外頭的事情,真有事要做的時候多少也會透露一些。 前兩日他才和姜云瑤說要給她弄個小玉礦,那會兒安氏還以為他吹牛,結果姜逢年就說,這幾年百姓們受了災卻還是要交稅,有些人賣了地選擇成佃戶,有些人當了流民,也有些人不肯賣田賣地,也不想交稅,便當了逃民,大部分都往山里逃了。 那些鮮有人跡的深山便是他們逃走的方向,深山里進的人多了,里頭那些沒被發現的動物植物甚至礦山也就多了。 這些礦山流民們又用不著,守著也沒什么用,還不如拿這些消息去換糧食。 姜逢年便得了這么個消息。 他是因為犯口業被皇上斥責了沒錯,但僅僅犯個口業倒也不至于讓他從中京城被發配到了閬中,他是半主動半被動地被發配過來的。 安氏聽他這樣說便知道他多半背后站著別人,而他背后的人想要收攏這些礦山,偷偷開鑿,所以才讓他來了閬中。 可姜逢年不肯透露他背后是誰。 這男人心思深沉,不肯透底,安氏有些心驚,但也無可奈何——她不過是個后宅婦人罷了,外頭的事情姜逢年不說,她便只能自己從各家來往的細節里琢磨,或是從那些朝廷大事中揣測。 像姜逢年投靠誰這種事情,他自己不說,安氏又從哪里知道? 如今已經身在閬中了,她都來不及寫信回去問問娘家到底怎么回事,只能被迫綁上了船。 姜逢年要她做的事情也簡單,那就是打通封知州的關系人脈。 這礦山是在閬中,若他背后的人真要開采礦山,難免會有動靜,若是沒有把封知州收攏進自己人的隊伍,他但凡寫封密信,直接就能讓姜逢年和他身后的人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