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不可,不可,怎么可以要老夫人的錢,我家有得是錢?!?/br> 秦良玉心里嘆息,多么淳樸的一個人,啥都給你說,但是不知道財不外露的道理嗎? 一番拉扯后,王老七最終還是拿了秦良玉的小紅包。不過作為回禮,王老七便邀請秦良玉一行人吃個便飯。 王老七的內人正在坐月子不方便出門,王老七便委托鄰居幫忙買菜買酒招待秦良玉。 酒過三巡,秦良玉又問道, “主人家,今年的收成如何???” 王老七的老臉上全是笑容, “好好,小老兒被孫傳庭大人安置在襄陽,又被賜予了十畝良田,這馬上就要秋收了,估計能收個二十多石的稻米?!?/br> 秦良玉又不動聲色的問道, “那今年朝廷的賦稅要交多少啊?!?/br> 王老七當即說道, “沒有賦稅啊,朝廷免了整個湖廣三年的賦稅。而且現在沒有徭役,沒有其他苛捐雜稅,還沒有人頭稅,所有的稅收全部計算在田畝里面,這叫攤丁如畝?!?/br> “聽黃河北面的人說,現在朝廷每畝地征二錢,這和以前比起來很少很少了?!?/br> 秦良玉點點頭又說道, “主人家,老身給你說個事,你以后可不要見人就和他們說你有錢,要知道財不外露?!?/br> 王老七笑嘻嘻的點頭, “感謝老夫人的提醒,小老兒知道了。不過小老兒的錢可都存在大明銀行,就算有人惦記,他也得不到啊?!?/br> 告別了王老七,秦良玉一行人再度北上,進入河南地區。 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河南漸漸恢復了一點人氣,但是不足巔峰時期河南的十成一。 現在進入九月,農戶也開始慢慢的收割麥子。 看著一望無垠的麥田,秦良玉的心里是一種踏實的感覺。 但是還是有很多上好的農田被荒廢,秦良玉看著那是心如刀絞啊。秦良玉知道這河南是人口損失的太嚴重了,不然這種良田怎么可能被荒廢。 路過開封府朱仙鎮的時候,秦良玉一行人停下來休息,秦良玉好生打量了一下朱仙鎮。 崇禎十五年這里爆發了著名的朱仙鎮之戰,官軍大敗,當時大明危如累卵,大廈將傾。 秦良玉還是找了一戶農家討水喝,順便了解了一下這家人的詳情。 這個主人家劉三是個正兒八經的的河南人,還是那種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活下來河南人。 第476章 秦良玉游記2 只見劉三說道, “老夫人有所不知,崇禎十三年后,咱們開封府就開始戰亂頻繁,李賊幾次圍攻開封?!?/br> “就我們朱仙鎮的農戶被李賊搶,李賊搶完又被官軍搶,那幾年可真是一個慘啊,沒有一天是吃飽過肚子?!?/br> “好多老鄉都逃離了老家,就我們這村子原來有三百多人,最后逃得就剩下十幾個人?!?/br> “還好咱聰明,在家后面挖了一個地窖,李賊官軍來了一家人就往地窖里面鉆,才幸免沒有遇難?!?/br> “原本咱家十口人,餓死了四個,病死了兩個,現在只剩我們四口人?!?/br> “原本以為這輩子是沒有希望了,沒有想到崇禎十六年孫傳庭大人兵進河南,把李賊給嚇跑了?!?/br> “那時候官軍紀律嚴明,不劫掠百姓,我們才敢出來耕作?!?/br> “崇禎十六年底,新任的河南巡撫黃道周大人上任河南,朝廷也免了我們三年的錢糧?!?/br> “黃道周大人向朝廷申請了大量的牛馬借予我們耕種,咱家當時分了兩頭馬,這有了拉犁的畜生耕種的效率就高了很多?!?/br> “就今年咱家四口人耕種了三十畝的土地,我的乖乖勒,今年最少就要收獲三十石的麥子,咱老劉家就從來沒有這么富裕過?!?/br> “老夫人要是再南下路過咱朱仙鎮可要到咱老劉家老做客,到時候咱老劉請老夫人吃又香又圓的大白饅頭?!?/br> “好了,就不和老夫人繼續叨擾了,咱老劉還要去收麥子,老夫人一路順風,回南方路過記得到咱家吃大白饅頭哦?!?/br> 看著劉三匆匆的背影,秦良玉露出欣慰的笑容,還對著身邊的孫子馬萬春說道, “看到守護的大明如此,老身真是欣慰之至啊,走吧我們過黃河?!?/br> 相對于河南的人煙稀少,這黃河北岸那真是人煙稠密,一個小鎮人都不少。 秦良玉一行人很快便進入了北直隸的大名府,只見熙熙攘攘到處都是人群,不管是農地還是小鎮。 馬萬春不由問道, “祖母,這河南很缺人啊,到處都是廢棄的農田。這河北卻是到處人滿為患,為什么他們不到河南去種地啊?!?/br> 秦良玉也很疑惑,路過一個小鎮,秦良玉問了一個當地的農戶趙大。 “老人家你們家有幾口人,幾畝地啊?!?/br> 還好這年頭百姓比較淳樸,又見秦良玉一行人非富即貴,便老老實實的說道, “老夫人,小老兒的家里十三口人,五畝地?!?/br> 秦良玉頓時大驚,這五畝地能養活一大家人? “啊,你們這五畝地能養活一大家人?為什么不去河南,老身一路過來見河南荒廢的地頗多,是朝廷不讓你們去河南嗎?” 只見趙大說道, “五畝地肯定養活不了一大家人,但是我們家現在根本不靠地來養活一大家人?!?/br> “至于老夫人說的河南,現在官府還鼓勵我們去河南種地。說是去了無主的土地只要種上莊稼就是自己的,還免三年賦稅,但是去的人很少?!?/br> “一是這故土難離,二便是現在糧價下降太快,這種地也就勉強混個溫飽,發不了大財的?!?/br> 秦良玉再次震驚,其他地方的百姓都還在溫飽線掙扎,你們河北的都在考慮發家致富的問題啦? “哦,那老人家你們家靠什么為生啊?!?/br> 趙大老臉一笑, “現在我們老兩口主要耕種土地,家里的年輕人都是到工坊做工,一個月一個人隨隨便便掙個一兩,這一年就是十幾兩,這可比種地強多了?!?/br> 秦良玉和馬萬春頓時倒吸一口涼氣,一個人一年掙十幾兩? 只見趙大又說道, “今年上半年,我們大名府修鐵路,招募了大量的工人,一個月勤快的能掙二兩。當時小老兒趁著農閑還去干了兩個月?!?/br> “可能是小老兒年紀大了,體力不行,兩個月才掙了三兩?!?/br> 秦良玉和馬萬春再次倒吸一口涼氣,這河北的錢也太好掙了吧。至于鐵路秦良玉是聽商人談及過的,就是馬車在鐵軌上行駛,據說速度提升數十倍。 秦良玉不由問道, “現在的糧價幾何???” 趙大當即說道, “去年小麥的價格是一兩八錢,今年直接跌到了一兩,還有那些粗糧跌得更是厲害,現在有得已經跌到了三錢?!?/br> “聽說現在這糧價還要跌,特別是番薯,馬鈴薯這些新作物產量太高了,現在畝產五石了,這糧食價格能不跌嗎?所以啊,這種地是沒有前途的,也就混個溫飽?!?/br> 秦良玉和馬萬春咽了一下口水,他們在湖廣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秋收,當時的米價是二兩。 只見趙大又說道, “老夫人,看著你合緣,今天中午在我們家吃飯,好好招待你一頓?!?/br> 秦良玉笑嘻嘻的答應了下來。 果然中午飯菜豐富,一共八個菜,rou菜都有三個。 秦良玉再次震驚,自己在石柱都沒有這個待遇,一個普通的河北農戶都有這么好的生活? 告別了趙大,秦良玉一行人前往大名府準備乘坐鐵路上的馬車進京。 當然不可避免的聽到有的士紳們罵罵咧咧,說這鐵路不掙錢,又被誰誰誰給騙了。 秦良玉不甚在意,只要百姓過得好就行。 果然坐上鐵路上的馬車,一路不再顛簸,速度也快了起來。 秦良玉不由感嘆著鐵路的新奇,久經戰場的秦良玉也一眼便看出了這鐵路拿來運兵,運糧草的方便之處。 又想到朝廷能一次性出動五十萬大軍打建奴,肯定這鐵路起了巨大的作用吧。 從九月初出發,十月初到達京師,秦良玉一行人走了整整一個月。 到了京師,秦良玉和馬萬春再次倒吸一口涼氣,秦良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自己記憶中的京師嗎? 崇禎三年秦良玉進京勤王,那個時候京師給人感覺死氣沉沉,到處的建筑都有點破舊,給人的感覺不過是大了一些的成都罷了。 今天看到京師可謂是驚掉了下巴,雖然聽說過京師很繁華,但是沒有想到這么繁華。 人多,摩肩接踵就算了,特么的有得地方還擠不動。那些破舊的建筑全部煥然一新,而且還有很多新建筑拔地而起,那三層的小高樓整整齊齊的震撼感讓人自慚形穢。 還有那地下全是鋪的上好石磚,沒有一點的破損,甚至連一點垃圾污水都沒有。至于以前街道上那種異味更是不會存在。 第477章 秦良玉游記3 馬萬春頓時張大了嘴巴,不可置信的說道, “這就是京師,這可比成都繁榮十倍,不,是一百倍,是一萬倍?!?/br> 秦良玉也很是認同的點點頭。 秦良玉一行人先去了一趟承天門外的官署,只見官署一個比一個修得大氣,一看就是錢堆積起來的,可謂是富麗堂皇。 又看向穿梭的朝廷官吏,一個個身上的官袍鮮艷十足,光彩奪人。 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本來還以為還是能見世面的,結果看起來暗沉沉的,讓人自慚形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