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周遇吉和吳三桂本來就武力超群,現在不怕死,親自帶隊沖鋒,頓時便讓建奴處于下風。 這個時候正常情況多爾袞應該撤軍,但是剛得到消息,喀爾喀的援軍已在五十里外的遼河,渡過遼河一個時辰便能到達戰場。 只要拖住明軍,明軍必然全軍覆沒。 多爾袞當即讓人傳播援軍已至穩住士氣,一面讓鰲拜帶著自己最后的親衛沖鋒。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那戰力真不是蓋得,走一路那真是殺一路,活脫脫的活閻王。 兩方都不要命的對抗,那就只有拿人命往里面填。 多爾袞站在后陣,眼看著再次控制住了局面,但是心里卻在滴血,今天這一戰不知道有多少滿洲勇士要徹底倒在地上。 大清還有崛起的機會嗎? 不過只是短暫的神傷后,多爾袞再次眼神堅毅,就算今天把人打光,大不了以后從北方補充人口,野人女真不也是女真? 現在這個場面,只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蒙古人的身上了,自己可是答應了將科爾沁,察哈爾,朵顏,土默特部全部讓給喀爾喀部落的。 并不再染著蒙古部落,還有白銀一百萬兩才得到的援軍。 一個時辰過去了,現場已經是尸橫遍地,血流成河,但是沒有一方想要撤退的樣子。 多爾袞緊握住拳頭,手心手背都是汗水,以rou眼掃視戰場,戰場上的滿洲勇士不足一半,至少有一萬人倒在了戰場上。 要是就這樣拖下去,肯定會被明軍拖死,大清必敗無疑,但是還好大清還有后手,還有援軍。 派往催促喀爾喀部援軍的信使那是一個接一個,還好為了方便喀爾喀援軍過河,多爾袞早就準備了浮橋。 喀爾喀部援軍到了重新搭建浮橋,便能迅速過河。 久違的援軍終于到了,已經可以看到漫天灰塵,還有驚天動地的馬蹄聲。 吳三桂知道事不可為,本來以為能在蒙古人趕來之前擊敗建奴的騎兵,但是建奴的騎兵實在太過于頑強。 硬是扛下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即使傷亡過半還能率軍反沖鋒。 此時已經看不到周遇吉的旗幟,想必兇多吉少了。 吳三桂當即一聲令下,明軍開始撤退。 而建奴的騎兵早就疲憊不堪,哪里有力氣追擊,只能放任明軍逃離。 多爾袞當即讓喀爾喀騎兵前去追擊明軍,以明軍的疲態一定逃不遠,此戰明軍的騎兵肯定全軍覆沒,接下來對付明軍的糧道就好辦了。 但是不知道為何多爾袞總有一種不太妙的感覺。 第465章 喀爾喀蒙古人 喀爾喀部落只是一個統稱,里面還有大量的大小部落,統治的范圍大概是今天的外蒙古。 此時喀爾喀部落也很混亂,內部有兩個大的部落相爭,外部還有準噶爾部的侵蝕。 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前去給土默特部撐場子被多爾袞暴捶了一番,五萬大軍被擊潰。 不過好在這兩年和漠南歸化地區通商,很快便恢復了元氣,甚至還將大明的商品轉賣給西邊和更北面的蒙古人賺取差價。 喀爾喀部早就對漠南蒙古垂涎三尺,但是在大明的武力之下一直不敢動手。 歸化城現在是修得又高又大,讓人一眼看上去就很絕望。 面對大清的求援,喀爾喀的兩個大部落馬上停止了糾葛,這有更大的利益,在窩里斗干嘛。 大清一口氣許諾了所有漠南的土地,還有科爾沁部,還有一百萬兩的白銀。 喀爾喀的土謝圖汗和扎薩克圖汗頓時興奮不已,這是要重現蒙古帝國的榮光啊。 兩人馬上結盟,興沖沖的拉起五萬大軍前去支援大清。 走到半道上二人就開始動搖起來,能打得過大明嗎?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二人便準備到了現場隨機應變。 二人帶領軍隊早就到了遼河套的北面,就開始駐扎,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大清和大明的戰爭到了什么程度啦。 一聽明軍五十萬軍,頓時把二人嚇得夠嗆的,要準備撤軍了。 又聽見大清大敗明軍三路偏師,二人便準備再觀察觀察。 又一打聽明軍已經兵圍盛京,而且已經攻破了盛京的城墻,兩人頓時就想要回家。 兩人對自己的實力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西面的準噶爾部打不過,北面的森林人更打不過,至于東面的大清更是暴捶了自己好幾次。 至于南面的大明,現在聽到大明這個名字都瑟瑟發抖,特么的五十萬大軍,我們全族人口加起來都沒有五十萬。 而且自身的裝備也很拉垮,五萬大軍幾乎沒有像樣的甲胄,很多武器都還是骨頭做的。 土謝圖汗和扎薩克圖汗更是號稱蒙古部落里面的臥龍鳳雛,前段時間大明鐵的需求量大,價格飆漲,這二人甚至將鐵制品甚至鐵質武器拿到大明換錢。 好維持自己奢侈而又瀟灑的生活。 兩人又想著總不可能白跑一趟吧,兩人便商議,看哪一方要勝利就站在哪一方,而且這次還要吃得飽飽的。 于是便和多爾袞給聯系上了,兩人決定先加入戰場才能更加直面的看清楚現實。 要是大清能取得勝利,就和大清混。要是大清不行,只要大明舍得利益,那就直接背刺大清。 于是在多爾袞無數次的催促下,二人終于是渡過了遼河,來到戰場,一上來就見明軍跑了。 二人看著滿地的尸首,還有大量的鐵質武器鎧甲,頓時眼睛放光,這是要發財的節奏。 面對多爾袞讓其二人派兵追擊,二人表示先救治傷兵,然后順便打掃戰場。 于是蒙古人就興沖沖的去打掃戰場去了,不僅是明軍的甲胄武器,甚至建奴的武器甲胄照拿不誤。 看的多爾袞眉頭緊皺,這些人是窮瘋了嗎? 特別是土謝圖汗和扎薩克圖汗兩人一看就是賊眉鼠眼的,東瞅瞅西看看,眼里全是貪婪。 看著還剩幾千人的大清軍隊,兩人頓時就懷疑大清不是就剩這點人了吧,便出言試探。 多爾袞多雞賊,看著賊眉鼠眼的二人就知道兩人沒有安好心,直接說大清還有十幾萬軍隊,明軍不足為慮。 同時多爾袞很是后悔,以為來得是援軍,但是根本指揮不動,而且一個不好就要被反噬的樣子。 最后只能看著明軍逃出生天,多爾袞的肺都差點要氣炸。 要是蒙古兵追擊,明軍肯定全軍覆沒,但是結果明軍逃走了,等于自己這一仗白打了。 此戰明軍傷亡兩萬五千人,而建奴傷亡一萬兩千人左右,現在多爾袞手上只剩下七千人。 土謝圖汗和扎薩克圖汗可不會那么容易相信多爾袞,在他們眼里大清的人都是壞蛋,時常欺壓霸凌我們蒙古人。 果然通過不斷的打探和向建奴士兵套話,兩人大概了解了現狀,特么的大清這是藥丸。 這個時候打掃戰場已經大賺了一筆,是時候撤退了,不過不是說好了這次要吃得飽飽的嗎? 二人頓時便想到要出賣大清,然后在明軍那里換取巨額的利益,兩人當即派出使者前往大明的軍營。 七月二十六的夜晚,吳三桂才帶著疲憊至極的殘軍回到大營。 吳三桂當即流淚滿面的跪在李適面前, “李相,卑職罪該萬死,今天白天和建奴在長勝堡附近大戰,本來我軍已經取得了上風,沒有想到建奴還有援軍?!?/br> “喀爾喀蒙古人已經倒向了建奴,率領五萬大軍已經渡過了遼河?!?/br> “卑職害怕全軍覆沒只能撤軍,我軍損失一半兵力,還,還,還折了周遇吉總兵?!?/br> 李適頓時臉色鐵青,早就沒有了今天已經多次攻入盛京南城的喜悅。 “喀爾喀蒙古人,好啊,待本相干掉建奴,再將你們全族屠滅?!?/br> 說了一句狠話,李適頓時好受了一點,又抱著希望問道, “周遇吉真的,真的戰死了嗎?” 吳三桂趕緊抹掉眼淚, “周總兵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多次率領親衛反沖鋒,他還托卑職給李相帶話?!?/br> “說希望李相能徹底中興大明,他周遇吉為國盡忠了?!?/br> 李適頓時有點哽咽,真是一個心懷國家大義的漢子,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建奴和蒙古人在什么地方,本相要為周遇吉報仇雪恨?!?/br> 吳三桂頓時抬起頭來說道, “應該還在長勝堡附近,今天建奴也損失慘重,至少傷亡一萬人以上?!?/br> 李適頓時冷笑一聲,這下建奴估計就剩幾千騎兵,不過蒙古人的五萬騎兵可不好對付。 不是說他們戰力有多強,而是蒙古騎兵機動力十足,大明的騎兵根本追不上他們,更不用說大明的步兵。 李適正在思考對策,該怎么把建奴和蒙古的騎兵徹底干掉。 第466章 喀爾喀部落反正 現在明軍的兵力是很多,但是騎兵還真不多,原本十余萬的騎兵,好家伙,現在只剩三萬人了。 當然不是戰死了那么多人,而是大部分蒙古騎兵被打散了后就逃回老家去了。 建奴的騎兵不好對付,蒙古騎兵更不好對付,不是蒙古騎兵戰力強,而是他們逃得快,根本追不上。 李適只能讓吳三桂好好休息兩日,再把軍中的騎兵收攏在一起再去對付建奴和蒙古人。 在長勝堡的多爾袞現在也很犯難,讓蒙古人和自己去劫掠明軍的糧道他們不去,讓蒙古人和自己一起去北面他們還是不去。 反而獅子大張口,要求先把當初承諾的一百萬兩給兌現了。 多爾袞是欲哭無淚,錢都在盛京,怎么拿給這兩個混蛋,還有事都不辦就想拿錢? 多爾袞是愈發感覺不妙,感覺這兩個混蛋要三心二意。 多爾袞的直覺很準,六月二十七日下午,蒙古的使者就到達盛京城下的明軍大營,李適百無聊賴的接見了蒙古使者。 什么?兩個臥龍鳳雛要投靠明國。 至于開出的一大堆條件,李適根本沒有聽進去,直接答應。只是要求讓他們把多爾袞的人頭給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