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第399章 京師商圈 崇禎十六年九月下旬,隨著秋糧慢慢上市,市場越發興盛了起來。 隨著大明在北方草原的歸化,云川筑城,在關外也有了據點。 少了土默特部這個二道販子,大明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牛羊馬匹,羊毛,純堿等商品。 大明數次大敗曾經不可一世的建奴,也深深震撼了草原部落的心,不敢隨意劫掠,反而老老實實來做生意。 以前大明也缺糧,所以市場上基本沒有糧食,但是秋糧上市后,大明的邊關的地區就慢慢出現了糧食。 有了糧食的出現,邊關的貿易也就更加繁榮,喀爾喀部落不遠千里趕著上萬的牛羊前來交易糧食。 察哈爾部和朵顏部見大清式微也開始和大明眉來眼去,加入商貿里面來。 南方雖然出現了一個南方監國政權,但是該干嘛還是干嘛。江南地區的生絲,茶葉,瓷器,甚至大米等都通過海運或者運河運到北方一帶。 特別是浙江人發了大財,浙江是第一個公開站隊朝廷的省份,距離南京又近。 一些南京周邊的商人不好明目張膽的去北方做生意,但是可以和近在咫尺的浙江人做啊。 于是浙江人便成了江南地區的搬運工,將江南的生絲,絲綢,茶葉,瓷器,糧食等通過海運運到京津一帶。 又從京津一帶運回棉布,羊毛布,皮革,藥材,玻璃,鐵器等,可謂是兩頭通吃。 浙江人表示以前的海運整個江南都在搞,幸好現在出現了個南京監國政權,現在就我們浙江人光明正大的搞,你們江南人只能偷摸著搞。 這不把我們吃得盆滿缽滿。 當然現在的朝廷叫浙江人的朝廷,去北方做生意肯定是安全的。但是江南的商人可不敢光明正大的去北方做生意,他們現在在北方被叫做叛逆。 小規模還好,要是規模大了,被北方朝廷給沒收了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所以這大規模的商路便被浙江人給掌控了,江南士紳那是眼紅不已,甚至對南京監國政權施壓,對浙江用兵。 但是奈何南京小朝廷那也是內憂外患,內部爭權奪利,明面上有錢,那根本用不到實處,連最基本的給士兵發餉都落不到實處。 一旦發餉大部分都被當官的給貪污了,落在士兵手上的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什么一出戰就被史可法的大軍大敗。 錢謙益和董廷獻朱國弼等只經歷了一個月的蜜月期,就開始相互爭權奪利。錢謙益代表著著江南士紳派,董廷獻朱國弼等是外來派。 但是權力又掌握在董廷獻朱國弼等手里,董廷獻朱國弼想要改革,但是要動江南士紳的利益,錢謙益只能站出來反對。 董廷獻朱國弼想要向北進軍,江南士紳肯定不會答應。相反江南士紳想要對浙江用兵,董廷獻朱國弼不答應。 雙方就吵吵鬧鬧,完全在內耗之中。 外部朝廷的大軍已經打到了揚州,南京小朝廷只得派總兵劉澤清從南京出發救援揚州,又讓江北的總兵劉良佐向揚州地方運動。 江北的左良玉不僅不答應歸附,還獅子大張口讓南京小朝廷出錢出糧,不然就要派兵南下江西。這可把南京小朝廷嚇得夠嗆,只得答應左良玉的無理要求。 南京小朝廷只得安慰自己,左良玉拿了我們的錢糧也算是歸附了我們。 還有讓人鬧心的是秋收到了,江南們士紳開始大規模的拖欠稅收,士紳們表示都是自己的家,欠一點怎么了。 還好江南地區富裕,也還能留一筆任由南京朝廷揮霍。 北方上市了大量的秋糧,但是糧價并沒有降低,精糧的賣價還是二兩一石。 這是李適有意為之,高糧價可以讓北方的農業迅速恢復,還能讓百姓掙到錢。 雖然對市民有些不友好,這不秋收后北方的粗糧,也就是傳統的高粱,粟,豆類,還有新作物紅薯土豆玉米等也紛紛上市,價格低到八錢左右。 當然也不能讓糧食始終處于高價,慢慢的也會回歸到它本來的價值。 京師的特產也就是棉布和羊毛布也是迅速發展,暢銷四方。尤其以織造局一二三廠量大價薄,迅速搶占了全國市場,還暢銷海外。 京師的商人那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硬是在如此嚴苛的賽道下,自我攻克了羊毛布技術,還發明了更為先進的紡織機。 在織造局一二三廠的的眼皮子底下硬是摳出了三菜一湯,他們的布比織造局的布質量還好,成本更低。 搞得織造局反而要來學習他們的技術。 京師周邊的鐵路的興起,鐵的需求量大大提升,戶部自己的鐵廠完全供應不上。 這時候商人就來了,紛紛進軍鐵廠,鐵的產量一下子就上來了。 古代有鹽鐵專賣,不過早就廢除了。 長蘆鹽場,自從有了西山的煤炭,出鹽的效率大大提高。 原本海灘制鹽是需要先曬鹽,得到的晶體就是粗鹽,但是要把粗鹽制成人能吃的細鹽那就需要過濾,過濾就需要燒火蒸發。 西山到天津的專線鐵路修建好了后,煤礦便沒日沒夜的運往海邊,鹽的產量大大提高。 朝廷直接廢除了原本鹽引制度,將鹽直接發賣給商人,各地都能吃上低價鹽。 鹽引制度最為重要的是以前每年能給朝廷帶來百萬兩的鹽稅,現在朝廷表示看不上這點鹽稅,要讓百姓吃得起低價鹽,甚至還允許商人制鹽。 九月中旬,在洛陽一帶的孫傳庭便開始大規模的向南進軍,在黃河北岸的范景文也開始向南進軍,收復了大量河南的失地。 官軍的目的是趁著秋收多占領點地盤,好減輕后勤壓力。 李自成那是恨得直咬牙,本王下了那么大的本錢在河南地區,又是派兵派官,又是招募流民,還出錢出力發展農業,最后全部便宜了孫傳庭等人。 氣的李自成當即要出兵決戰,還好手下人攔住了李自成。這官軍看著一路收復失地,但是糧道也拉長了,這正是我們大破官軍的好機會。 只要打敗了官軍,錢糧不都還是我們的。 九月底,孫傳庭和范景文在河南開封府的郾城會師,加上民兵兵力高達二十萬。 而李自成也親率順軍的全部兵力,匯集于汝寧,一場決戰將在河南中部展開,這是決定命運的一戰。 當然這個命運說的是李自成。 第400章 汝陽之戰1 孫傳庭意氣風發的站在高臺,看著士氣高昂的軍士,還有那一車車入營的糧食,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微笑。 此時的孫傳庭再也不是歷史上那個說出“這也是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輸個十回八回,而我孫傳庭連一回都輸不起?!钡谋瘺鋈宋?。 師爺鄧天倫站在身邊說道, “東家,李相有私信,讓我們不要著急,穩扎穩打,就算拖也能把李自成給拖死?,F在朝廷不缺錢糧,優勢在我?!?/br> 史可法???我懷疑你們在搞區別對待! 孫傳庭感激的點點頭, “自從李相執政以來,我大明財政迅速好轉,李相才能卓越,力挽狂瀾,真可謂是我大明第一臣?!?/br> “不過受了李相這么多的恩惠,要是還不能回報李相,回報朝廷,我孫傳庭還有什么臉面行走于世間?!?/br> “此戰本督師一定要將李自成打得如崇禎十一年那樣,全軍覆沒。這天下亂了快二十多年,是該結束戰亂的時候了?!?/br> 鄧天倫微微一笑, “此戰我軍兵強馬壯,還有朝廷的全力支持,一定可以將順賊剿滅。不過李自成到了汝陽后便不再行動,這是想要讓我軍主動進攻?!?/br> “好拉長我軍的糧道,東家不可不防?!?/br> 孫傳庭淡淡一笑, “有范閣老負責糧道,我們明日全軍出動直達汝陽,和李自成決戰!” 此時孫傳庭再次被加封為五省督師,陜甘,河南,湖廣,四川,貴州,率軍剿匪。連督師輔臣范景文都在他的帳下聽令。 還好范景文很有自知之明,沒有不滿,反而提出負責糧道。 十月一日,孫傳庭率領近二十萬大軍直達汝陽,其中十萬官軍,較為精銳,其中更是有騎兵兩萬,火炮三百余門。十萬民兵,必要時也能上陣殺敵。 李自成也把自己的全部家當給拿了出來,近三十萬人,不過精銳也在十萬左右,騎兵也有萬余。 看著遠處的明軍安營扎寨,李自成面色沉重,怎么也想不通官軍是怎么又拉出一支二十萬的大軍。 見明軍遠道而來,李過當即請戰率騎兵出擊,李自成當即點頭要答應。 宋獻策站出來說道, “順王不必心急,我們早已制定了戰略,和官軍先對峙,然后趁機切斷官軍的糧道,再和官軍決戰?!?/br> 李自成卻是很不滿的說道, “官軍遠道而來,甚是疲憊,正好出兵挫一挫官軍的銳氣?!?/br> 宋獻策搖搖頭, “要是我軍首戰失利,那就是挫的我軍的士氣,不可冒險?!?/br> 牛金星當即站出來說道, “混謬,我大順兵強馬壯,豈會輕易敗于官軍之手。宋獻策,老夫看你就是畏戰?!?/br> 宋獻策也不生氣,只是云淡風輕的說道, “你們看官軍人數眾多,但是行軍有秩,肯定早有準備,現在出兵正中官軍下懷?!?/br> 李自成又再次看了一眼官軍的陣容,居然產生出一絲懼怕,那是多次被官軍追殺的陰影。 “哼,孫傳庭也是老對手了,這次就先放過他吧?!?/br> 宋獻策這時又說道, “順王,這次官軍來勢洶洶,屬下建議聯合張獻忠一起對付官軍?!?/br> 說起張獻忠,李自成眉頭緊皺,這個混蛋現在混得風生水起,更是攻克了湖廣重鎮武昌,還敢稱王,一點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牛金星當即說道, “我軍高達三十余萬,豈可怕官軍。再說我軍和張獻忠早已經分道揚鑣,現在求他合營,我大順的面子哪里放?!?/br> 李自成很是同意的點點頭,本王難道就不要面子, “不要提張獻忠那個混蛋了,本王自有辦法對付官軍?!?/br> 宋獻策只得無奈的搖搖頭。 兩軍對峙兩日,孫傳庭便邀約李自成決戰,李自成居然當起了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