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這前有王大治寫話本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大家都是羨慕嫉妒恨,我這兵部郎中肯定更沒有人說閑話。 至于走后門什么的,一點都不重要好吧,最重要的是要為國效力,為大明皇帝盡忠,些許瑕疵不足為慮。 張煌言頓時來了精神,在兵部的位置上正好可以讓自己大展拳腳,為國效力。這么看來回家讀書什么的一點性價比都沒有。 張煌言頓時諂媚一笑, “伯父,侄兒還是想留在京師孝敬您呢,剛才都是侄兒的氣話。侄兒接下來肯定好好的將書給寫好,不負伯父的眾望?!?/br> 李適滿意的點點頭,現在這些年輕人就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以為這世界就是圍繞他在轉。 今天小小敲打他一番,馬上就變成一只乖巧的,百依百順的小貓咪。 “好吧,接下來你就不用去觀政了,好好在家寫作。另外每天必須要更新六千字,不然不準吃飯睡覺?!?/br> 第353章 京師的近況 張煌言頓時驚叫出聲,這每天寫兩千字,都感到窒息,六千字真是要老命。 “伯父要不得,真的寫不出六千字,除非有人幫忙?!?/br> 李適也知道這古代寫書可不比現在,古代每天這六千字真的要人老命。 “那就給你安排個幫手,新科進士陶元祐?” 張煌言趕緊擺手, “伯父,這陶元祐名聲可差了,出賣同鄉好友為人不齒啊?!?/br> 李適頓時大怒, “什么叫出賣同鄉好友,他這是心向朝廷,他這是眼里有國家社稷,這種人才就該提拔重用?!?/br> “就他了,你們兩個好好合作,記得話本的質量一定不能下滑?!?/br> 張煌言只得弱弱的說道, “伯父,那兵部郎中的位置?” 李適白了張煌言一眼,眼里只想進步,這樣哪里能成大器。 “話本完結你就去兵部上任?!?/br> 張煌言頓時大喜,然后屁顛屁顛的就去寫話本去了。 李適印的五千萬兩紙幣,早就被投放到市場上。再加上朝廷上馬了大量的大工程,每月軍餉和官員的俸祿。 以目前朝廷的收入,戶部不知道破產了多少次。 還好有李大人這種鬼才在,沒有錢就印,硬是將大明的財政給兜住。 百官表示自從李大人上任戶部尚書以來,我大明朝廷就再也沒有差過錢了,也再也沒有拖欠過俸祿了。 以前愛搭不理的紙幣現在居然成了香餑餑,甚至邊關出現十兩銀子兌換三兩紙幣這種駭人聽聞的事。 銀子現在一般只在海貿和錢幣兌換上使用,北方的一切交易都是采用紙幣,商人百姓也漸漸習慣了紙幣這種既方便又實用的交易方式。 紙幣之所以硬挺,一是朝廷的稅收必須要用紙幣繳納,這是紙幣信用的基本保證。 二便是京師織造局的布匹也起到至關重要的的作用,承擔了紙幣的主要信用?,F在織造局的布匹暢銷海內外,物美價廉,深受各地區人的喜愛。 三便是邊關的貿易也采用紙幣交易,這擴大了紙幣的交易范圍,間接增強了紙幣的信用。 紙幣對于蒙古人來說更容易接受,畢竟以前多采用以物易物?,F在把牛羊等賣了,直接拿著輕巧的紙幣買買買,不像銀子那么沉重,不方便交易。 只是苦了建奴,國庫中以前搶的那么多銀子,現在居然沒有啥卵用。要去買明國的物資,等于直接打三折。 當然李適也不是隨意的印錢,而是有計劃有參照的印錢。 一般就是參照入庫的銀子印錢,只在現有的銀子上多印百分之三十,這百分之三十就等于朝廷的錢。 還有便是觀察市場上缺錢的程度,要是缺錢,那還說什么,直接開啟印鈔機器莽干。 要是市場上錢多了就想辦法引導讓人把錢存到銀行里面,然后停止印錢,嚴格把控多余的錢流入市場。 在李大人走鋼絲的高超技術下,硬是沒有讓紙幣崩盤。 當然緊急情況下印那么個一兩百萬兩問題不是太大,因為現在的紙幣幾千萬兩的體量實在太大。 一兩百萬兩,灑灑水啦。 現在只等六月的夏稅入賬,便不用再走鋼絲了。夏稅主要征收的是去年十月種下的冬小麥,將在第二年的五月成熟。 冬小麥主要種植在長城以南的地區,北方大約有五千萬畝的土地種植了冬小麥,將為朝廷帶來約八百萬兩的收益。 最近北方草原的大戰,嚴重影響了邊關的貿易,也影響了邊關商稅的收益。 當然這收入少了就要影響李大人的心情,李大人直接給宣大總督衛景瑗輕飄飄的一句盡快解決北方的戰事,讓貿易恢復正常。 京營的一萬將士表面上是來增援土默特部的,實際上就是趁機在關外搞個據點,以后好拿捏草原的蒙古人。 這不京營的將士到了云川就不動了,快兩個月的時間就知道筑城,直接把原本半人高的土墻直接給壘成數米高的城墻。 看這架勢還要繼續,這是要奔著關外最為堅固的城堡去的,據悉城墻計劃都是十米高。 多爾袞的大清軍隊和土默特部在豐州對峙了兩個多月,期間大戰皆是土默特部戰敗,不過土默特部硬是堅持了下來,沒有潰敗也算是個奇跡。 不過土默特部快要支持不住了,潰敗近在眼前。 現在北方大戰日趨緊張,南方洛陽一線雙方數十萬大軍云集。 而我們的李大人那是一點都不著急,也不怎么關心。 現在最重要的便是夏收,馬上有糧食到手,俗話說有糧在手,心里不慌。畢竟朝廷的太倉糧庫快要空了。 戶部左侍郎宋應升主管農業,那是頭發都要急白了,要是京師一旦斷糧,后果不堪設想。 還好終于堅持到夏收,朝廷再次派出大量的官員甚至是觀政的新科進士下地方,監督地方夏收,不可讓任何事情耽誤收割。 崇禎十六年的上半年總體來說還算得上風調雨順,即使有些地方出現旱災,朝廷早就在地方出資修建了大量的水井。 而歷史上在崇禎十六年北方肆虐的瘟疫并沒有出現,這次瘟疫主要的原因是鼠疫。 李適在京師周邊全面的治鼠下,老鼠無處遁逃,基本斷絕了傳播途徑。 捕鼠五文錢一只是京師貧苦百姓新生活的第一桶金,也是京師經濟繁榮的起點。 原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狗子張牧之,靠捕鼠發家。后來又和兵部衙門搭上了關系,靠著承接兵部武器零部件發家致富。 又學著狗剩家的趙氏木業工坊,張牧之也開了一家張氏工坊。在通州建立了一個工坊,工人高達百人,主要承接兵部武器零部件。 小小年紀便成了一個名聲響亮的大商人,面對父母讓他進學,張牧之表示讀書哪有做生意香。 以前京師出現了大量的家庭作坊,后來朝廷不允許在京師城內建作坊,再加上鐵路興起后,京師到通州的距離可謂近在咫尺。 于是大量的工坊便建在通州地區。 如今京師城內只剩下織造局等朝廷的工坊,任何私人的作坊全部搬遷到了城外,畢竟京師人口眾多,看著架勢人口還要不斷增加,如何擠得下。 第354章 孫傳庭再出潼關 陜甘總督孫傳庭,在李適的支持下迅速編練了五萬新軍,又在渭河平原招募流民大肆屯田。 只待秋收后糧食充足出關和李自成決戰,一雪前恥。 見今年風調雨順,肯定是個豐收年,孫傳庭便在潼關附近修建了大量的糧庫,好存放秋糧。 這天孫傳庭正在巡視新建的糧庫,在糧庫上畫了一根線,對身邊的主薄說道, “以后存糧不得低于此線,此線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謂是我軍的生死線?!?/br> 這時孫傳庭的師爺鄧天倫快步走來,大聲說道, “東家,朝廷的新命令,要我們立刻出兵河南,討伐李賊?!?/br> 孫傳庭頓時黑著臉,不悅的說道, “士卒訓練不足半年,糧草更是沒有,這肯定是皇上的命令吧?!?/br> 鄧天倫頓時大驚, “東家你怎么知道?” 孫傳庭無奈的搖搖頭說道, “這不是正常cao作嗎?也只有當今的皇上會這樣指揮?!?/br> 鄧天倫再次大驚,東家現在居然敢腹誹當今的皇上了。 只見孫傳庭又說道, “李相可有命令?” 鄧天倫當即說道, “李相有私信,要我們出兵河南,但是以保全自我為第一要務,萬萬不能深入腹地和李賊決戰?!?/br> 孫傳庭點點頭, “李相果然知兵,我軍現在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待到糧餉充足以后才能和李賊決戰。也就只有當今的皇上急不可待的想要一口氣將李賊給消滅?!?/br>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當今皇上就是太急躁了,這可要不得?!?/br> “不過本官身為大明的臣子,既然朝廷有令,李相又是本官的恩主,那么此次就不得不出兵了?!?/br> “可是這出征的糧草又該如何解決,朝廷可有解決辦辦法,不是又要我們自己解決吧?” 只見鄧天倫點點頭,孫傳庭頓時怒火中燒, “這糧食才剛剛種下去,秋天才能收獲,本官能憑空變出糧食?” 鄧天倫趕忙說道, “李相私信有安排,讓我們找藩王借糧?!?/br> 孫傳庭頓時眼睛一亮,但是馬上又黯淡下來, “以前我們不是沒有借過,每次都拿幾百數千石打發我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