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荒謬,這一條鞭法已經在實施中證明是一條敗政,對百姓剝削至極,早已被廢除?,F在重新拾起來難道還想殘害小民?!?/br> 李適站出來說道, “劉大人稍安勿躁,我們戶部肯定是想到了這點。以往一條鞭法為什么難以實施,那便是百姓需要將實物換成銀兩交稅?!?/br> “商人趁機壓價,使百姓損失慘重,痛苦難堪。還要面對銀兩的火耗,可謂加大了百姓的負擔?!?/br> “如今朝廷采用紙幣交稅,沒有任何火耗。還有便是朝廷將公開價格收購百姓手上的糧食,使百姓不再面臨農產品被壓價的可能?!?/br> 劉宗周還是怒氣沖沖的說道, “繞了這么多圈子,還不如直接實物交稅,還免了百姓的負擔?!?/br> 李適只能呵斥道, “迂腐,你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大放厥詞?!?/br> 劉宗周當即硬剛上來, “豎子,你懂什么,這治國自有祖宗方略,貿然革新必是取死之道?!?/br> 李適當即不再領會劉宗周,大聲說道, “好了,就這樣,即日公布朝廷的土地征稅三策,” 百官???又來?我們就是工具人,還不敢有臺詞? 我們真的太難了,好想反對??! 以后這朝堂解散算了,這朝會也沒有開的必要,浪費時間! 第307章 這次得栽跟頭 李適的土地征稅三策將在山東山西北直隸地區進行試點工作,據悉將會為朝廷帶來近兩千五百萬兩的收入。 山東山西北直隸地區耕地高達一千萬頃,也就是一億五千萬畝,按照每畝征二錢的稅制,這就是三千萬兩,考慮一些其他因素兩千五百萬兩也是可圈可點的。 現在大明的市場糧價高達二兩一石,北方的畝產是一石,一般農戶的賣價在一兩八錢。 之所以看起來是這么恐怖的稅收金額,全因糧價高昂。明朝中葉的時候糧價在七錢左右,這都快漲了近三倍。 不過隨著北方農業的恢復,糧價便會迅速被打壓下來。不過李適也有自己的考慮,維持高昂的糧價可以調動農戶的積極性,使農業快速恢復發展。 明初的時候田畝不過八百萬頃,可征糧三千萬石,不過那時都是采用實物糧食征稅。 所有后人一直以為大明每年稅收不過幾百萬兩,其實這些只是征收的現銀,鹽稅商稅等。 萬歷朝統計全國田畝高達五千萬頃,可耕種土地面積漲了六倍,但是征糧才兩千萬石,這都是因為其他的土地都在藩王和士紳名下,他們不用繳稅。 按理說萬歷朝兩千萬石糧也價值不菲,但是這糧征集起來大部分都給藩王和衛所發放俸祿,每年通過漕運入京屬于朝廷的糧不過四百萬石。 到了崇禎朝這入京的糧每年兩百萬石都無法保證,這大明的支出卻越來越多,最終財政崩潰,大明覆滅。 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財政崩潰,然后引發崩塌效應,朝廷沒有錢,那就啥也不好使。 百官現在沒有心情聽李大人吹得天花亂墜,又要為朝廷創收多少,這踏馬的都是我們的錢啊。 李大人是個狠人啊,狠起來連自己都要割,據說李大人家里也有大量的田產。 百官就是搞不懂,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這李大人居然敢干如此天下之大不韙之事。 張太岳的前車之鑒難道不夠明顯嗎?生前不可一世,死后抄家累及家眷。 張太岳他都不敢動士紳的利益,這李大人就這么莽,這么吊炸天,他難道就不怕祖墳被掘,死后鞭尸? 雖然百官朝堂上不敢反對李大人,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李大人這次是捅了馬蜂窩,不出意外李大人這次得栽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很大很大。 李大人這是不知道士紳的力量有多強大,在民間的影響力有多大,這得罪了士紳就等于得罪了整個天下。 李適這從來搞什么事也不和幾個大佬商議,黃景昉,吳甡兩個內閣大學士,五個尚書只是李適的政治盟友,也被李適的saocao作給驚呆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大明的問題在哪,但是你李適還真敢干???大家現在都處于騎虎難下的境地。 找到李適詢問,李適直接就是一切都在掌控中,優勢在我。 其實處于高層的官員肯定對士紳一體納糧心有芥蒂,畢竟他們也屬于士紳一員,但是真要讓他們選擇他們肯定還是得支持李適,支持大明。 就憑內閣大學士黃景昉,吳甡,禮部尚書施邦曜,吏部尚書倪元璐,刑部尚書高名衡,兵部尚書張國維,工部尚書凌義渠這些人歷史上的作為便知。 能力肯定是不足的,但是肯定把大明,把國家大義看得比自己的小家還要重要。而不是大部分朝堂官員只在乎自己的小利而忽視國家的大義。 現在他們主要還是擔心這政策能不能實施下去,這反彈究竟有多可怕,這大明還能不能經得起這等折騰。 鄭成功和鄭鴻逵兩人興致勃勃的在永平府乘坐商船趕回福建,這要是走陸路不得兩三個月,但是走海路十幾二十天便可以回到福建。 一般人肯定會怕走海路,但是這二人肯定不怕,這從小可都在海上討生活。 從正月初幾出發,回到福建的福州才正月底,兩人先不急著回家,梳妝打扮一番,然后又雇傭百余人充當儀仗隊。 這才大搖大擺,歡天喜地,一路上招搖過市的往家里走,還拿出在京師請大師制作的牌子,還穿著朝廷賜予的蟒袍,把這衣錦還鄉給演繹的淋漓盡致。 只見鎏金的牌子上刻著“大明延平侯,北洋水師提督鄭?!?,“大明同安伯,北洋水師總兵官鄭?!?/br> 一路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福州的百姓紛紛站出來圍觀,這是哪里來的大人物,牌面居然比巡撫還大。 連福建巡撫吳之屏都被驚動,要是光是總兵官鄭,吳之屏估計還不得上心。這不還有一個提督鄭嘛,不得不重視,而且這二人還有爵位傍身。 將二人請到巡撫衙門,巡撫吳之屏頓時傻眼,這不是鄭芝龍的兒子鄭森和兄弟鄭鴻逵嗎? 同時正在家里的福建總兵鄭芝龍也被通知到,巡撫衙門來了大官,要他也去迎接。 鄭芝龍頓時大怒,老子可是福建的地頭蛇,這是哪里來的大官,敢在老子的地盤上撒野。 于是便怒氣沖沖的收拾一番往巡撫衙門而去。 檢查過二人的官防后,巡撫吳之屏才尷尬一笑, “延平侯,同安伯還請見諒,去年見你們二人可還是白身?!?/br> 鄭成功還沒有說話,鄭鴻逵便忍不住說道, “吳大人你這就是太小看我們倆了,去年我倆北上為朝廷效力,兩次參加對建奴的戰役,立有頗天戰功?!?/br> “我,鄭鴻逵,朝廷輔政大臣戶部尚書李大人的義子,親自斬首建奴七人,被朝廷封為同安伯,北洋水師總兵官?!?/br> 說著鄭鴻逵得意洋洋的看著巡撫吳之屏,以前這可是只能仰視的對象,現在也能平視了,甚至還感覺心里占優勢。 不過這時鄭成功卻是重重的咳嗽一聲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你這介紹怎么把本侯給漏了,我鄭成功臉皮薄,你就不知道幫本侯吹噓一下。 鄭鴻逵這才反應過來,指著鄭成功說道, “這位便是朝廷輔政大臣戶部尚書李大人的學生,兩次參加對建奴的戰役,立有大功。被朝廷封為延平侯,北洋水師提督的鄭成功大人?!?/br> 第308章 衣錦還鄉 吳之屏頓時大翻白眼,本官難道不知道你們兩個是誰嗎?不過看來這兩個兔崽子在朝堂上攀上了大關系。 吳之屏頓時露出笑臉, “幸會幸會,兩位鄭大人年少有為,功成名就,本官佩服。本官這就讓下面安排宴席,并請福建的官員作陪招待兩位鄭大人?!?/br> 鄭鴻逵當即說道, “記得一定要把福建總兵鄭芝龍給叫來?!?/br> 吳之屏頓時一頭黑線,這兩個兔崽子有點得意忘形了啊。 “本官已經通知了鄭總兵,他正在趕來的路上?!?/br> 鄭成功和鄭鴻逵滿意的點點頭,這吳之屏還算識相。 鄭鴻逵又挑起話題, “吳大人可知道我義父當朝輔政大臣,戶部尚書李適大人?!?/br> 吳之屏只得滿臉堆笑,心里卻是鄙視不已,這李大人好像年紀不大啊,這鄭鴻逵還趕著拜為義父,真是一對好父子啊。 “當然知道,李大人的大名在大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br> 鄭鴻逵頓時哈哈大笑, “將來吳大人到京師來述職,便可來找我們二人,可以幫你引薦李大人,畢竟你吳大人也算是一個好官?!?/br> 吳之屏的心里就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這兩個混蛋居然安排起本官的前途來了。 不過還是滿臉笑意的說道, “好說好說,本官以后到了京師肯定要來拜會兩位鄭大人,到時候還請兩位鄭大人不要嫌棄本官?!?/br> 鄭成功雖然不說話,只是云淡風輕的看著,其實自己心里已經爽翻了天。等到自己爹鄭芝龍到時看到自己的表情肯定很精彩,嘻嘻。 不一會福建總兵鄭芝龍大跨步踏進巡撫衙門的大門,來到大廳,頓時目瞪口呆。 什么情況???這兩個混蛋坐在高位,巡撫吳大人一臉笑意的作陪。 見到鄭芝龍,鄭成功也不起身,只是很敷衍的行禮喊道,“爹?!?/br> 鄭芝龍頓時大怒,這個不孝子離家出走半年,回來后居然對老子這么敷衍。 正準備發怒,鄭鴻逵當即站出來, “福建總兵鄭芝龍,在你面前這位是大明延平侯,水師提督鄭成功大人?!?/br> 鄭芝龍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踏馬的出去混了一圈,名字都改了,真是一個逆子啊,看老子回去不打死他。 什么???延平侯?這個混小子混到了侯爵去啦? 鄭芝龍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坐在鄭鴻逵的一旁。 正準備看熱鬧的吳之屏頓時大失所望,這都沒有打起來? 鄭芝龍這時才向身邊的鄭鴻逵小聲問道, “鴻逵,這是怎么回事?” 鄭鴻逵當即板著臉, “鄭總兵,這可是衙門,要懂規矩。給你介紹一下,本官大明同安伯,總兵官鄭鴻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