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那李大人你開頭搞那么多鋪墊干嘛?還演的欲拒還迎?你上來直接宣布結果不就行啦! 非要搞得這么跌宕起伏,讓人熱血沸騰,真是浪費時間,差評! 第289章 關外軼事 大明的年過得喜氣洋洋,但是這建奴的年過得卻是十分壓抑。 正月初十,豪格帶著四千殘軍回來了,一個個丟盔棄甲,更是餓得瘦骨嶙峋,好不凄慘的樣子。 正月十三,阿巴泰回來了,居然還帶著一萬余人,看那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逃難的災民。 皇太極頓時大怒,將二人下獄治罪。 多爾袞兄弟更是直接在朝堂上翻臉,要求重處二人,然后將他們手下的牛錄分給有能力的人。 這有能力的人肯定就是指他們兄弟為首的一伙人。 皇太極下不了臺,只得裝病昏厥才躲過一劫。 此時大清面臨著內部不穩,外部也搖搖欲墜的情況。 這內部主要以多爾袞兄弟的咄咄逼人,這都是老套路了。自從多爾袞兄弟成人后,拿到了屬于自己正白旗鑲白旗,又立有戰功,聲名鵲起,就開始時常找麻煩。 又是質問為什么要讓他們的額娘殉葬,又是疑神疑鬼父汗努爾哈赤當時立下的遺囑是不是讓多爾袞繼位。 這時候的大清,可不是以后入關的大清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F在的大清更像是一個部落聯盟,各旗主都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皇太極貴為大清的開國皇帝,也難免被這些手握兵權的旗主束縛。 這外出沒有搶到東西,滿洲人可是怨氣十足,這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怎么過?這是不是你皇太極的領導能力不行。 外部情況就是基本統一的蒙古部落又開始朝三暮四,最近更是聽說靠近長城的部落和大明搞得火熱,貿易頻繁。 這豪格回來了說是蒙古人先跑導致了戰敗,這阿巴泰回來也說蒙古人先跑導致了戰敗。 看來這些蒙古人是必須要敲打一番了。 最后皇太極和幾個心腹商議,一是要安撫滿洲人的情緒,二便是繼續穩住多爾袞等人。 安撫滿洲人的情緒很簡單,處置戰敗的罪魁禍首,然后給予物資保障。 皇太極是不想處置豪格的,畢竟是自己的長子,最近皇太極越發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太行了,這其他的兒子可沒有長大成人。要是自己突然去了,可爭不贏多爾袞。 為了保住豪格,皇太極只能象征性的處罰了豪格和阿巴泰,把鍋推給蒙古人,然后盡最大力在物資上滿足滿洲人。 這大清的物資可不多,但是有錢啊,這么多年搶了那么多錢,自從晉商倒臺后這錢根本就花不出去。 正好蒙古和大明交易頻繁,這大清也可以喬裝打扮一下前去交易,換點物資回來。 還有便是在小弟身上勒索點油水,這朝鮮和北面的蒙古部落可遭老罪了。我大清直接獅子大張口,這不給也得給。 穩住多爾袞等人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那便是今年秋天答應讓多爾袞掛帥入侵劫掠大明。 話說這靠近長城的蒙古部落最近可發了大財,以往雖然和大明通商,但是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還有固定的交易數額。 但是不知道大明怎么突然變了天,最開始大明的商人大肆收購羊毛,好家伙這羊毛以前可沒有人要,這還能賣錢。 蒙古人只能笑話大明人傻錢多,我蒙古啥都缺就不缺羊毛,只要給錢咱就賣。 蒙古主要是購買大明絲綢、布匹、藥材、瓷器、茶葉等。 以前啊,那都是小規模的供應,這年后在京師的駐軍回歸后,市面馬上出現了大量的布匹和玻璃鏡子。 這大明的布匹那質量那手感直追絲綢制品,關鍵價格相對還便宜,深受蒙古人的喜愛。棉布就算了,這羊毛布簡直閃瞎了蒙古人的狗眼。 原來羊毛還能織布,這柔軟度,這溫暖感太尼瑪幸福了,羊毛布一出直接風靡整個蒙古。 還有那巴掌大的玻璃鏡子,更是深受貴族們的喜愛。 原來啊這些都是在京師過年的士兵帶回來的,紙幣放在身上總感覺不放心,就買成了布匹啊,巴掌大玻璃鏡子什么的。 三錢的布匹賣給蒙古人,直接一兩銀子起步,還供不應求。巴掌大玻璃鏡子在京師買的一兩銀子,賣給蒙古人直接五兩起步,那也是快速脫手。 這可把邊軍給高興壞了,只恨手里的物資太少。 這些邊軍的將領看著士兵們小賺一筆那也是眼紅不已,這克扣士兵錢糧的機會也沒有了,還被兵部的官員給監督著,我做點生意總不犯法吧。 邊軍將領的加入大開貿易的方便之門,和蒙古的貿易漸漸火熱起來。 當然蒙古人除了牛多羊多馬多,其他就啥也不多,明顯也沒有錢。只得想些歪主意,比如什么打劫啊。但是被明軍教訓了幾頓以后,就老實多了。 要知道現在明軍的邊軍可不比以前,現在可是兵精糧足,打建奴估計夠嗆,但是蒙古人嗎,那就是游刃有余。 還好蒙古人也有大量的物資,什么羊毛啊,馬牛羊,獸皮,純堿什么的。 蒙古人還是很有傲氣的,戰馬這種戰略物資我們是不可能賣的,不過要是你們大明價格給高點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結果蒙古馬直接受到了冷遇,李太傅表示這都火器時代了,玩的都是火槍火炮戰艦,這馬真沒有那么重要。 結果戰馬賣不出去,又缺錢,只能把戰馬的價格打下來,一下就得到了市場得熱捧,李太傅表示這蒙古馬還是挺香的,即使是火器時代這戰馬也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這靠近長城的部落購買了大明的物資,然后高價轉手賣給內陸的蒙古部落,又低價從他們那里買回來牛羊馬等物資,再高價賣給大明,兩頭賺錢大發橫財。 長城附近的蒙古人表示打仗什么的一點意思都沒有,你看科爾沁部,察哈爾部非要和建奴去劫掠大明,聽說損失了大半的勇士,連個毛都沒有搶到。 還是我們這些部落好,不喜歡爭斗,當然打劫大明被胖揍了一頓那都是意外,我們那是迷路不小心走到大明的土地上。 雖然我們表面上臣服于建奴,但是我們那也是戰略轉移?,F在看科爾沁部,察哈爾部跟著建奴不僅沒有發財,還被勒索了大量的物資,看來還是跟著大明這個老大哥混更有前途。 于是長城附近的這些蒙古部落開始串聯起來,準備要向我大明稱臣了。 反正也是蒙古部落的老傳統了,跟著哪邊有好處就往哪邊倒唄。 第290章 大明的局勢 最近這幾天,這大明突然宣布一切貿易采取紙幣交易,拒絕銀兩支付。這其實對蒙古人影響不大,他們主要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不過有了紙幣交易還挺方便的,蒙古人拿著這花花綠綠的紙幣,這也能當錢用,明國老大哥玩得真花。 這建奴的商隊就老慘了,千里迢迢運來了一百萬兩,準備大肆購買明國的物資,結果你給我說不收銀子? 當然使用紙幣肯定不是為了對付建奴,只是單純的為了擴大紙幣的信用度和使用范圍。 黑市還是有紙幣和銀子的兌換通道,二兩銀子換一兩紙幣,愛換不換。 沒有想到生意好到爆,這蒙古人手上肯定有部分銀子,這建奴不是也來了一百萬兩用不出去的銀子。 黑市里面收了銀子拿回大明銀行等價交換,馬上就是一倍的利潤。 大明現在主要輸出的就是布匹,玻璃制品,其他像絲綢、藥材、瓷器、茶葉什么的都是小規模供給,這京師也缺啊。 這也間接的刺激了海上貿易,只要運來那就大發橫財?,F在搞得不僅南方的商人不想要運河疏通,連這北方的商人也不想運河疏通。 可憐的史可法總督面臨著南北勢力的夾攻,朝廷的冷眼旁觀,當然還有崇禎皇帝的怒斥無能,只能說當選大明歷史上最為悲催的漕運總督。 但是史可法總督的為人大家也知道,那就是辦事認真負責,還死心眼。朝廷不給錢我就自行籌措款項,沒有人我就發動兩岸靠漕運生活的百姓自發清淤。 看得朝堂上的李太傅都看不下去了,只能以朝廷的名義連給史可法發了幾封嘉獎信,但是錢肯定是分幣沒有。 當然李適也有自己的考量,現在這運河堵塞,河南基本又被闖賊給占領了,而湖廣的北部張獻忠也在哪吒鬧海。 所以這南北大規模的來往基本斷絕,這就給出了一個空窗期,對北方幾省進行改革,目前朝廷就控制山東山西北直隸地區。 陜甘地區太過于殘破,實在不敢把手伸到那地方去,那地方只有投入基本沒有回報,就先讓它半條命先吊著。 李適的土地征稅政策肯定是要了鄉紳的老命,那不得拼命,要是全國范圍內施行,那肯定烽煙四起,瞬間分崩離析。 但是現在北方兩省一京可都在朝廷軍隊強有力的控制下,即使有人鬧事,不過是為國庫增加一點抄家收入罷了。 當然這土地征稅政策的施行肯定會讓南方的大地主離心離德,包括但不限于什么造反割據一方,重新在南京擁立一個新皇帝隔江而治什么的。 但是只要整肅好北方,保證糧食的供給,商業的發展,壓制住建奴,然后派兵南下。就南方士兵的戰斗力,還有朝廷大義的存在,不得比滿清奪取南方更容易? 更何況這商業的發展,海上貿易的興起,肯定會讓南方興起一批新興的士紳階級。他們可不會反朝廷,反而更希望大明的統一。 這古代的改革基本沒有成功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除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所以想要徹底改革中興大明必須要經歷火與劍。 這崇禎皇帝每日都躺在龍床上養病,按理說以他的性格肯定是受不了的。 確實崇禎皇帝表示自己很慌,感覺大權旁落的感覺。 這每天不看點奏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全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才呈現到崇禎皇帝的面前。 全是歌功頌德,一切都在掌控中,大明中興在即。 崇禎皇帝表示自己都看麻了,這都是在欺騙朕,去年大明還在風雨飄搖,今年就中興啦。 崇禎只得問自己身邊最近親的人,比如王承恩公公啊,周皇后啊,李太傅啊。 雖然李適每天都在崇禎皇帝面前晃悠,但是一問李適,張口閉口就是局勢一片大好,中興在即。 此時的大明,河南被李自成給占領了,李自成還派兵南下攻取了襄陽,承天府。 這承天府可不得了,這可是大明的四大京之一,嘉靖皇帝的出生地,闖軍還掘了嘉靖皇帝的爹獻皇帝的陵墓。 張獻忠也不得了,在湖廣的省會武昌眼皮底下攻城掠地,完全不給官軍面子。 這些消息早就傳到了京師,只是被兵部給壓了下來,就當什么也不知道。 現在朝廷的重要任務是藩王土地征稅,這些無關緊要的消息明顯不利于大明朝廷的威望,那就當沒有這回事。 可憐的崇禎皇帝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自己的直系祖宗獻皇帝被掘了陵墓,可見李適一黨的猖獗。 在李適這里問不出個所以然,崇禎皇帝又問向王承恩。最近玻璃制品大賣,作為玻璃原材料的提供商股東,王承恩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賺到錢肯定心情好,也專說好聽的給崇禎皇帝聽。 崇禎又問周皇后,這可是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周皇后的玻璃鏡子過年這個月大賣,據說還沒有到月底,整個工坊已經有了五十萬兩的利潤。 周皇后喜笑顏開,肯定只會給崇禎皇帝說好聽的,再說周皇后接觸到的除了好的肯定沒有負面的。 見身邊的人都在說好,崇禎更是心慌了,招來自己的表弟新樂侯劉文炳。 京營總督新樂侯劉文炳表示京營上下對自己禮敬有加,自己的指揮也是如臂使指,下面的將領士兵也對自己的命令言聽計從。 反正就是現在京營自己掌控得很好,皇帝表哥你讓京營向東那就得向東,你要向西那就得向西。 崇禎又找李適過來吩咐了一些事情,那肯定也是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