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李適趕忙說道, “這次洪澇乃是百年一遇,再加上闖賊掘開了河堤,影響不可謂不大,這疏通運河工程量巨大,在急也沒有用?!?/br> “至于孫傳庭嘛,朝廷已經狠狠的臭罵了他一頓。這朝廷目前實在缺乏知兵的督師,就讓他先戴罪立功吧?!?/br> 崇禎只好點點頭, “要是大臣們都像李卿你這么能干,我大明早就中興了?!?/br> 李適微微一笑,本少保也就那個樣子,不說精明能干,那也是英明神武。 崇禎又說道, “李卿你們戶部可有增加朝廷收入的辦法?” 李適淡淡一笑, “今日朝會,有大臣提議,各地藩王坐擁大量的土地而不為朝廷繳納任何稅賦,還要朝廷每年給與俸祿恩養,不僅加重了朝廷的負擔,還為禍一方?!?/br> “臣認為是不是讓藩王們按照田畝的多寡,繳納一定的稅賦,以便緩解朝廷的壓力?!?/br> 崇禎頓時臉都黑了,這不僅俸祿欠藩王的,還要找藩王要錢,崇禎表示這個朕真的做不出來,朕還要臉啊。 “李卿,這可萬萬不行,此事容后再議吧?!?/br> 走在回去的路上,李適心里想著,果然在崇禎這里碰到了釘子。這藩王要是不繳稅,那接下來的士紳一體納糧也不好干。 看來必須要想點辦法,先把藩王給搞定。 下來后李適當即召集了自己的幾個心腹,通政使劉宣,順天府尹粱以章,大明銀行局長唐永安,戶部左侍郎熊汝霖,戶部右侍郎宋應升,還有李適的同年剛進位的戶部郎中高爾儼。 “現在戶部就靠京師這十幾萬兩商稅給支撐著,早晚完蛋,必須要盡快開新的財源?!?/br> “今天朝會上這藩王一體納糧,本官就很滿意??墒腔噬喜辉敢庠诜跎砩蟿邮帜_,我們必須要想個辦法,讓此事成行?!?/br> 戶部右侍郎宋應升率先說道, “下官在地方的時候就深知藩王的危害,這些藩王坐擁大量土地而不用向朝廷繳稅,反而朝廷還需要俸祿來恩養這些藩王?!?/br> “一個個富得流油,反而還不斷向朝廷哭窮。我大明入不敷出,這些藩王就占了很大的原因?!?/br> 戶部左侍郎熊汝霖說道, “下官也聽聞百姓為了逃避徭役和地方的剝削,紛紛把土地投效給這些藩王,養肥了這些藩王,而朝廷的收入卻日漸減少?!?/br> “其實對于百官而言,對藩王征稅,并不損害他們的利益。只是藩王實力雄厚,根深蒂固,大部分官員都不愿意去觸碰這些霉頭?!?/br> “曾經也有官員提出這些問題,不過不受重視,最后也不了了之?!?/br> 李適點點頭, “大明現在已經危在旦夕,必須要做出改革,不然我大明危矣,我等也將朝不保夕?!?/br> 幾人很是認同的點點頭,戶部左侍郎熊汝霖又說道, “朝廷上的官員還好說,只要李大人你私下給他們打個招呼,沒有幾個人敢不支持,只是皇上不答應,這就是難事?!?/br> 李適淡淡一笑,看向唐永安粱以章等人。 “皇上不答應對藩王征稅,一是藩王都是太祖的子孫他們同屬一脈。二是朝廷已經拖欠藩王俸祿數年,皇上感覺對這些藩王有所虧欠?!?/br> 唐永安當即會意, “雖然都是太祖的子孫,但是這些藩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個肯定覬覦皇上的位置,要不我們找幾個藩王栽贓嫁禍他們謀反。 “到時候將他們擒下,不僅可以讓皇上對這些藩王產生厭惡,還能震懾其他藩王,讓他們乖乖納稅?!?/br> 粱以章趕緊說道, “這次藩王到京師來討要俸祿無功而返,肯定心懷怨恨。我們聯系一些王府的長史讓他們挑撥離間,讓這些藩王的怨氣更重?!?/br> “然后讓皇上知道這些藩王的不滿,皇上肯定對這些藩王的愧疚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凈?!?/br> 戶部郎中高爾儼這時說道, “還可以將這種矛盾大肆夸大傳播,讓皇上和藩王們下不了臺,到時候我們在其中渾水摸魚就容易多了?!?/br> 李適淡淡一笑,果然干好事不一定能成,但是干壞事都是好手。 通政使劉宣頓時倒吸一口涼氣,以前作為李適的工具人,主要在朝廷上發發言,自從升任通政使后才真正成為李適的心腹。 李適給的安排的那就是通過通政使司的奏章,必須要嚴格審查,凡是對我們不利的說我們壞話的一定要甄別出來。 不僅要知道是誰在說,還要把那種對我們不利的給扣押下。 當時劉宣就以為膽大妄為了,今天參加李適的聚會,才知道什么叫膽大包天,什么叫肆意妄為。 熊汝霖和宋應星表示這不就是李大人的正常cao作嗎。上次那個引誘鄉紳賣糧,然后上下通吃就用得很好,效果也很好。 鄉紳錢貨兩失,這氣還沒有地方出。 不過宋應星一看李適這么急著要對藩王征稅,那士紳一體納糧肯定也在李大人的計劃之中。 宋應星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李大人,你接下來不是要準備士紳一體納糧吧?!?/br> 李適也不遮掩,點頭道是。 宋應星急忙說道, “李大人,下官不是反對士紳一體納糧,反而還很支持??墒沁@士紳一體納糧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北方還好,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br> “可是這南方的鄉紳力量極大,要是推行這士紳一體納糧,搞不好南方將要和朝廷離心離德?!?/br> 李適淡淡一笑, “現在河南落入闖賊之手,看樣子闖賊是不準備走了。而運河一線全面堵塞,南北的大規模交往也基本斷絕?!?/br> “這南北斷絕已成事實,離心離德不也在意料之中嗎?” 說著李適看向高爾儼, “這次對付藩王的事你全權負責,記得做隱秘一點,本官可什么都不知道?!?/br> 高爾儼頓時大喜,這是要得到重用啦。 李適淡淡一笑,自己的這個同年在歷史上可不是個簡單人物。 第258章 宋妮兒一家 宋妮兒一家是從黃河以南逃難到的京師,現在到京師已經有十多天了。 原本一家十幾口人,餓的餓死病的病死,現在只剩下三人。十歲的宋妮兒,十三歲的哥哥宋純,還有他倆的母親宋劉氏。 熬過了今年的旱災又熬過今年的洪災,熬過了今年的闖賊,但是沒有熬過今年的官軍。 家里所有的一切被搶光了以后,在宋妮兒爺爺的帶領下,一家十七口人向北逃難。 光走到黃河邊就只剩下七人,過了黃河后又病死了兩人。 還好黃河以北要好一點,至少還有野菜樹皮可以啃,有得時候還能有好心人給點吃食。 都說到了京師就能活下來,唯一的五人便一直往京師而來,到了京師就只剩下他們娘仨。 當時宋妮兒是高燒不退,眼看就要不行了。 此時京師城下已經有數十萬的災民,原本建奴入塞將災民中的青壯收編成軍,老弱分散到周邊的縣城。 這建奴一直被明軍壓制,也沒有打到京師附近,這分散到周邊縣城災民又慢慢回到京師的城下,因為這里除了每天兩頓餓不死人的稀粥還能有活干。 幫城里人洗洗衣服,或者接點雜活什么的,雖然收入不多但是也能買個白面饅頭吃吃,在這個年代一個白面饅頭對于一個貧民來說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吃上過。 當時逃難到京師的百姓絡繹不絕,雖然數十萬人,但是朝廷還是安排五城兵馬司嚴格管控。 也是宋妮兒一家三口運氣好,剛來就有分到一個窩棚,原主人已經病死。 宋劉氏當時跪在地上向五城兵馬司的士兵求救宋妮兒,士兵也實在看不下去,就隨便給了宋劉氏一點藥。 沒有想到煎熬喝了后宋妮兒慢慢燒就退了,再加上每天兩頓稀粥,母親和哥哥都盡量把破碗中的米粒讓給宋妮兒吃,宋妮兒就慢慢好了起來。 宋純現在十三歲,雖然是個半大小子,但是也有一把力氣,看到有人招工去城里干力活便去報名。 雇主看他年紀小便不要,宋純跪在地上抱著雇主的腿不放,雇主無奈最后答應帶他進城,不過每天只有二十文錢。 當時在京師招一個力工,大概六十到八十文,城外的災民肯定要便宜一點,而宋純年紀小那就更少了。 京師規定災民是不能入京的,只有雇傭關系的才能入京。 當天晚上回來的時候,宋純花了九文錢買了三個白面饅頭,宋妮兒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吃白面饅頭,那一口咬上去是真的幸福啊。 于是宋妮兒一家三口便在京師的城下住了下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窩棚,三個人都很擠。宋純每日到京師里面工地上去打工,宋劉氏每日幫人洗衣服也掙個十幾文錢。 但是一家人感覺到了希望,親人的逝世的悲傷也逐漸拋之腦后。 宋妮兒休養了十來天,身子終于是好了,這天好不容易有了暖陽。宋妮兒站在護城河邊,看著母親正在洗衣服。 雖然災民很多,窩棚也很多,但是窩棚都是搭建的整整齊齊一排一排的。地上也沒有任何生活垃圾,連茅房也有固定的場所,嚴禁隨地大小便。 每時每刻都有五城兵馬司的臨時工士兵在巡邏,一切違法亂紀,還有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都會被嚴格處理。 一旦發現有出現類似瘟疫的苗頭,馬上就要進行隔離。 宋妮兒這時說道, “娘,孩兒幫你洗吧?!?/br> 宋劉氏擦拭了一下臉上的汗珠,欣慰一笑, “妮兒,你才剛好,這水冷等過段時間在幫娘洗?!?/br> 宋妮兒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以后也能幫上娘了, “好的娘?!?/br> 突然宋妮兒問道, “娘,我們還回河南嗎?” 宋劉氏頓時渾身一顫,但很快控制住情緒, “我們不回河南了,以后我們就待在京師。娘和你哥哥辛苦一點,我們多存點錢,到時候我們在京師城外修個大房子,我們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