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第15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入戲(作者:妄鴉)、大明崇禎最后的忠臣、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
龍鳳胎嘴角控制不住上揚的幅度這才沒有暴露出來。 金寶目睹全程,回家就把三叔和三嬸在書院里的所作所為說了出來。 言語間,頗為羨慕三郎四娘能有這樣開明的爹娘。 聽完金寶描述的老宅眾人,陷入詭異的沉默。 第221章 斷無迷路的可能 “你有親姑母嗎?” 金石鎮前往開陽縣的官道上,劉利坐在自家的馬車車轅上,好奇的問前頭那輛馬車上趕車的劉季。 兩家人今早出發,在鄉下小路上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會兒終于走到寬闊平坦的官道上。 從出發開始,大郎兄妹四個就特別興奮,畢竟是平生第一次出遠門。 一會兒鉆出車窗這看那看,一會兒爬到車門邊,問七問八,開心都快要溢滿出來了。 但一到金石鎮,怕被夫子發現這不是去奔喪的,又都縮緊脖子躲在車箱里,捂著嘴不敢發聲。 劉利和他家趕車的長工大壯一直跟著秦瑤家馬車走在后頭,看了一路,行到此處,見大郎兄妹四人這般躲著,實在是沒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村里與劉家老宅那邊相熟的,大半都已知曉秦瑤夫婦二人此次府試特意帶上家中四個孩子,還幫他們都請了假,把村里孩子們都羨慕哭了。 而這個請假的理由,也不負眾望的讓人大跌眼鏡。 說是姑母死了,也不知道劉家姑母要是知曉,是否會被這不肖子孫氣死。 劉季趕著馬車,吹著風,身旁坐著擦刀的娘子,氣氛正好。 他哼著不知道是哪個鄉里的奇怪調子,聽見劉利在后頭的問話,轉頭賤兮兮的回了他兩個字: “你猜!” 劉利切了一聲,他才不猜。 今日出發天氣很好,一路上艷陽高照,道路兩側一直有山林樹木遮擋,氣溫也不算太熱,是個適合出行的好日子。 行到中午,兩家人從開陽縣路過,駛上前往府城方向的大道。 從這起,就徹底離開了開陽縣地界。 此行三百余里,出發前秦瑤就做好了計劃,日行六十里路。 這個里程也不算辛苦,早上可以多睡會兒再出發,基本太陽落山前都能到達驛站,避免走夜路。 加上一路上她們還帶著四個小孩,能走大路絕不走小路。 這一路上預留的時間是很充足的。 她們一行人四月三十號出發,理論上五月五號前能抵達府城,十號才考試,還有五天時間用來準備。 倘若遇到意外,頂多耽擱一兩天,也還來得及。 不過往年也有倒霉的,路上迷路,等到科考結束都還沒能趕到考場,只能遺憾等待下一場。 當然,有秦瑤在,迷路是不可能的。 她出發之前去找了伍掌柜,問清楚了路線,再三確定過細節,連哪條路上有山泉水可以取用都標記了出來,斷無迷路的可能。 先前在書局那買來的指路圖和店主手抄版路程圖,秦瑤回到家之后自己又在這兩者之上,重新繪制了兩份更加詳細明了的地圖。 她拿一份,劉利拿一份,兩邊互相對照著來,就算遇到相似岔路口,也不會走錯。 原本知道秦瑤一家子都要前往府城時,劉利內心是極大反對的。 礙于兩家關系還不錯,他也不好意思提意見。 但出發前,秦瑤把這張地圖遞來給他之后,劉利內心的不安就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再看一路上,四個小孩除了上茅房時要下車之外,其他時候都乖乖待在車里不哭不鬧,就徹底放下心來。 第一天是從劉家村出發,前面有一段山路耽擱了些時間,所以中午秦瑤也并沒有停下,讓大家啃啃干糧,稍微休息了一刻鐘,在路邊打滿了天然的泉水之后,繼續趕路。 對大郎兄妹四人來說,旅程的一開始,都是非常開心而美好的。 特別是走出開陽縣之后,新鮮的事物接踵而來,不一樣的地貌、口音、行人,看得兄妹四人眼花繚亂,興致高昂。 四娘就像是十萬個為什么,一路上都在追問: “阿娘,那是什么?” “阿娘,你看那邊!” “阿娘,為什么這邊的田里都是高高的草???” 一聲聲阿娘縈繞在耳邊,趕車的劉季頭都要被吵炸了。 可他側頭一看身旁之人,向來對他脾氣暴躁的惡婦,這會兒居然把四娘摟在懷里,身后還疊羅漢一樣堆著大郎、二郎、三郎,沒有一點不耐煩,有問必答。 “田里那不是草,是這里村民種植的芢麻,那邊的壩子是曬麻的曬場,你們看到那些掛在竹竿上,白色的一片片像是樹藤的東西,就是做麻衣用的麻?!?/br> 四娘驚訝問:“這樣怎么做成衣裳?” 秦瑤便同她細細講解芢麻是如何被制作成絲線,又如何用那些絲線做成一根根的麻線,最后又怎樣用織機將這些麻線織成布成為百姓穿戴的衣裳。 往日孩子們只見過老宅的祖母和嬸嬸用絲線制成絹布去賣,麻衣都是買來的,這次一聽秦瑤的講解,這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一件麻衣做出來,也這么不容易。 二郎感慨,“怪不得麻布要賣這么貴?!?/br> 大郎也很佩服道:“麻線要經過這么多道工序才能絞出來,也不知道從前的人是怎么想到的,他們可真聰明?!?/br> 三郎和四娘則歪著頭問秦瑤:“阿娘,為什么你懂這么多???”他們就不知道這些呢。 秦瑤還沒回答,劉季立馬掏出了他們的書本,“喏,都在書上呢,多看書,多讀書,自然就懂了?!?/br> “趕緊把今日的功課做了,咱們馬上就要到驛站了,一會兒可沒功夫做功課?!眲⒓緣男χ鴩诟赖?。 四娘哀怨的看了阿爹一眼,不想動,使勁往秦瑤懷里蹭一蹭,嘴里還學著村里周嫂子家的奶狗“汪汪”叫了兩聲,看得秦瑤好笑。 低頭問懷里扭來扭去的四娘,“出門前我們怎么約定的?” 小姑娘回答得倒不含糊,口齒清晰的說:“每天早上早讀一個時辰,每天午休睡半個時辰,然后起來繼續讀兩篇文章,并說出讀后感?!?/br> 秦瑤點點頭,“那你們還差多少?” “讀兩篇文章,并說出讀后感......”小姑娘的聲音越來越低。 秦瑤把她從懷里拉出來,連同大郎三兄弟一起塞進車廂里。 又給劉季使了個眼色,“你也一起,我來趕車?!?/br> 剛還幸災樂禍的劉季頓時發出一聲哀嘆,認命一般鉆進車廂,和四個嘲笑他的小崽子坐到一起——讀書(咬牙切齒)! 第222章 小驛站 劉利聽著前方馬車上傳來的朗朗讀書聲,眼睛不敢相信的睜大。 不是吧不是吧,還讓不讓人歇一會兒了? 劉季他丫的在書院里這么卷就算了,現在趕著路呢,居然讀上書了? 大壯聽著前面父子五人各讀各的,只覺耳朵嗡嗡地,心里激起莫名的焦躁。 于是試探著建議:“二少爺,要不您也趁著日頭好,讀讀書?” 劉利嘴角微抽,很堅決的說:“不讀!” 他其實心態挺穩定的,畢竟從小讀到現在,也有十年了,如果不是前年那一場意外害他被馬匪打斷腿,去年的初試和府試肯定已經過了。 如今傷愈順利通過初試,他自己都不覺得意外。 而府試,劉利也是胸有成竹。 夫子都說了,讓他保持好心態,照常發揮即可。 加上讀書都讀了這么多年,這會兒好不容易能歇口氣,劉利只想一路好好放松,欣賞一下其他地方不同的美景,以一個放松的心態迎接府試。 然而,在前方馬車彼此起伏的讀書聲中,劉利漸漸動搖,堅持了不到兩刻鐘,就在大壯無奈的惋惜聲中,一臉痛苦的拿起了書本。 不過你別說,看點書,心反而靜了下來,就連這搖搖晃晃的路程,感覺也過得快了些。 太陽落山之前,兩家的馬車成功停在了驛站旁。 這里的驛站是給官家設立的,只有朝廷中人才能進去免費住宿,更換馬匹等。 但過路商旅花上一些銀錢,也能挨著驛館借宿一宿,或是在大堂點上一份吃食,要點熱水洗漱。 不過這樣的前提是,驛館還有空余接待的能力,又或者今夜并無朝廷要員入住。 如果是那種大的交通要道,驛館旁邊還有私人開辦的客棧,可供平民百姓打尖住店。 但這種能遇上的概率很小,只有往京城那邊的康莊大道才會有。 秦瑤把馬車停好,叫兄妹四人下車來走一走。 在馬車上坐了一整天,腿腳再不活動一下就要麻了。 出發時精神奕奕的兄妹四個,這會兒精力已被旅程的勞累消磨殆盡,大的牽著小的,跳下馬車來,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地方。 因為未知,下意識有些膽怯,緊挨在爹娘身邊,都不說話。 這是一間很小的驛站,四周都是茂密的竹林,將本就所剩無幾的夕陽遮擋住,更顯昏暗。 一條可行一輛馬車的官道從竹林間穿過,驛站就建在官道旁,只有兩間簡陋的木屋。 稍大的那間是驛館大堂,里面三分之一是廳堂和柜臺,擺著一套舊桌椅。 余下二分之一有竹席做的屏風遮擋,里面應該是休息的通鋪。 里面一個人影也沒有,但大門敞開著,可能是看管驛站的驛丞有事暫離。 還有一間小的,是一個半露天馬棚,里面有一匹棕色的老馬,拴在圈里,渾濁的眼注視著路邊的人。 三郎膽小的往阿爹身后一縮,抓緊了他的衣角。 劉季好笑的反手揉了揉兒子的腦袋,“別怕,拴著呢,不會咬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