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入戲(作者:妄鴉)、大明崇禎最后的忠臣、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
自備石磨,每張磨可減八錢銀子。 注:開陽縣內,包運送包安裝。 “你看這個定價怎么樣?” 秦瑤把板子遞給劉木匠,劉木匠掰著手指頭算了好幾遍,點頭,“行的!” 就是他們兩個人,以后又該怎么分利潤呢? 秦瑤來的路上就想過了,兩個合作,錢分不好,就別想干長久。 秦瑤說:“從現在開始,就當是咱們兩合作一起開了個水磨坊的制造廠,廠里暫時分三個部門?!?/br> “一個水車部門,一個石磨部門,還有一個接待安裝售后部門?!?/br> “你負責前一個,我負責后兩個,我們現在各自拿出三兩銀子放在公賬上,材料費從這里支取,收賬后填入公賬里,每月月底三十號統計賬目,算好支出和余盈,盈利你我二人,一人一半?!?/br> 劉木匠聽了,直呼妙哉。 “不過我不懂得算賬,這賬房還是秦娘子你來當吧?!眲⒛窘秤樞Φ?。 平時算點小錢他沒問題,但要是像秦瑤說的這樣,對他來說就太復雜了。 秦瑤點點頭,“只要你信得過我,我沒問題?!?/br> 劉木匠忙道:“當然信得過,要不是秦娘子你,咱們這個制造鋪子都搭不起來,就我這小木匠,哪里還想得到將水車做成生意啊?!?/br> 秦瑤認真道:“沒有你這個巧手木匠,我這些東西也做不出來,咱們倆這叫互相成就?!?/br> “那這樣,我再寫一個合約,請族長、村長、劉大福三人做過見證,以便日后行事有據可循?!?/br> “哎哎哎,行?!眲⒛窘秤指锌艘痪?,“秦娘子,你若是男兒,不得了啊?!?/br> “怎么?我現在是女兒就差了?”秦瑤玩笑反問。 劉木匠連連擺手,“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你現在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秦瑤笑笑,很是受用,要了紙筆,草擬了一分合伙人股份權益說明書,念給劉木匠聽,他也認同后,一式兩份寫好,派出劉木匠的兒子去請人,晚飯就在劉木匠家吃。 村長很是吃驚,沒想到秦瑤和劉木匠就做個水車石磨,還搞這么正式,不曉得的還以為兩人在做什么大生意似的。 秦瑤認真道:“村長,水車石磨是小事,但要是做好了,對咱們劉家村來說,就是一件大事?!?/br> “哦?”村長好奇追問:“此話怎講?” 秦瑤說:“咱們村里有石山,林里還有木材,造水磨坊需要的正是這兩樣,倘若別人找我們下單,我和劉木匠是不是要采購這些原材料?” “這樣一來,村民們不好賣出去,或者賤價賣出去的木料,就能獲得收益?!?/br> “還有那石山,雖然大家都能免費取用,但要是能做成石磨賣出去,每賣一個石磨,我們會給村里支付二十文取材費用,一個二十文,十個二百文,一百個就是二兩銀子?!?/br> “有了這錢,村里是不是就能把咱們村里的路修一修?” “路修好了,來往便利,村里娃娃們想要到外面去,是不是就方便了? “還有很多呢,比如單子多了,我和劉木匠光是兩個人也做不來啊,那必然要請村里勞力幫幫忙,這是不是又能讓大家伙在家門口增一個進項?” 越聽,村長、族長心里就越是驚訝,秦瑤說的這些,他們從前竟沒想過。 倘若真如她所說,那這......兩人對視一眼,激動得臉上的胡子都在顫抖。 劉大福時常出門,對秦瑤說的這些,完全能夠想象出來。 他是劉家村一員,倘若村里的路修好了,那他進城賣糧可就方便多了,當下就說: “秦娘子,倘若日后有用牛車之類的,你們只管說?!?/br> 秦瑤沖他感激的點點頭,繼續道:“一個地區想要發展好經濟,就要建立起可持續性的支柱性產業,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經濟命脈,發展壯大,丟掉貧困帽子,達到人人小康.......” 打住打??! 秦瑤猛然清醒過來,這又不是考公面試現場,再說下去,她可解釋不清。 不過就她說出的這半段話,也足夠村長、族長、劉大福三個琢磨好幾宿了。 越品越覺得精妙,怎會有人如此聰慧,總結出這樣的經驗道理來。 秦瑤回到家時,已是深夜,父子五人都已睡下。 她坐在窗前,取出懷里這份股份合同擺開,看了足足三遍,才小心折好收入抽屜里。 她居然在古代開了個制造廠,好奇妙的感覺。 嗯,還得給廠取個名字才好,要不就叫劉家村水磨廠? 雖然很普通,但帶著地域標識,可以順便宣傳一波劉家村。 回頭她就告訴劉木匠,讓他在水車上刻下劉家村水磨廠這幾個字。 而她也會在石磨上刻下這行字,把這個當成劉家村的招牌打出去! 第105章 穩如老狗 清晨又下起小雨,秦瑤披著蓑衣帶著斗笠,拿上幾樣簡單工具和一套紙筆,早飯都沒吃,早早就出門去了。 路過自家田地時看一看田里的稻子,沒什么事,快步前往金石鎮。 莫約上午八點半,秦瑤抵達鎮上伍掌柜家。 去之前在街上買了兩個雜糧大餅墊墊肚子,來到伍掌柜家,兩人直奔要搭建水磨坊的地方。 整個開陽縣,大半鄉鎮都建在河邊,這條河是同一個水域,不過因為地形不同,也形成多種樣式。 金石鎮上這一段,河道較之下河村的更寬更深一些,但相對平緩。 附近山上,還有溪流小瀑布,水源很充足。 伍掌柜挑地方是通往縣城官道旁的河流,這里有座石橋,石橋離河面兩米多高,水磨坊的選址就在橋下面較為平坦的河灘上。 秦瑤看了,覺得這個位置不太好,雖然交通方便,可萬一漲水,水車可要被淹了。 而且河灘上的地很軟,在上面搭磨房,有陷落的風險。 這些地形因素,也是秦瑤不擔心水車技術被抄襲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眼前這個農業落后的古代封建王朝,不是后世擁有工業體系的現代化科技國家,河道基本是原始樣貌,隨便放個水車可用不了河里的水。 不過這單生意秦瑤怎么都是要做成的,征得伍掌柜同意后,兩人又走了一段路,最終確定在離官道一百米遠的地方建水磨坊。 這處河面窄,水流湍急,重點是兩岸有天然的石頭河堤,各方面因素都比較穩定。 唯一麻煩的,就是伍掌柜得自己把路面拓寬,方便牛馬車使進來。 不過也就一百多米還不到兩百米,花不了什么錢。 伍掌柜也不想放棄這個生意,思考片刻,和秦瑤定了三套小型水車組合。 “定金先收取三分之一,我給您寫張收據,到時候安裝完畢,試用后確定無誤再結算尾款?!?/br> 秦瑤掏出紙筆,看了伍掌柜一眼。 伍掌柜頷首,她便寫了一個簡單定金收條,兩人各自摁了手印。 這種簡單收據,不具有法律效應,但放在各宗族之間,有一定牽制作用。 普通老百姓,誰都不想進官衙,私底下這樣做收據寫合約契約的多了去,只要雙方當事人沒問題,就默認可行。 收據給了伍掌柜,秦瑤又問:“打算什么時候裝呢?” “十天之內吧?!蔽檎乒裼悬c擔心的問:“你們能不能趕出來?” 秦瑤:“這個時間沒問題,主要是您這邊,場地得先準備好?!?/br> 伍掌柜拍胸脯保證他四五天就把那片地收拾平整。 且人際關系方面,他也想好了,因為用的是鎮上的公共河域,為了避免麻煩,會給居住在鎮上的百姓們一個較高的折扣,讓秦瑤只管放心做好,按時來安裝即可。 談妥了這些,秦瑤這才放心離開。 中午回到劉家村,先把尺寸設計圖給劉木匠,才回家吃午飯。 午飯吃完,休息不得片刻,扛起工具采石頭去。 三個小磨,她自己都能做完,不過秦瑤現在不打算這么拼了,還是找了幫手。 劉家老宅里,一看見秦瑤拿著工具進門,全家人就知道她來干嘛的,正在修整農具的劉柏三兄弟,二話不說,起身跟她一塊走了。 這次,秦瑤四人多取了幾塊石頭留在原地備用。 上次搭的棚子還在呢,取了石頭搬到棚子里,敲打兩三天,三張直徑七十厘米的小磨就做好了。 劉木匠那邊速度也挺快,因為上次提前囑咐老丈人得空砍了木料放在家中,他這次直接扛回來就有得用。 水車做好,上漆晾干,可以提升使用時長。 三架水車尺寸一模一樣,分毫不差,石磨也是如此,只有紋理有細微差別,兩個部件都寫上了劉家村水磨廠的字樣。 而在制作伍掌柜家水磨這段時間里,順子從下河村領了三波人過來,秦瑤成功談成兩單家庭私用小套組。 上一次下河村的單子,秦瑤事后給了順子一百五十文錢,這次也是一樣的比例,兩個小單一單三十文,共給他六十文。 單子多了,秦瑤這邊的石磨倒是還好,四個人呢,不受什么影響,速度差不多。 劉木匠可不行,緊急在村里找了兩個幫手幫忙制作水車扇葉。 只要量尺和數據一致,這個活懂點木工的人都能做成。 月底,一共五套小組合水磨交付出去,秦瑤當著全村人的面把一百文錢交到族長手上時,整個劉家村都沸騰了! 在聽見秦瑤說村里人也可以當掮客,成單后按照百分之一成交單價拿提成后,各家都動了心思。 外嫁來的女人們,集體回娘家,給娘家人宣傳那水磨坊的好處。 外出吃席時,也會說上一嘴,還讓對方去的時候記得報自己名字,還能便宜一點。 這般cao作之下,還真給秦瑤的制造廠帶了幾個小單回來。 秦瑤給他們的提成,她們會從中拿去五文十文的,返給自家定水磨的親戚。 各家情況都差不多,沒有特別富裕的,也不是所有村都有下河村的實力,所以是三五家共買一套,攤薄了成本,很劃算。 并且在這件事情上,秦瑤發現,村中婦女們實在很有當銷售的潛力,能帶來單子的,都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