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第4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入戲(作者:妄鴉)、大明崇禎最后的忠臣、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
因為她今天也累夠嗆,沒那個精力跟無賴斗智斗勇。 有人做飯,秦瑤心安理得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三郎和四娘一左一右蹲在她身邊,主動給阿娘捶腿。 小手沒什么勁,但敲得人心里那叫一個暖啊,秦瑤閉目感嘆: “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躺在地上沒人管的劉季:羨慕二字,吾已說得倦了! 大郎和二郎煮了野菜粥,咸淡適中,秦瑤喝了五大碗。 吃飽了飯,精神又回來了。 碗筷留給四個小孩收拾,秦瑤抓起劉季來到院子里,把剩下的麥子和雜草做分離處理,明天好攤開曬。 劉季剛剛挨了一記老拳,老實了不少,忍著痛,兩人點著燈籠在院子里埋頭苦干,直到月上中天,這才清理完所有雜草,把麥粒敲落,回房睡覺。 一天農活干下來,沾枕即睡,睡眠質量都提高了。 接下來兩天太陽很好,麥子全部攤在舊席子上曬,秦瑤和劉季一人半天,輪流給麥子翻面,好曬均勻。 比起之前割麥子,現在這個活完全可以用輕松來形容。 麥子曬好,現在就剩下最后一道程序——脫殼。 好消息是,麥子不到兩百斤,剛好裝滿兩個籮筐。 壞消息是,脫殼的石磨是人力的。 第59章 人力石磨 劉家村有磨坊,村里人一塊兒修建的,在村祠堂旁邊那片平壩上。 一到收獲時節,這地方總是最熱鬧。 空地上全是晾曬的糧食,磨坊那間不大的小房子,里里外外都是人。 各家用磨,需要排隊,原則上是誰家先要用就先用,來晚的自然排后面。 磨坊里面三個石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這磨坊一天都沒停下來過,每天都有人用磨。 因為磨磨實在是件苦差事,如果不是急著要賣糧食,大家都選擇分幾次慢慢磨,或者吃完了缸里的,等沒了再來磨夠一兩個月的量。 秦瑤急著磨,是因為家里的糧食快吃完了。 上一次買糧食,還是去年十月底的時候,一個冬天過去,現在米缸差不多見底。 麥子用石磨磨,其實只是把外面的皮磨碎,到時候還需要用特殊的風斗,把皮和麥粒徹底分開,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干凈小麥粒。 磨麥這個活兒,秦瑤就不指望劉季這廢物了,留他在家里做飯,自己挑著新收的麥來到磨坊。 農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收成,各家在磨坊里,總會問上一句:“你家今年麥子收了多少?” 大家伙都說還行,氣候沒有異常,平均一畝能收上來差不多兩百斤。 這畝產量,和后世上千斤的畝產是萬萬不能相比的,但在開陽縣這一片來講,粗耕的情況下還能有這么多產量,很不錯了。 這個時候,秦瑤低頭看著自家的一百六十斤麥子,她這散養下來,平均畝產八十斤,也挺不錯呢。 “秦娘子!我好了,你進來吧?!?/br> 磨坊里,有人磨完,喊了在排隊的秦瑤一聲,秦瑤忙把麥子挑進去。 終于輪到她了。 上一家離開前已經把石磨上的麥皮打掃得干干凈凈,秦瑤剛剛站在門口看都已經看會了,直接上手試了一下,感覺也還行。 不過這個效率就算力大如她,也覺糟心。 秦瑤把一百六十斤麥子全部磨完,花了一個小時。 就她這速度,旁人都看呆了,可想而知,普通人的話,這活有多磨人。 想起現代的打米機突突幾分鐘就完事,秦瑤挑著磨好的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想,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提高石磨的效率呢? 就算不能提高效率,能節省點力氣的話,也行啊。 用牲畜拉磨就別想了,村里有牛和騾的都當祖宗一樣供著,可舍不得讓它們拉磨。 而且牛馬動起來就要吃糧草,這花費又增加了。 從橋上走過,秦瑤突然頓住,看著嘩啦啦奔涌的河水,腦中靈光一閃。 村里這條河,一年四季有三季水量都很大,這就是現成的動力??! 秦瑤曾參加過基地的水利工程,設計一款適合劉家村河流的水車沒難度。 而且,她之前不是一直在想怎么賺點錢嗎,這水力石磨做出來,在鄉下肯定有市場。 想到這秦瑤就有點激動。 村民手里沒什么現錢,她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糧食,這樣長期下來,光是劉家村這一個村子,都能賺不少糧食呢。 家里人口又不多,她自己再打點獵,是不是就不用辛苦種地了? 想到不用種地,秦瑤一秒鐘都不想再耽擱,擔著一百六十斤的麥子,一路小跑回家。 風斗劉季已經從老宅借過來,就等秦瑤把磨好的麥子拿回來就開始篩。 “回來啦!” 劉季端著熱水迎上來,娘子今天都沒讓他去磨磨呢,她真好。 秦瑤把擔子放下,喝了一大口熱水,把碗還給劉季。 “麥子已經磨好了,你篩出來,我先去劉木匠家一趟,中午給我留飯,我可能晚點才回來?!?/br> 交代完,扭頭就出了門,往劉木匠家趕去。 劉木匠家在村子中心位置,和劉大福家隔得很近,之前馬匪燒了劉大福家的后院,差點連帶著把劉木匠的木料也燒了。 幸虧大家伙救火及時,他的木料才得以保存下來。 現在秦瑤要做水車,這可都是現成的材料。 秦瑤到的時候,劉木匠一家剛吃完早飯不久,一家子除了他本人還在刨木頭,余下的人都忙著曬麥子篩麥子,忙碌得很。 上回秦瑤給了劉木匠上下床的圖稿,劉木匠特別開心,這回見了秦瑤,猜到她可能又有什么新鮮玩意,熱情的把她領到屋里,問她要打什么家具。 秦瑤踩著滿地蓬松的刨木花,來到劉木匠的大桌子前,熟練的找到他的筆墨,研墨提筆在一塊兒廢板上把水車的樣式畫出個大概。 示意劉木匠站過來,指著圖講:“我想要做一個這樣的豎水車,用來帶動石磨,我看了我家門口那的水流落差高度,只要做一個這么大的就行了......” 她抬手比劃了一下,和她人差不多高。 劉木匠從沒見過這種風車一類的東西,聽見秦瑤說這水車可以利用水流落差形成動力驅動沉甸甸的石磨轉動起來,腦海里根本想象不出來是怎樣的畫面。 好在秦瑤不勝其煩的一遍又一遍跟他講解其中原理,又用他屋里的廢木板打了水,做了個小型試驗演示效果,加上劉木匠本身理解能力就很強,頓時明白過來,驚呼道: “竟然還有這樣的巧物,秦娘子,你是從何處看來的?” 秦瑤答:“小的時候,我在一本水利相關的書上看到的?!?/br> 劉木匠哦了一聲,便不再詢問。 凡是技藝,各家必然是藏起來的,貿然追問,觸犯了人家的規矩就不好了。 秦瑤最喜歡的就是劉木匠這一點,不會刨根問到底,省去她很多解釋的麻煩。 理解了其中的原理,這次秦瑤再用簡略圖講了一次,劉木匠立馬就懂她要的是什么東西。 除水車外,還需要選一根硬實的整根木料做承軸,才能承受水流沖擊的力量,把這股力轉移到推動石磨的搖臂上。 秦瑤道:“不需要做得多么精巧,只要整個動力系統能運作起來就行?!?/br> 劉木匠看著廢板上簡略的圖紙,提醒她:“這要做出來,可得廢不少好料子,銀錢上秦娘子你得有個準備?!?/br> 秦瑤本想大手一揮,不用擔心錢! 奈何錢包扁扁,不得不仔細問了下大概價格。 劉木匠說,念在她又讓自己長見識的份上,先給她做,工費也免了,但光材料也還得一兩銀子。 秦瑤把心一橫,“做!” 第60章 水車 秦瑤在劉木匠家待到下午兩三點鐘,把各種細節都確定清楚,又重新給他畫了一份等比例縮小詳細圖紙,這才頂著咕咕叫的肚子回家。 正午陽光正好,劉大福家的田割完麥子,已經在燒麥梗了,村里的田地,一眼望去,都是正在忙碌的農人。 村東邊那一大片靠河的良田,全都是劉大福家的,每年一到春耕,就有村民提著雞鴨上門去,想要租他家的田耕種。 秦瑤想起劉老漢的建議,租劉大福家的良田耕種要趁早。 但現在只要一想起前幾日在麥田里忙碌的疲憊,她渾身細胞都在叫囂著:快跑! 算了,距離春耕還有些日子,先把水力石磨弄出來看看情況,如果情況不好再去找劉大福也不遲。 心里有了主意,秦瑤便一心為自己的水力石磨坊忙碌起來。 她先是在靠近自家的北面河岸橋邊,整理出一片平地。 然后又去到河下游,搬回來兩塊幾百斤重的巨石。 一整日里,除了吃飯喝水睡覺,剩下的時間就拿一把鎬子在那石頭上敲敲打打。 這般敲打了五日,兩張直徑八十厘米,厚度二十厘米的磨盤就弄了出來。 隨后又在磨盤中心敲出洞,裝上轉軸和木頭把手,一張大磨就做好了。 與此同時,劉木匠那邊也傳來消息,水車部件都弄出來了,派人過來叫她一起過去拼裝,以免弄錯。 秦瑤吃完了早飯就過去,和劉木匠一起,在他家的院子里折騰一個白天,拼出一架等人高的水車。 承軸也弄好了,兩人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效果,晚飯胡亂嚼了幾口,就把水車和承軸全部抬到河邊。 村里人吃完夜飯正得閑,這幾日看見秦瑤在河邊敲敲打打,正好奇她在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