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書迷正在閱讀:出息的梨子、豪門老公讀心后我爆紅了[穿書]、六零之當嬌妻不當寡婦、帳中婚、他要像一棵樹、我教日月競風流【nph】、成為海島文小炮灰[七零]、重回九零:簽到系統帶我躺贏、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
周莎莎爸媽和他們的老伙伴因為以前的工作,對政府做的這個決定倒是看得明白,一人一句地給大哥分析修舊路、以及富華村發展起旅游后對他們的好處。 開車的大哥心想,政府也不是有錢沒處花亂修路,肯定是因為修路能帶來好處才修的,只是在整體利益之下,總會有人因此而吃些虧。改革與發展具體落到每個人頭上,對有些人來說是機遇,對有些人來說是不利。但他也不爭辯,車上的人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 “七月份來的時候這還是塊空地呢,現在又建了個酒店,還有,那牌上寫了什么?”翻出眼鏡戴上,再走近一些,“富華村旅游咨詢點,旁邊還掛了個牌,美麗富華旅游有限公司。嚯,還搞了個公司?!?/br> 一幫五、六十歲的大爺大媽湊過去開著門的一樓咨詢大廳了解,這個旅游公司的業務范圍還挺廣,什么鄉村旅游、健康養老、綠色生活等都有。 里面只有個婦女同志在搞衛生,見他們像是來游玩的,就提醒他們去對面酒店辦入住拿旅游指南,“咨詢點還沒用起來,這里剛裝修好,氣味大?!?/br> 一幫老人道了謝就轉去對面的富華酒店,而富華酒店對面則是剛建好的富華賓館。知情人不說,外來的游客也想不到這兩家店的老板是同一個。 一個走平價路線,一個走高端路線,這生意算是讓陳明生給做明白了。 周莎莎和同事辦了入住把行李拿上去放好,就直接去找陳霖了。 她爸媽他們都來過好幾次了,說不定他們對富華村比她還熟,周莎莎根本不擔心她爸媽他們在這玩不好。 跟著來的同事有些羨慕,“你爸媽退休了就輕松了,我哥孩子還小,只有我爸媽有空幫忙帶,以后孩子讀書了還得接送,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閑下來過過自己的日子?!?/br> 雖說都是在市里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也不是誰家都能像周莎莎家條件這么好,而且周莎莎還是獨生女,她今年快三十了還沒結婚,她爸媽不用cao心帶孩子的事情,手里還有退休金,他們的日子當然過得輕松。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她爸媽也羨慕別人家有孫子孫女可以帶呢。 所以,同事的話她聽了就當耳旁風,沒發表自己的意見。 電話這時候響了起來,周莎莎看了一眼,接通后直接道:“我現在快走到你家了。不用,不用接,幾分鐘就到了?!?/br> 同事驚訝地看著她,“莎莎姐,你在村里有認識的朋友???” 同事是上個月才來市日報社實習的研究生,平時是跟著周莎莎學習,這次是第一次跟周莎莎外出到底下村子做采訪,對周莎莎和富華村的淵源完全不知情。 周莎莎就和她說來過幾次做采訪,和村里的陳霖算是朋友,然后又把陳霖是誰給介紹了一遍。 “哦對,陳霖大學也是學的新聞專業,和你大學學的一樣。你本科是在海市讀的對吧?陳霖也是,不過和你不是一個學校?!?/br> 才說完陳霖當初怎么找上她來富華村做報道的,陳霖已經迎面過來了,“我還打算去鎮上接你呢,沒想到你人已經到了?!?/br> “不用,我爸媽和幾個叔叔阿姨順路過來玩,你開車去接我也帶不了那么多人?!敝苌榻B跟著來的同事,“這是我們單位剛來的同事,林安安?!?/br> 林安安?陳霖往周莎莎旁邊一看,對上一個激動地直跟她揮手的熟悉面孔,有些驚訝,“是你??!” “對??!是我??!”來見的人是曾經見過的陌生人,有種神奇的宿命感,林安安立刻恢復了原本的活潑性子。 周莎莎看看陳霖,又看看林安安,“你們認識?”可是林安安來這實習是因為她姐夫是單位里的領導,這還是第一次來興市,她實在想不通這倆人怎么會認識,難道,“你們大學時見過面?”不然她也想不到是為何了。 陳霖笑道:“我大學畢業回來時和她在一個車廂,現在是第二次見面,沒想到還能見到?!?/br> 見到林安安,好像從腦海里抓到了一個“真相”,但她現在怎么都想不出來是什么的真相,也沒理清這個真相是什么。只當自己是想多了。 林安安也覺得緣分實在奇妙,誰能想得到呢? 她現在想大聲地笑,她可沒忘記當時在車上陳霖剛開始把她當賊一樣防呢,也不搭理人。誰能想到???!她們居然還有見面的時候! “先來家里坐坐,村長和村支書他們還要一會兒才能過來?!标惲剡厧诉M屋,邊和林安安做了個正式的自我介紹,“你現在是到興市工作了嗎?” “還不是,我研究生還沒畢業,現在在實習?!绷职舶睬那牡赜^察小院里外的布置,去到后院,被陳霖塞了杯子和水果,桌上的零食又推到了她面前,林安安笑了,“剛剛來的時候莎莎姐和我說了你畢業回來做的事情,真神奇啊?!?/br> 自從和陳霖見面到現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里,她的腦海里就是一連串的“真神奇啊”。 她真的沒辦法把莎莎姐口中的陳霖和她四年前在火車上遇到的小jiejie劃上等號。她以為陳霖應該是雷厲風行、性格強勢的,但她在火車上見到的小jiejie是斯文內秀的。 “陳霖姐你怎么會想到要回來村里種紅心火龍果呢?”海市大學新聞專業畢業,要進到電視臺或者日報社這些單位還是很對口的吧,實在不行還能去其他單位的宣傳部門,興市在四年前沒從縣改為市時,那會兒應該不至于大學生泛濫吧。 二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