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書迷正在閱讀:出息的梨子、豪門老公讀心后我爆紅了[穿書]、六零之當嬌妻不當寡婦、帳中婚、他要像一棵樹、我教日月競風流【nph】、成為海島文小炮灰[七零]、重回九零:簽到系統帶我躺贏、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
和當年她考上大學那樣,村里給獎勵了一千元。村里集體賬戶現在有錢,所以給這五百塊很輕松,當年她的那一千塊,是村里每一家平攤交到村集體,再獎勵給她的。 他們這兒什么政策都比外面落后一大步,分產到戶是到了八十年代才落實到位,改革開放的風也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才吹進來,興市發展起來也就這四、五年的事情,1992年的一千塊在富華村是很大一筆錢。 坐在柳枝家院子里喝大學酒,聽陳光山在鼓勵各家供孩子讀書、走出去看世面,村里大人的羨慕和祝賀不斷,這是個很熟悉的場景。 三年前陳霖畢業回來,待業在家,那時大家覺得讀大學沒有用,而今再看陳霖一步一步的,新房蓋了,市里也買房了,有小汽車了,現在大家都不會再覺得讀書沒用。就連大家最崇尚的鐵飯碗也沒那么香了。 村集體的那三十畝地要等到明年才會開始結果,他們看著陳霖和陳明生地里的火龍果一車車地往外拉,心里一片火熱。 乖乖,這倆人不知道賺多少錢。 —— “今年咱們還捐錢不?”十二月中,陳明生聽陳霖把今年的賬給算了出來,他們現在賬上結余一百五十萬,結果量比去年多,哪怕今年的開銷變大了,最后賺的也不少。 “明年要把剩下的地種獼猴桃,省農科院那要付十萬,還要請專門的技術員,再請四個工人......賬戶上要留五十萬作為明年的開銷。捐錢不能年年都捐,等明年村集體有錢了再說。剩下的一百萬分了吧?!?/br> “也好?!?/br> 有了市日報社的家屬和姑公姑婆表叔表嬸在銀行、郵政局的宣傳,富華村的名字正在往外慢慢擴散。從七月份開始到十二月,每個月都有人來富華村旅游,村里召開村民大會后討論決定,等到明年的火龍果賣出去賬上有錢了,就把村頭那塊空地給規劃起來,用來建酒店或者建商鋪。 陳霖想開個奶茶店,現在省城流行起了喝奶茶,她覺得她開個奶茶店還能就地取材開發水果茶。而陳明生想開家酒店,準備搞個特色酒店。 陳霖給陳明理傳達了村大會的會議內容,他就急哄哄地回來說要開個卡拉ok,但被陳光山給罵了個狗血淋頭,總之不準在村里開什么嘈雜雜的酒吧、卡拉ok、游戲廳之類的。 不過現在只是規劃,那塊空地是宅基地,得轉成商業用地才行,其實大家更想在自家開店,把前院利用起來就夠了。 “我打算去市里買個鋪面,錢在銀行里好像都不值錢?!?/br> 興市近兩年開始漲工資,終于有了個“市級”樣。錢漲了,但物價也跟著漲,把錢存銀行里吃利息,都比不上購置房產實在,起碼房子現在是在往上漲的。 陳霖也道:“我也打算去市里買個商鋪,買了就租出去,這回我就不貸款了,現在手里沒花錢的地方,存款也夠?!?/br> 而陳明生在猶豫,畢竟他還想著盤塊地下來建酒店,怕買了商鋪就不夠用了。 “你也可以先買商鋪,到時候拿商鋪抵押出去貸款建酒店啊?!贝謇锏穆糜螛I沒火熱起來,這里的酒店就是鄉下好一點的房子,哪有市里的商鋪值錢? “先看市里的商鋪多少錢能拿下吧,咱們小區外面的那一排不錯,可惜了,現在想買都買不到?!焙玫纳啼佭€沒放出來就被人內定搶完了。 理清了賬本,陳霖把今年的額外獎金拿了出來。開了一次小會,把獎金發下去,他們這一年就算是圓滿落幕了。 至于地里還有最后一茬火龍果,量不多,都是留著自己人吃的。 在1999年結束前,陳霖和陳明生都帶著家人去了市區的房子。 兩家一起辦的新家酒,家里的貨車來回接送,請全村到市里的一個大飯店擺上二十桌。 通風半年,后面陸續添加了家具、廚具和日用品,新房子已經完全能入住,只是他們忙到現在才空閑下來,就打算今年的新春在新家過,他們就是先過來暖暖房添人氣的。 家里原來是四房兩衛的格局,陳霖讓裝修公司給改成了四房三衛,其中一間臥室被挪了一截給阿公阿婆的房間里配上衛生間,那間臥室小了很多,就改成了儲物間。 姑婆一家過來家里吃飯,陳霖聽阿婆在廚房里和姑婆嘮叨:“我們在還好,我們不在都不知道她要怎么吃飯,她說那就請個阿姨來做飯,你說......” 姑婆就勸她:“霖霖心疼你呢,她工作忙,又不能天天在家做飯。她現在能賺錢了,你該享福就享福,家里有個保姆做事情,你還能落得清閑,有什么不好?” 陳霖沒繼續往下聽,而是趁阿婆沒注意,找姑婆問有沒有人愿意去村里幫忙的。 讓阿公阿婆時不時來一次市里玩還成,但讓他們常住肯定不愿意,說在這大籠子里能把人憋出病來,還是接地氣住村里的農家小院好。 “在市里還好找,去村里人家不一定愿意。我先幫你打聽打聽,有什么要求你和我說說?!?/br> “做事細心,愛干凈,做飯好吃,最好是懂怎么照顧老人的?!标惲匮a充道:“阿公阿婆現在身體還好,也用不著怎么照顧,但家里有個人幫看著比較放心,我也不了解市里請住家保姆是多少錢,姑婆你幫我了解看看?!?/br> 二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