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迷正在閱讀:出息的梨子、豪門老公讀心后我爆紅了[穿書]、六零之當嬌妻不當寡婦、帳中婚、他要像一棵樹、我教日月競風流【nph】、成為海島文小炮灰[七零]、重回九零:簽到系統帶我躺贏、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
路上的車子多是摩托車和自行車,新路算是很寬敞的,不超速開車其實不用害怕。 就是鎮上到村里的這段路,實在是坎坷,陳明生只能慢慢開。 他們捐的十五萬不夠修從小盤江村委到鎮上的路,鎮里往上申請了一筆修路錢,說是批復了,但錢才剛落實到位,所以修路的事情可能得等到年后才能完成。陳霖不怕修得慢,就怕他們捐出去的錢最后沒真的落到實處。時不時地就要催常書記問問進度。 1999年2月5日,是個很特別的日子。 富華村有人了一輛小汽車! 就像富華村建了第一棟紅磚房、買了第一臺彩電,那都是能引得全村人都去湊熱鬧的大事情。正巧還是臨近過年時,村里外出讀書打工的都回來了,一堆人聚在小賣部前侃大山。突然聽到汽車聲音,然后一輛黑色的小汽車開了過來,駕駛位上坐著陳明生,陳霖就在副駕駛位上。 “哇!小姑姑買了小汽車!” 車子停到小賣部前的空地上,小孩們是最先沖過來看的,陳霖一下車就被大人圍住了,都在問她車子是不是她的,多少錢買的之類。 買房買車這種大事,在村里是瞞不住的,陳霖和陳明生早對好了口供,別人問都是說房子只給了首付要還房貸的,車子也是為了以后跑業務方便倆人合買的。 “買了車方便,以后要出去就方便了?!?/br> “那你們買了小汽車,以后還有輛貨車,有兩輛車了哦?!?/br> 陳明生苦笑道:“是啊,賺到錢都花得差不多了,這些不買又不行,買了以后就能送貨上門了。以后種的火龍果多了,還是得運出去,等著別人找過來怕是不好賣出去?!?/br> 大家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再想到村里今年也要開始種植火龍果了,說不定到時候都是要借到陳霖他們買的貨車。 戶口已經跟著陳明發遷到富華村的寧小燕扶著肚子,站在人群外看被圍住的車子,心里冒酸。都是一個爹媽生的,怎么就差別這么大呢? 他們都是市里學校的老師,也算得上是有體面工作了,但是這個體面工作比不上人家做生意兩三年賺得多??纯船F在,大哥房子車子都有了,他們買房的錢還是跟大哥借的。越想心里就越難受。 陳霖和陳明生家里都沒足夠大的地方停車子,倒是陳霖家后院出來有塊空地,可以停那,但是得把雜草清一清。大家一聽,都擼起袖子回家拿鐵鏟出來,沒多久就清出了一塊空地來,以后車子停在這兒就剛好。 家里也算是有件大喜事,陳霖和陳明生一合計,就決定兩家一起吃頓晚飯慶祝下。于是,陳光山和李紅梅帶著陳明發兩口子過來,又喊上了走得近的堂兄弟,最后變成了家家都安排人來,這一湊熱鬧,就變成了好幾桌。 陳明生帶了幾個人開車去鎮上買菜,陳霖在家招待客人。你搬一點,我拿一些,屋里屋外總共擺上了五桌。 一直忙活到晚上八點,這頓臨時湊起來的飯局才剛開始。各家的小孩湊到自家大人旁邊吃一口菜,然后嘩啦啦地沖去堂屋里看電視。幾個大嗓門說慶祝陳霖和陳明生買了房還買了車,大家笑著附和。 實際上,大家是在慶祝他們眼前的希望,從陳霖和陳明生身上看到了他們未來的好日子。 —— 除夕前一天,村里又開了一次大會,這次全村沒人缺席。 今年陳霖他們交出的一萬八承包費要用來修村里的村道,修成石子路,至少遇上下雨天不會變得坑坑洼洼。 陳霖要招的兩人和村里三十畝地要招的四人也都定了下來,來陳霖這做工的也是大熟人,是柳枝的爸爸和哥哥。 她找上門去問的時候,柳枝高興得原地蹦跳。今年柳枝家里已經蓋上了紅磚房,這三年變化巨大。 以后,又有一個家庭的人能整整齊齊地團聚,不必為了生計遠走他鄉,柳枝rou眼可見地活躍起來,村里的嬸子們都說柳枝長大了,沒以前愛悶在家里了。 要說家里今年過年有什么不同,姑公姑婆一家今年沒來富華村拜年,初三那天陳霖開車載著阿公阿婆去了市區姑婆家拜年。 為了誰去坐副駕駛的位置,阿公阿婆難得像小孩子似的斗嘴,陳霖做不了裁判就識趣地早早躲開,也不知道他們怎么商量的,最后是阿婆坐到了前面,像撿到了大便宜,時不時就得意洋洋地炫耀:“哎呀,坐前面就是好??!” 阿公坐后面哼哼,“坐后面也有窗!” 人家也說老小孩老小孩,說的應該就是老人鬧脾氣也和小孩子一樣吧。 這條新路她來來回回了很多次,但是很多村子,她還是第一次知道都叫什么村或者塘。阿公阿婆還在說他們以前翻山越嶺的年輕時候,那時候的城里對于他們,那真的是距離太遠。而如今,僅一分鐘的時間,他們刷刷刷地就路過了很長的一段路。 她偶爾側頭,看到身邊阿婆嘴邊掛著笑,心情也高高地飛了起來。 路過紡織廠、化工廠,路過新區正在建的大商場,陳霖繞了個彎路過玫瑰園小區,放慢車速,“我們的新家就買在這個小區?!?/br> 呀!這里就是玫瑰園小區??! 二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