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書迷正在閱讀:出息的梨子、豪門老公讀心后我爆紅了[穿書]、六零之當嬌妻不當寡婦、帳中婚、他要像一棵樹、我教日月競風流【nph】、成為海島文小炮灰[七零]、重回九零:簽到系統帶我躺贏、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
“可以,那就等你來安排?!崩钪魅斡謫?,“你現在除了種植火龍果還有別的什么計劃?” 陳霖:...... 李主任是在她家裝了天眼嗎,連明生哥都不知道她在搞別的計劃。 “哈哈,我可不會算命,就是剛好上周在市里看到買了不少種植的書本,隨便猜猜?!?/br> “是有點不成熟的想法,還要時間考察,一兩年內不一定能成?!?/br> 李主任沒繼續追問,心里對陳霖更加欣賞。自從改革開放的風吹到全國每個角落,多少人想著乘著風口一夜暴富,像陳霖這樣愿意留在家鄉謀求生路、腳踏實地的年輕人,真的不多。 如今大學生已經不比十幾年前那么稀罕,上面的領導也開始提出“干部年輕化”,讓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學生到鄉村來搞發展。想法是好的,但真的想以“理想”把人才留下來那是不可能的,陳霖只是個例。 但他相信,這個個例成功后,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個例。 第049章 這次會議還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那就是市里決定要修市區到興安鎮的路,提案已經通過,各個單位已經行動起來。 修的這條路, 對小盤江村委來說不好不壞。要修的路不是市區到小盤江村委的這條,而是從市新區到興安鎮的, 兩條路可以說是一東一西,沒有重疊的部分。路還沒開始修, 現在已經把要修的路改名為新路,而他們如今走的這條路叫舊路。 他們坐車到鎮上,再從鎮上坐車到縣城, 哪怕新路修好了, 因為繞得更多,所以行車時間差不多。如果以后改成只能到鎮上去坐汽車,加上中間下車、等車的時間,他們去縣城實際花的時間更久了。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新路那段路好走了, 更方便他們運東西出去。 周會計端著冒熱氣的茶杯,憤憤不平道:“怎么就修那條路呢?” 可惜他們的意見并沒有什么用,政府既然決定要修那條新路,那肯定是因為新路的更有價值。就她在市日報里了解到的,興市的第一大廠——化工廠已經劃定在新區建新廠, 到時候會把整個化工廠都搬到新區,那邊差不多是新路的經過的地方。更重要的是, 還有市里的紡織廠就在新路經過的地方。 抱怨無用, 還不如祈禱興市趕緊發展起來, 這樣他們這邊的路也能申請到錢來修。就算不是修成水泥路,把路給平整平整也是好的。 陳霖開完會就直接騎車回家了, 看到她推車進門,阿福生氣地朝她汪個不停。 阿婆幫它翻譯道:“生氣你出門不帶它呢?!?/br> 阿福每天都得出去溜一圈,家里阿公阿婆是沒這個體力帶它遛彎了,只有陳霖,不管是出去干活還是出去轉悠,帶上它沒負擔。 把車放門里墻邊,陳霖揉了揉它小腦袋,“走吧,帶你出去轉一圈就回來?!?/br> “霖霖,又帶你家狗出來散步啊?!?/br> “昂,沒事多運動?!?/br> 這村里,像陳霖這樣又忙又悠閑的年輕人可不多見。 每天看看火龍果種植后的情況,看看家里的花花草草,看書、爬山、寫信,和阿婆商量明天吃什么,蹭表舅的車去鎮上買菜順路吹吹風......日子過得飛快,種下的枝條已經長出了根, 一下子就到了要移栽的日子。 宋慶元的補貼是按天數算,他在北市的工作也不少,昨晚回到富華村,第二天一早半點不耽誤,就把人召集起來去干活。 地里上立著水泥柱,水泥柱上用粗鐵絲給搭了個架,而火龍果就移栽在水泥柱中間的空地上,一排排整整齊齊的,忙活兩天都移栽完,再遠遠看過去,別有一番美感。 而移栽后才是開始,后續的施肥、澆水、防病蟲害、人工授粉等才是關鍵,每一項都很重要,地里離不開人,而陳霖和陳明生必須得有一個人留村子里守著,以免出現問題。 宋慶元也定下了每月前半個月來富華村,后半個月回北市,畢竟人家的家里人都在那。而齊修平則是不定期會來富華村,得看他其他項目的時間安排。什么時候要做什么事,陳霖做了詳細的列表,和宋慶元再三確認后才完成最終版,以后他們要嚴格按照列表上寫的做事情,并且還得看情況靈活變化。 陳霖找大堂伯幫忙在那塊地的角落里建了個簡易屋子,平時要用的農具就放在屋子里,再在里面放她家里淘汰下來的竹床和一套舊桌椅,這是給來干活的人能有個歇腳的地方。 等到要給花授粉,那估計要忙一晚上,但干活是一回事,不能把人給累垮了。畢竟他們干活主力的另一半——二堂伯和表舅,倆人都是當爺爺的年紀了。 陳霖減少了去市里的頻率,去買資料都是當天來回。 一下子就到了夏天,雨季是要特別注意地里不能積水,陳霖每天早上吃了飯就來地里看著,這個屋子慢慢地變成了她的半間書房,桌上的書是越放越多。某天,二堂伯給搬了個簡易書架過來,把她的書小心翼翼地一本本放架子上,還給拉了條電線過來,屋子里也多了燈。 她把相機給陳明理,托他去海市時幫她去把里面的照片都給洗三份出來,一份送去喬橋的單位,剩下的兩份帶回來。 她買了兩本厚厚的相冊本,一本放家里,一本放陳明生家里。 二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