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書迷正在閱讀:出息的梨子、豪門老公讀心后我爆紅了[穿書]、六零之當嬌妻不當寡婦、帳中婚、他要像一棵樹、我教日月競風流【nph】、成為海島文小炮灰[七零]、重回九零:簽到系統帶我躺贏、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穿成了德妃的meimei[清穿]
而陳霖這一年定下的基調也是如此——團結、自豪、奮進! 新春第一年就在劈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到來,陳霖被喊起來時人還半瞇著眼,買回來的鞭炮已經被阿公拆開掛在院門邊上,阿婆從廚房里拿出一根點燃的香塞到陳霖手里,被往前推了兩步才想起來去點鞭炮。 隔壁三公、四公家的陸續響起來。 陳霖回房里把枕巾包住頭發,往前伸出一只腳,一只手拿著香去點鞭炮,一只手做好往后撤的姿勢,點了幾下才點到,聽到滋滋的聲音陳霖就快速退回到院子里,雙手捂住耳朵。 老村子的村道上彌漫著鞭炮的硝煙味,有小孩早起想去撿沒響的,被家里人恐嚇“xx村有人就是去撿鞭炮才被炸掉一只手的”,不敢去撿了才捏著口袋里的紅包去她三公家門口問小賣部幾點開門。 大部分的孩子都還在睡夢中,起來放鞭炮的多是大人,老人是最愛這個環節的。 因為又一年開頭了,要討個喜慶的好彩頭。 跟出來放鞭炮的幾家互道了新年好,陳霖一家三口轉身回房里,都換上了新裝。 陳霖拿出準備的兩個紅包遞過去,“阿公、阿婆新年好,祝阿公、阿婆身體健康、壽比南山!” “好,好好,霖霖也新年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br> 第一次收到孫女的紅包,老兩口都有些激動??此麄儼堰@孩子養得多好、多優秀、多貼心!倆人一生都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卻養了個親親孫女。 粗糙的手指摩挲著紅包上娟秀的字跡,他們的紅包上分別寫著:陳建家、張玉鳳。 直到外面響起娃娃們的拜年聲,他們才從激動、欣喜中平復下來,看著換上紅毛衣的陳霖,覺得今年春節比往年更紅火。 一個用毛筆字寫得端端正正的“陳霖”二字的紅包落到她手上,比她包的紅包要厚兩倍。 吸了吸鼻子,忍住想要落淚的沖動,陳霖把紅包妥帖收到口袋最深處。 走在村里,被一群小孩包圍恭賀新春討紅包,被大人們默認她已是能扛事的大人,陳霖才發覺自己已經從阿公阿婆的手里接過擔子,撐起了這個家。 第043章 富華村今年過年的熱點人物非陳霖莫屬。 尤其是外出打工回來的人紛紛咂舌: “看她家里建新房、買家電家具, 應該賺到不少錢了啊,怎么不去市里買套房、盤個店做生意多好?!?/br> “你們看陳明理和李萬年,還有支書家的楊娟, 都跟著陳霖賺到錢了吧,陳明生也不少吧, 還繼續跟著陳霖搞種植。當時要是跟著陳霖一起干就好了?!?/br> “陳霖做幾件事都沒虧,是不是這個種植真的能賺到錢???之前沒跟風是怕虧, 現在要不要跟著一起做?聽說陳霖還去外地做考察呢,應該是考慮好了有把握才去做,次次都觀望, 次次就只能干看人家賺錢了?!?/br> 因為陳霖前幾次是實實在在地賺到了錢, 剛開始還覺得陳霖是“不知輕重”才想著在村里搞種植,但人多了湊一起細細琢磨,就覺得人家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又是拒絕市里單位的招聘通知,又是外出半個多月考察, 怎么看都不像是“隨便搞搞”。 陳家大房那一支的幾家在大年初一這天祭祖之后就到了陳光山家里商量“大事”。 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陳明生,畢竟他現在是和陳霖合伙,承包種植火龍果有他的一半。來的人里幾乎都沒聽過、沒吃過火龍果,但一聽陳明生說他們要種的品種是從國外引進的,現在市面上最高能賣到十塊錢一斤。 大家聽到這個賣價就激動起來, 紛紛說要跟著一起種植,陳明生無奈, 等他們激動過后, 才把會遇到的困難給列了出來。 國外引進的新品種, 大家都下意識地覺得這是好東西。市場賣得好,但也得能把東西送到市場上才可以。畢竟現在全國已有的種植經驗還不夠成熟, 品種還在研發改進中,更重要的是,他們這里的氣候和別的種植基地的氣候不同,他們的運輸條件也不算好,最開始嘗試的人是有可能成為省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有可能成為本都虧完還倒欠錢的人。 總而言之,陳明生搬出陳霖常說的一句話:做生意有風險,要謹慎! 陳明生把利弊都講得明白,也說了如果有人要跟著一起種植,可以幫忙買苗,但他們以后請技術人員是不可能免費幫忙的,得按人家技術員的工資給錢。 有個年輕人眼冒精光,看向陳光山:“明生哥他們承包地旁邊那些還沒人承包吧?” 就種在旁邊,到時候可以看著他們怎么做,就跟著怎么做,能省不少請技術員的錢吧。 他覺得自己聰明,在場的叔伯們都沒想到這個關鍵。但下一秒就被他爸敲了下腦袋,罵道:“你當別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呢?” 陳明生暗松一口氣,當時把地承包下來時,陳霖在合同里補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剩下的七十畝地在一年內不能承包出去,一年后那片地優先讓他們選要不要承包,如果他們不要才能給別人承包。為了這一條,陳霖第一年多給了一千,當是剩下七十畝的預定定金。 當時村里人舉手表決時都說沒這個必要,因為沒人在村里搞種植,而且他們都是村里人,應該給些優惠。但陳霖不惜那一千塊,堅持要白紙黑字地寫下來。 二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