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書迷正在閱讀:渣盡四海八荒,遍地都是修羅場、小葉子的秘密、名妓(1VN,輕微SM)、陪房丫鬟、表小姐又美又嬌,豈有做妾之理、雪地微仰、嫁三次仍完璧,不如守品質活寡、誘捕之下[gb]、清高[先婚后愛]、思春期
薩利巴和“輝光之鏡”并不是道格拉斯的目標,他至始至終瞄準的都只有赫曼·史密斯。 這次也一樣。 作為冰山餐廳采購部經理的史密斯在整個哥譚的黑暗中并不起眼,就像道格拉斯之前跟戈登所說的那樣,史密斯相當謹慎。 在哥譚,有意向的低階天命之人通過史密斯的居中聯絡,得到了冰山餐廳的庇護,上交不值一提的金錢的同時為史密斯打聽消息,制造神秘氣氛;獻身于暴力和刺殺的刃之天命之人則從史密斯那里購買用于研究進階和維系正常的原料;奧里弗拉姆拍賣行通過史密斯的介紹得以在科波特家族的地盤上開設分行,并向科波特家族的拍賣行提供書籍……可以說,整個哥譚與無形之術有關的世界都在史密斯或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下發生了變動。 “這就是為什么哥譚的秘氛這么多的原因嗎……之前的調查報告顯示說是因為哥譚的瘋狂藝術家太多了,并沒有說涉及到天命之人,所以才沒有警探來這里?!?/br> 傳言警探來的第一天就頗為幸運地遇見了毒藤女艾薇越獄的盛況,在堪比瘋狂植物園的哥譚里狼狽游走,第五天遭遇了謎語人和日歷人的雙重疊加犯罪,第七天的時候更是見證了小丑的一日混亂。 那位警探還是已經踏入蛾之道路的天命之人,他神情恍惚地拿到蛾的影響然后回去配合防剿局的原料和儀式還升了個階,自此再沒人主動愿意打報告來哥譚,直到道格拉斯主動請纓。 “……當然也不排除是史密斯推動了暴力團伙干擾了警探的判斷。不過也是,哥譚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很難判斷究竟是故意制造的影響還是哥譚本身就混亂的緣故,這些在哥譚內沒辦法被處以死刑的罪犯在活動的時候也有可能制造出影響和秘氛,要注意分辨才行……” 道格拉斯一邊對照著傳真過來的文件和戈登給他的東西,一邊念念有詞,時不時還將做好的記錄拿過去釘在地圖上。 …… 屬于赫曼的墨綠色桌面上悄然飄出來了一個圖標,隨著時間的流逝咔咔作響,像是某種倒計時,又好似是某種預告。 【疑心暗起的季節】 【我是不是正在被人盯梢?】 【道格拉斯與哥譚警局達成了共識,他拿到了你的大部分情報,并在對比分析從而試圖找出你的弱點——正如你所想的那般?;蛟S是因為在倫敦時對你的抓捕他沒有出上太多的力,亦或許是你從前戲耍逗弄過他太多次,已經說不清究竟是為什么了,這位尚未開啟道路的警探對你如今相當的執著。你或可以利用這份執著去做些什么達到你的目的?!?/br> 【作者有話說】 10月6號入v三章,謝謝大家支持 這幾天可能會更新一下作話補一下引用部分 第17章 未來,談好,閑聊 在看到“疑心暗起的季節”出現在桌面上的時候,赫曼并不意外——倒不如說,他有種終于到時候了的感覺。 “杰森,你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嗎?” 確認了道格拉斯已經開始調查這件事情讓他心情不錯,青年偏頭看向正在吃飯的杰森,開口問道。 自打恢復了大半記憶,杰森開始從以前的直白變成現在有些尖銳的幽默,有時候還會開開玩笑,他身上的氣質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雖然他還在待在赫曼的房子里負責每日三餐,但是跟以往一眼就能看透的感覺不同,他開始變得危險深沉,出門在外的時候已經能完全融入哥譚的夜晚了。 “怎么了?” “接下來我要去監獄里避一避風頭,等過段時間再出來?!?/br> “避風頭?”杰森眉頭一皺,“企鵝人出什么問題了嗎?” 赫曼的頂頭上司企鵝人在哥譚也算是老牌反派了,杰森小時候當羅賓還揍過不少企鵝人手下的打手,當然,企鵝人本人他也是踹過不少回的。 企鵝人在哥譚的勢力可以稱得上是根深蒂固,如果出了什么問題的話,杰森不覺得最近都在默默打聽哥譚反派及蝙蝠俠消息的他自己會對此一點也不清楚。 “不是,是上次去了大都會知道的事情,大名鼎鼎的防剿局干員斯賓塞·霍布森已經在大都會待了好一段時間了,可惜萊克斯·盧瑟的盟友并不知道這一點。盧瑟和企鵝人先前達成了合作,如果霍布森警探要來哥譚調查的話,我還是去監獄躲一陣為好?!?/br> “霍布森警探……很出名?” 赫曼嗯了一聲,“他在某些方面相當棘手,是不擇手段也會將他認定的罪犯抓住的類型。而且防剿局并不執著于遵守法律法規,哪怕是毒樹之果他們也認,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一點他們可以說是做到極致了。我還不想年紀輕輕就登上防剿局點名全力抓捕的名單?!?/br> 這位曾經當過一段時間教士的警探比其他探員更了解密教——或許是他曾經在信奉圣亞割妮的教會工作過,或許是他聽不設防的教士同僚提起過,不管過程如何,斯賓塞·霍布森擅長用密教中人的思維去思考他所抓捕的對象的行動。這也是他相當棘手的原因之一。 在沒有萬全之策之前,赫曼不太愿意跟他對上。 還是那套說法,就算他能找到刃道路的高階天命之人來刺殺他,一位經驗豐富的防剿局干員死在了哥譚,只會進一步引起防剿局的注意,引起那位將唐吉訶德式的熱忱和大筆錢財投入防剿局的資本家兼政治家的注意力。完全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