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節
她們所謂的被百般刁難,又到底是什么刁難? 真要是被刁難了,他們怎么可能如此輕松? 而且朱筠怎么就莫名其妙在順天府死了? 真要是按照大家說的那樣,朱家如此一手遮天,那么朱筠更不該死了啊,太子妃怎么可能不搭救她? 費大人一時說不出話來,楚庭川就冷笑了一聲,極為冷漠的道:“本宮也知道御史的職責所在是風聞奏事,可本宮不敢茍同這種不加以了解真相就胡亂扣帽子的行徑!太子妃是一介女流,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本宮認為本宮比外頭的人要清楚!” 他說著,從袖子里掏出一封奏折來,雙手呈上:“父皇,兒臣有辯折要上!” 嘉平帝目光淡淡的看了兒子一眼,心知這個兒子是必然死命要維護朱元到底的了,心里就有些搖頭,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這一點想不開。 不過也罷了。 他點了點頭,叫人接了他的辯折,打開看了一遍,忽然笑了一聲,而后他淡淡的把這封辯折扔在了費大人的面前,挑了挑眉對費大人道:“愛卿,你瞧一瞧,看看這這折子里寫了什么,有了這折子,你還要參奏太子妃么?” 費大人有些茫然,他被嘉平帝的態度弄得有些懵,不由得伸手去撿起了辯折,才看了一遍,他就忍不住面色發白,整個人都顫抖起來。 怎么會??? 他抖抖索索的看完了辯折,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 張顯麟微微笑了笑,嘴角有一絲嘲諷。 王太傅也眼觀鼻鼻觀心,顯然沒有要開口的想法。 緊跟著費大人就大聲的認罪:“臣有罪!是臣胡亂聽信流言,就對太子妃不敬,臣有罪!” 大家都被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最近這段時間,朝廷上攻擊太子妃的人多了去了。 做出這種事,要是沒有人參奏那才奇怪。 費大人還是這其中態度比較尖銳和激進的,怎么現在卻忽然反水了? 楚庭川冷哼了一聲,態度輕蔑:“你是有罪!你不僅是有罪,你還是大罪!這里頭清清楚楚的記錄著當初在青州的時候朱筠是如何被提審,是如何被定了罪的,這說明什么?說明在青州的時候就根本沒有人徇私枉法,她已經被判了斬監候了,眼看著到時候名單就會被送道刑部,等到復核一過,秋后就會斬首。在這期間,不管是朱家還是太子妃,根本絲毫沒有介入過此事,更不要說什么利用權力幫她脫罪。而后來她卻逃脫了,為什么逃脫?別人不知道,費大人應該心中有數才是??!因為當時去青州親自為了朱筠翻案的,打壓了易家的,不就是您的親連襟嗎?!” 費大人頓時抖得如同篩糠一般。 他沒想到最近太子不聲不響的,卻原來根本不是聽之任之,也不是因為被太子妃觸怒而不再管太子妃的事,反而是去幫太子妃查明真相了。 是,這件事是跟他們脫不了關系。 她們本來就是為了趁著這件事想給朱元潑臟水。 可是,他們已經把尾巴收拾的很好了,誰知道卻還是被抓住了把柄。 他頓時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楚庭川面色極為冷漠,語氣也十分的嘲諷:“不僅如此,朱筠在順天府大牢如何能夠畏罪自盡?除非事順天府五府尹做的不耐煩了,否則的話,從未聽說過還有罪犯能夠在順天府大牢里自盡的,案子都還沒審完呢!真是有點兒意思,費大人知道我查到了什么嗎?當初有人前腳去順天府大牢探監,后腳朱筠就自盡了,這件事是不是十分有趣?” 費大人已經面色發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雙眼發直的癱坐在了地上,一個勁兒的發抖。 太子殿下竟然查的這么清楚。 怪不得最近這陣子他能夠冷眼看著朝廷上為了這件事爭論不休也不發一言,他根本就是在觀察到底是哪幫人鬧的最狠,從而尋找蛛絲馬跡,替朱元翻案。 他嘴唇哆嗦著,想要說什么,想要辯解,但是到了最后,卻還是只能痛哭流涕的求嘉平帝和太子饒命。 楚庭川絲毫沒有就此罷休的意思,他冷眼看著費大人:“都說文死諫武死戰,若是我們大周的文官都是你這等阿諛奉承無中生有栽贓陷害之輩,那大周的文人從此都沒臉做人了!” 這番話罵的也實在是太狠了,說是殺人誅心也不為過,眾人一時都懵了。 第1360章 睿智 “你有什么資格說你自己高風亮節?!又有什么資格在這里大放厥詞,來蒙蔽諸位大人和父皇?!像你這樣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我們大周有你這樣的官員,實在是我們大周的不幸!”楚庭川最后斷然下了結論:“太子妃如何,本宮自有一桿秤,她是什么樣的人,本宮心里也一清二楚,你這等利欲熏心的小人,口口聲聲是為了東宮的名聲,口口聲聲說是太子妃無德,其實說到底,不過是想渾水摸魚,圖謀些好處罷了!” 費大人終于曾受不住,噗的一聲吐出一口血來。 嘉平帝忍不住看了兒子一眼。 這去了草原一趟,怎么還連口齒都變得如此犀利了呢?這番話罵下去,但凡是個要臉的人,別說做官了,只怕都沒臉活著了。 被儲君如此痛罵過的人,以后還有什么前途可言? 費大人完了。 許多人也被這一幕給驚得說不出話,目瞪口呆的看著他們,許久殿中都沒有動靜。 還是嘉平帝冷哼了一聲,讓人進來去了費大人的官帽,除了費大人的官袍,讓人把他下了大理寺,嚴審此案。 散了朝,葛閣老晃晃悠悠的往外走,追上了王太傅,還沒來得及跟王太傅說上幾句話,就忽然被人出聲喊住了,他回過頭一看,是一個面生的小太監,就問:“什么事?” 小太監態度倒還是恭恭敬敬的,低垂著頭道:“回太傅的話,是我們殿下有話想跟閣老說,還請太傅行個方便?!?/br> 王太傅本來也沒打算跟葛閣老一道走,聞言嗯了一聲,意味深長的看了葛閣老一眼,搖了搖頭:“老葛,好自為之吧,別把大家都當傻子?!?/br> 葛閣老的面色當即就不好看起來,目送著王太傅的背影走遠了,才緩慢的跟著太監往一邊走。 王太傅上了轎子還在搖頭。 等到回了家,王老太太還擔心的過問了這件事,問他今天是不是還有人彈劾太子妃。 如今王老太太可儼然已經是朱元的擁護者了,王太傅平時在家里說些朱元的事她都不愛聽。 這一次朱元被言官攻訐,王老太太表現的比王嬙還要義憤填膺。 王太傅忍不住就笑了起來,見自家老妻如此關心,就道:“你放心吧,太子妃沒事了,太子殿下早就已經把事情查清楚了,趁著今天早朝,費大人站出來攻擊太子妃,太子一舉將查明的真相給捅出來了,如今滿朝文武都知道此事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妃,是在無中生有,太子妃的事情解決了,半點事都沒有?!?/br> “那就好?!蓖趵咸判牧?,露出一個笑臉來:“我就說,太子殿下是個明白人?!?/br> 可不是么。 真是太可惜了。 王太傅在心里想。 若是太子看上的是王歌華的話,那王家還有什么可發愁的? 或者太子能夠充盈后宮,那也好啊。 可那怎么可能? 早在王歌華為了這件事而得罪了朱元,甚至得罪了太子,王太傅就看清楚了,這件事是絕不能成的。 老葛就是想不清楚。 他也不想想,如果能從太子那里入手,王家相比較起葛家來,對太子付出的東西可要多的多了,可楚庭川對于王家的女兒尚且是如此排斥的態度,又怎么可能還會接葛家的茬兒? 千不該萬不該,葛閣老還糊涂的動了朱元。 嘖嘖。 葛閣老心中忐忑不安,以至于看見楚庭川的時候,他鬼使神差的竟然有些心虛,抿了抿唇對楚庭川行了禮,才訕訕的坐下了。 楚庭川坐在亭子里,面前擺放著一盞熱茶,對著他點了點頭,也喊了一聲葛閣老,而后才道:“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今天我讓您來,是為了什么?” 來了! 葛閣老心里咯噔了一聲,一時拿不準該怎么回應。 要說不知道,其實怎么可能? 他也相信楚庭川肯定是查到了什么。 連費大人背后的連襟都查到了,查到他身上也不是不可能。 他沒有說話。 楚庭川就沉聲道:“這一次本宮能夠平安從瓦剌回來,多虧了葛閣老的助力,本宮也知道,當初使團出行十分不容易,葛閣老在這其中出力良多?!?/br> 葛閣老頓時有些激動。 是啊,他為了楚庭川能夠回來,可是真真正正的出了不少力氣。 他略微放松下來,訕訕的道:“應當的,應當的,太子殿下洪福齊天,我們也不過是順應天命罷了,說不得做了什么幫您的事?!?/br> “別這么說?!背ゴㄓH自伸手給葛閣老倒了杯茶:“您德高望重,又是閣老,您能夠看得起我,從我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對我青眼有加,這份情誼,我一直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br> 葛閣老心里更加忐忑了。 楚庭川越是如此和顏悅色,他心里就越是不安。 他沒有說話,也不敢去端桌上的茶,只是靜默的坐著。 “只是有些情誼,不是非得要塞女人才能加深的?!背ゴㄔ掝}一轉,見葛閣老猛地抬起了頭,就微笑著道:“閣老,費大人雖然跟您表面上似乎沒什么關系,但是他的連襟卻是您的門生,我沒有說錯吧?這一次的事,能夠做的如此干凈利落,壓得青州那邊改變判決,放走犯人,也不是他們能夠做得到的,不是嗎?大家都是聰明人,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干脆打開天窗說亮話,閣老,您不用白費心思了,不管父皇那邊怎么說,也不管您心里到底是不是還有別的法子,我勸您,如果還想全了這份君臣之誼,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做了。本宮不是周幽王之流,對于女色并不偏好,您也不用費盡心思的想要把太子妃拉下馬,因為本宮早在娶她的那一天就已經下定決心,此生都只會有一個皇后,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葛閣老被他的這番話說的完全抬不起頭來。 楚庭川連消帶打的,把什么都說出來了,人家也的確是查的清清楚楚,但是至少沒有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揭了他的老臉,給他留了一點尊嚴和臉面,他還能說什么? 第1361章 真愛 他心中的那點想頭徹底沒了,抿了抿唇,半響才在羞愧之中深吸了一口氣,站起了身,朝著楚庭川行了一個禮,認真道:“是,謹遵太子殿下吩咐?!?/br> 楚庭川笑了笑,嗯了一聲,就淡淡的道:“閣老言重了,您是聰明人,聰明人辦事,向來都是知道衡量輕重的,本宮只盼著以后這種事不會再發生,您仍舊是我大周的棟梁?!?/br> 葛閣老還能說什么? 只能說他跟對了人,但是如果要從這位儲君身上得到什么,還是要靠真才實學,其他的,是不要想了。 回到家,葛閣老就把原本選好的那些孫女兒侄孫女兒等等的,全都給打發走了,只覺得看著她們都覺得礙眼和無地自容。 這件事也總算是平息了下來。 太子妃無辜被牽連還被污蔑了一場,嘉平帝特地給了賞賜。 至于朱筠那邊,她到死都還在陷害朱元,又給朱家抹黑,完全沒有半點顧念著父母,朱三老爺跟朱三太太到最后也對她的死沒什么悲傷的了,只是讓人給她收了尸,找了一個地方埋了,便沒有再管。 反而是易家的四公子,朱三太太自知是被朱筠害的不輕,專程跟朱三老爺誠懇的去認了錯道了歉,朱三太太尤其是難受,哭著給易家四公子下跪:“都是姑媽的錯,若不是我從小到大嬌慣壞了她,也不會縱容她犯下此等大錯,我對不住嫂嫂,也對不住姑母,等到回去,我就去嫂嫂墳前磕頭謝罪,還有母親父親……” 易家四公子心中原本恨不得朱家人死。 但是順天府的人審案審的明明白白,朱家的確沒有插手過這個案子,也的確是不知道朱筠的所作所為,他心中也就終于好受了一些。 雖然他還是無法釋懷,但是見朱三太太都跪下了,心中的憎恨總算是消退了一些,最終沒有再鬧事,也接受了朱三太太的好意,回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