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節
她們孔家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他們就代表著禮義廉恥,雖然有范大儒寫的那本救母記在先,可是在孔家人看來,敢大不孝告自己的父親,這就是人生一大污點,她們孔家當初可是堅決反對朱元當太子妃的其中勢力之一。 可沒想到最后朱元還是真的成了太子妃。 孔家的人于是一直也是對朱元淡淡的,只盡量當這位太子妃不存在,反正他們孔家有資本,不給太子妃面子,其實說起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 不過現在他們顧不上這些了,孔家的太夫人行了禮之后就對著太后哭泣不已,說的正是最近城中最熱門的話題----調包計。 太后有些頭痛。 她是不想管這些事的,但是孔家的人的確是天下讀書人的旗幟,而且孔院長在天下學子中的威望也是極重,現在事情既然還未塵埃落定,她便輕聲道:“清者自清,若是誣告,庭川那孩子自然會秉公辦理,絕不會讓你們受了委屈的?!?/br> 孔夫人欲言又止,但是這事情關乎他們重視了一輩子的名聲,怎么能夠就這么算了?她低聲道:“可是到底是人言可畏??!都說三人成虎,哪怕到最后真的證明了我們是冤枉的,只怕也沒有人信了,太后娘娘,我們孔家的人一輩子謹言慎行,從來不敢行差踏錯,就是怕有一天會墮了我們祖宗的威名,這種什么換子的事,略想一想就知道是荒謬至極了!我們是何等人家?何等身份,怎么可能會去抱別人的血脈來撫養?再說,我們家中雖然不才,但是卻也不是那等沒規矩的人家,進出行動就不知道多少人跟著,怎么可能會跟別人換孩子來?這分明就是有人要故意陷害我們……” 她說著看了孔三夫人一眼,忍不住有些哽咽:“我這媳婦兒這些天吃不好睡不著,這才過了幾天,已經熬得都快要油盡燈枯了!這么下去,只怕案子查清了,我兒媳和我孫兒也都被人指著脊梁骨罵死了!太后娘娘,求求您慈悲為懷,讓殿下不要信那些無稽之談吧!” 朱元替太后剝桔子,一面對太夫人的這些話有些嗤之以鼻。 眾口鑠金這個話固然是有道理,但是問題是杜家的人并不是信口開河,她們是帶著證據來的,杜家夫妻也的確是死的不明不白。 這案子已經是捅破了,楚庭川接管這個案子那是嘉平帝親口說的,現在在孔家人的嘴里,倒是太子不懂事,故意為難孔家了? 她特意看了孔三夫人一眼,孔三夫人低垂著頭,表情卻并不如何慌亂或是難過,像是一個木頭人。 她微微皺眉。 太后也有些不悅:“這事兒怎么能說是庭川說了算的?他現在在刑部做事,既然有案子找上門來,當然是歸他管,他難道還能一言堂,把人拒之門外不成?杜家的人上告,那也是有憑有據的,到底事情真相如何,等到查清楚了,自然就好了,現在說不審了就不審了,那太子成什么了?” 以后楚庭川的話說出去又還有沒有用? 孔三夫人面色微微有些發白,放在膝蓋上的雙手緊緊攥住了裙子。 太夫人也很委屈,她忍不住掩面而泣:“可是,可是點下還要提審我這兒媳婦??!太后娘娘,您怎么會不知道,若是真的去了衙門,我這兒媳婦以后可怎么做人呢?” 孔家人向來重視名聲,普通女眷去衙門尚且是丟人現眼,何況是她們這種? 要是去了衙門,以后孔三夫人也再也不敢出門應酬了。 她捂著臉,很是難過傷心:“我知道殿下也是鐵面無私,可是我兒媳婦畢竟是正三品的誥命,難不成還不能不去衙門嗎?若是真的有什么問題,來府里問,也是一樣的??!” 她也算是很聰明,一探太后的口風就知道太后是完全偏向孫子的,于是只好改變方向,盡量把事情往對孔家有利的方向引。 太后嘆了聲氣:“這事兒哀家知道了,到時候自然會和庭川提一提,若是刑部那邊肯,到時候便再說,這審案有審案的規矩,你們雖然身份特別,可是前些天你們也知道,王太傅那里還不是一樣審了?哀家體恤你們,你們也體恤體恤哀家的孫子,別叫哀家的孫子難做?!?/br> 話說到這個份上,太夫人的面色凝重。 連孔三夫人也終于露出倉皇的表情。 等到出了宮,上了馬車,孔三夫人就攥住了太夫人的手,肝膽俱裂的道:“姨媽!我怎么辦?我怎么辦?” 太夫人沒好氣瞪了她一眼,心中也是煩悶不已,深吸了一口氣才冷冷的道:“給我穩住了!還沒到哭喪的時候呢!事情真的出了意外,那到時候才真是有你哭的時候!當初自己做下蠢事,現在還能有什么法子?!” 孔三夫人表情憔悴,唇上絲毫沒有血色,有些皴裂的唇張了張,最終還是說不出話來,閉了閉眼睛惶恐的說:“可是,可是若是這件事真的被刑部審……” 第1089章 當初 她表情哀戚而絕望,哭著攥著太夫人的手不肯放:“姨媽!當初您也不是不知道我是個什么情形,我沒有辦法!我真的沒有辦法!否則的話,他就會把那個女人娶進門!” 孔家的家規的確森嚴沒錯,但是這種大家族也一樣重視血脈的延續。 孔家向來有個規矩,超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可偏偏孔三夫人當時嫁進去十幾年了都絲毫沒有動靜。 那時候孔家的大房二房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形,都沒有生出兒子來,對于孔家人來說,兒子就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因為這個,孔三老爺那時候在外面看上了一個秀才的女兒,竟然也沒有遭到強烈的反對,雖然孔三老爺當時才三十四歲,但是孔家的人卻也還是同意了他把那個秀才的女兒給抬回了家,原因也沒有其他的-----那個秀才的女兒懷孕了。 孔三夫人頓時如臨大敵。 孔三老爺臨老入花叢,對于那個秀才的女兒簡直是著了魔了,對她喜愛非常,事事都以她為先,對她幾乎是言聽計從。 孔三夫人從那時候起就等于是守活寡了。 她怎么忍得了? 雖然孔家的家規森嚴,可耐不住她自己生不出兒子來啊,若是以后那個秀才的女兒生了,還又是個男孩兒,那以后家里哪里還有她的立足之地? 她痛苦不已,可幸虧天無絕人之路,在不久之后,夭折了一個女兒就再無動靜的孔三夫人竟然懷孕了。 因為這個孩子,孔三夫人幾乎是重新活了過來。 她再也不管其他的事,一門心思的閉門養胎。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她好不容易才懷上的孩子并不穩當,才剛兩個多月的時候,她底下就見了紅,請了大夫來看,好容易保住了孩子,但是等到了六月,竟然又見紅了。 大夫說著這恐怕是孩子位置太低的緣故,怕是保不住。 保不???! 她怎么能保不???! 要是沒有這個孩子,那她以后就什么都沒了! 她受不了這個說法,最后終于聽說山東德州附近一個廟里有位老尼,很是擅長婦科,許多婦人都很相信她。 那個老尼名聲很大,時常云游,聽說附近被她親手接生下來的孩子多達千余個,她是附近人人傳送的送子娘娘。 孔三夫人動了心,她實在是沒辦法了,在打聽到了地方之后,找到那里去,那時候她都已經懷孕八個多月了,但是底下還是時而流血,是十分危險的癥狀。 可是她仍舊冒險去了,誰知道卻撲了個空。 那個老尼去云游了,不在廟里。 她氣憤欲死,恨老天不公,也恨自己運道不好。 或許因為長途跋涉,也或許是一直提著的一口氣松了,她當天晚上就肚子痛發作了要生。 想到當初的事,孔三夫人難堪的閉了閉眼睛。 她痛苦無比的看著太夫人,帶著哭腔道:“誰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呢?但是我生不出來??!我生出來的也都死了!我若是又帶著一個夭折的死胎回去,到時候我該怎么辦呢?您知道三老爺的,他哪里會體會我的難處?他不會理會我的,我沒有辦法!我沒有辦法!再說,我也盡心盡力了……我盡力了……” 自從抱了這個孩子之后,她的運氣就陡然變得好了,回去了之后,她就聽說那個秀才的女兒也已經生下了孩子,只是是一個女兒。 雖然女兒也金貴,但是到底不比兒子。 孔三老爺終于正眼看她了。 而這個孩子也極為聰慧,身為孔家孫子的頭一個,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聰明,從上到下的長輩就沒有不喜歡他的。 連老太爺也對他十分喜歡,帶在身邊教養。 而這個孩子也不愧老太爺的教養,八歲就中了童生,十三歲就中了秀才,十五歲中了舉人,更是少年進士,在翰林院編書,又出息又聽話,一直都是三房和三夫人的驕傲。 有了這個孩子以后,那個秀才的女兒在孔家也不過就是個普通的妾室罷了,三夫人用規矩兩個字就把她壓得死死的抬不起頭來。 這么多年來,三夫人的好日子,的確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孩子。 太夫人心中有氣。 她疼愛了這么多年的孫子陡然被人找上門說是假的,她心里不震驚不懷疑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孔三夫人是在外頭生下的孩子。 別人一找上門她就存了疑心。 可是三兒媳是她的親外甥女,這么多年侍奉她也是用心用力,她雖然氣憤三兒媳做出這等蠢事讓孔家的名聲被連累,且還讓孔家的血脈被混淆。 但是這么多年來,她們對那個孩子的疼愛不是假的,那個孩子給孔家帶來的榮耀也不是假的。 而且事到如今,只能將錯就錯了,否則的話,還能怎么樣? 真的承認是有這回事的話,那孔家的名聲就徹底毀于一旦了,將來怎么立足? 她們孔家就真的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太夫人無法容忍。 她頭痛的靠在引枕上,冷冷的看了三夫人一眼:“你最好寄希望于當初那些廟里的人全都能找到,否則的話……若是被刑部得了先,我們所有人都是孔家的罪人!” 就是太夫人自己也脫不了關系-----三兒媳是她的外甥女,當初也是她親自替兒子張羅著娶進來的,三兒媳出了這種事,她也面上無光,而且人人都會在背后議論她。 兒子到時候也會責怪她,說她給選的人才會鬧出這些事。 只要一想到這些,太夫人就心疼的喘不過氣來,只覺得胃痛。 孔三夫人低垂著頭,坐在太夫人對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太夫人就咳嗽了一聲,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問她:“昇兒呢,他最近如何?” 孔院長身份特殊,那些學子們天天堵在刑部鬧,刑部也受不了這個,而且就算是換了孩子,那孔院長說到底也是受害人,他們一直關著孔院長也沒用,就先把人給放了,現在孔院長還在家里。 但是他把自己關在書房里,誰也不肯見。 第1090章 遮掩 孔三夫人表情微妙,一瞬間面色有些猙獰和難堪,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在太夫人的逼視之下低下了頭:“這些天他都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肯見人,也不肯見我,我去了好幾次,可是次次都沒見到人……” 對于這個兒子,三夫人愛恨交加。 孔昇實在是太爭氣了,相比起來,是她這個母親不能給他什么庇護,是他一直在盡力給母親爭榮夸耀,而且他也極為孝順,不管是她什么時候病了,孔昇總是要親自侍疾,家里的妯娌們誰不羨慕她有一個這樣的好兒子? 可是這么多年的感情,他竟然就因為幾句閑言閑語,就把她這個當母親的拒之門外,讓她如何不心寒? 如果這么多年的養育之恩都比不上生恩的話,她圖什么? 她為了養育這個兒子,也是一心一意,從來沒有過別的心思啊,連在三老爺身上的心思,都逐漸的淡了。 太夫人一聽就知道緣故,她看了三兒媳一眼,簡直是恨鐵不成鋼:“你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阿昇是個什么人你還不知道嗎?他聰明絕頂,這些閑言碎語他當然會上心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你一定要讓他知道,這都是杜家夫妻在癡心妄想,挑撥離間!他就是我們孔家的骨血,絕不是別人的種!你不明白嗎?!” 馬車顛簸了一下,太夫人拍了一下桌子,對于三夫人真是有些煩躁:“這件事不能有別的結果,只能有一種結果,那就是阿昇就是我們的孫子!否則的話,你知道你自己是個什么下場嗎?!” 如果連自己都騙不過的話,還怎么去騙別人? 太夫人瞪了三夫人一眼。 有膽子做,卻又沒有膽子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徹底將事情給處置妥當,這件事傳揚了出去,那孔家的名聲就全都毀了。 為今之計,也只能先把家里給穩住了。 三夫人低垂著頭答應下來,也很有些沮喪。 等到回了家,大房二房的人早就已經等著了,先簇擁著太夫人進了老太太的院子,才問太夫人太后那邊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