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節
翁姑知道太后和皇后心急,也不敢顧及其他,摸了一把臉上的汗,就急忙道:“是慶和伯和承恩侯回來報信,承恩侯如今就在宮門外候著!” 衛敏齋! 太后絲毫沒有遲疑,立即便道:“召承恩侯進來!” 都這個時候,顧不得什么避諱了。 她急忙又吩咐翁姑:“去召王太傅和沈閣老葛閣老他們到御書房議事!” 五大閣臣里頭還有三個是沒去的,現在想想真是幸運,太后努力平復著心里的不安和急躁,看了衛皇后一眼,淡淡道:“沉住氣,天還沒塌呢!”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同是國母之間的差距來了。 衛皇后心里雖然慌張,但是被太后這么一喝止,理智好歹是回籠了,不敢再表露出什么,只是按照吩咐應是,坐在了太后身邊。 衛敏齋很快就進來。 他似乎是受了傷,臉色還很蒼白。 太后知道他是向來深受嘉平帝和楚庭川父子信任的,對于他也很是看重,見他進來,當即便擺手免了他行禮,干脆利落的問:“到底怎么回事?” 衛敏齋還是很沉得住氣,相比較起翁姑的慌亂,他就顯得鎮定多了,聲音仍舊是沉穩的:“回太后和皇后娘娘,三天前,圣上和殿下在圍場中行獵之時與護衛被沖散,遇上流寇,因此在山中失蹤,當天晚上因為天黑下雨,山路濕滑難走,因此雖然布置了大批兵力尋找,卻還是沒有收獲,出此大事,臣等不敢怠慢,一面派人尋找,一面回來稟報太后和皇后娘娘,請太后和皇后娘娘做主?!?/br> 做主?衛皇后心中嘆氣,到了這個時候,還能做什么主? 嘉平帝和楚庭川如果真的出了事,那……宮里可就只剩下幾個幾歲的皇子了,能頂什么用處? 太后也面色凝重,看了衛敏齋一眼:“這三天之內,還是沒有找到皇帝和信王?” 第977章 防備 衛敏齋肯定搖頭。 他是錦衣衛,既然他都說沒有,那就必定是還沒有找到人了。 三天! 金莼玉粒養大的嘉平帝怎么能吃的了在山里的苦?! 也不知道人到底怎么樣了。 太后心中發沉,面上卻并不表露出來,這件事是遮掩不住的-----圍場之中皇帝和信王同時失蹤,那么多人手四處搜尋,調動了大批的兵力,哪怕是京城的大臣們,到了這個時候,也應該有所耳聞了。 既然遮掩不住,那么就要堂堂正正的面對。 太后看了衛皇后一眼,面色嚴肅的打發了衛敏齋先去御書房外候著,便轉過頭看著衛皇后:“事已至此,我們身為后宮之首,唯有盡全力安定宮中,不能出什么岔子,做好萬全的準備,你去,哀家會派翁姑跟著你,你坐鎮中宮,若有妃嬪敢借機鬧事,一律嚴懲!讓各宮各殿全都老實些,不許胡亂出來走動打聽消息,宮中嚴格按照之前的制度規矩行事,內宮各處一旦到了時間便下鑰,若有人敢違抗,殺無赦!” 衛皇后打了個冷顫,觸及太后冷靜異常的眼睛,忽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緩緩精神,片刻后就堅定的應是。 是了,現在她不就是后宮當中除了太后之外唯一能做主的人了嗎? 她才是中宮皇后。 她應當要做一個皇后該做的事。 太后便起身,換了衣裳去了御書房。 幾個閣老已經等在御書房了,他們也已經收到了消息,此刻都心急如焚。 王太傅不必說,沈閣老和葛閣老現在也是把寶都壓在了楚庭川身上,如果楚庭川這次有什么,那么他們要遭受的損失真是不可估量的。 沈閣老的頭發都愁的快要掉光了。 幾個人顧不得這是在御書房,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各執己見,王太傅認為如今的當務之急該是先讓太后出來主持大局。 畢竟太后當年是垂簾聽政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對于朝堂上的事有掌控能力。 然后再發動人手全力去尋找嘉平帝和楚庭川。 但是沈閣老和葛閣老卻有不同看法。 他們認為嘉平帝和楚庭川這次應當是兇多吉少了-----說什么遇上流寇而失散失蹤,這分明就是有人行刺! 既然是有人行刺,嘉平帝和楚庭川兩人帶著少量的護衛,哪怕是真的能夠吃苦受累在山里活下這三天來,但是真的能避開那些刺客嗎? 這顯然是很難的。 他們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應當是要先確定若是嘉平帝和楚庭川找不到,那該立誰當皇帝,是立藩王還是立小皇子,總得先商量商量,給個章程。 太后進來的時候,他們猶自還在爭執不休。 直到太后冷哼出聲,王太傅才率先驚醒,反應過來,急忙跪下請安,沈閣老和葛閣老對視一眼,也急忙跪了下來。 太后越過他們,徑直走向書桌后頭坐下,隔著長長的書桌看著幾個老臣,忽而有些感慨。 多少年之前,她也是這樣,在先帝撒手歸天之后坐在這書桌后頭,雖然心中忐忑,面上卻半點都不敢表露,要鎮定自若的和這些老臣們周旋。 她淡淡的看著他們,面上不動聲色的問:“皇帝和信王失蹤的事,你們都聽說了?” 幾人都急忙應是。 太后便問王太傅:“既如此,太傅可有什么主意?所謂的遇見流寇,只怕也甚有蹊蹺,若是不查清楚,皇帝和信王豈不是兇多吉少?” 王太傅憂心忡忡。 現在不是查清楚了以后就能了事的。 主要是哪怕查清楚了,看這樣子,只怕嘉平帝和信王還是兇多吉少了啊。 他心中滿懷憂慮,面上卻徑直道:“臣以為,應當讓錦衣衛將當天跟著圣上和殿下的人都嚴加看管和審問,圣上殿下去圍獵,守衛重重,警戒森嚴,卻仍舊還是出了這等事,只怕是中間出了jian細,和人里應外合了?!?/br> 太后點頭,便將此事交給王太傅去辦。 葛閣老和沈閣老兩人猶豫半響,還是不約而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小心翼翼的問太后:“老娘娘,值此非常之時,是不是也該……也該做萬全之準備?若是圣上……” 太后知道他們要說什么,也明白他們的擔心。 但是在這個時候,她冷冷的道:“沒有萬一!圣上和信王吉人天相,一定平安無事!若是有萬一,那哀家也要等個結果!” 她當年雷厲風行的余威仍在,葛閣老和沈閣老對視一眼,兩人雖然都不贊同,但是卻最終還是并沒有過多爭辯。 女人再怎么理智,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容易感情用事的。 等到再過一陣子,太后找不到人,自然也會認命的。 太后又看著王太傅和葛閣老幾個,沉聲說道:“從現在到找到皇帝為止,朝中大小事一律由內閣票擬,而后交由哀家過目,再由司禮監披紅?!?/br> 這也是如今沒有辦法之事,嘉平帝失蹤,太后不過是要知道朝中大小事罷了,并不算越權,王太傅幾人都答應下來。 太后又單獨留了王太傅下來說話,而后分別召見了五城兵馬司總指揮、慶和伯、武寧伯以及幾家老牌勛貴,一直到宮門快要下鑰,才回了寢宮。 與此同時,英國公府燈火通明。 英國公在春獵隨行名單當中,英國公府得到春獵出事的消息還是在傍晚,在京城戒嚴之后。 徐老太太頓時擔心不已。 她想起前些天英國公夜不能寐的場景,不知道為什么,只覺得手腳冰涼。 可是她卻不知道英國公到底在謀劃些什么。 這些事英國公連她也瞞得很好。 因此聽說嘉平帝和信王失蹤,徐老太太心里一開始便咯噔了一聲,心中浮現了許多不好的設想。 連徐大夫人也察覺出了徐老太太的精神不佳,她伺候在徐老太太身側,聽見徐老太太忽然問她大少爺在哪兒,便怔了怔,才遲疑著說:“前些天不是才從軍中回來嗎?但是公公說他行為輕浮,還是沒什么大長進,便仍舊讓他回去了……” 第978章 打聽 徐老太太半響沒有能說的出話來。 徐家所在地方可是出了名的權貴云集,素來哪里是那些官兵們可以隨意踏足的地方?可是最近這幾天卻總有大批的官兵在搜尋什么。 總是出事了。 她披著大衣裳依靠在枕頭上,整個人既頹廢又憔悴,看了徐大夫人一眼,忽而又問她:“那小二呢?” 她說的小二向來指的是徐二少爺。 提起兒子來,徐大夫人的聲音更加的壓抑了,她的心情也一樣壓抑:“他……不怎么好……前天還吐了血,公爹的意思,在京城反而觸景傷情,干脆讓他出去養病了。娘,我真是擔心,小二他本身就遭受了許多打擊,性子變得古怪許多,好容易因為這門親事而正常了些,現在卻又……他哪兒有不多想的?現在把他送出去,我怕他做傻事……” 徐老太太怔怔的皺著眉頭,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怕徐二少爺做傻事? 她倒是不怕徐二少爺做傻事,而是怕英國公在做什么傻事了。 算起來,從徐兆海入獄開始,徐老太爺就開始著手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把孩子們給往外挪,先是大房的世子,他無緣無故斥責了他一頓,說他輕浮浪蕩,在軍中沒學到什么東西,硬是連待也沒讓他多呆幾天,就把他給強行趕走了。 而后就是徐二少爺,前幾天也送走了。 就連二房的幾個孩子,也聽說回外家去探親了。 這是準備做什么???! 徐老太太憂慮不已。 她知道英國公的性格,他說一不二了一輩子,性格強勢霸道,再往前幾十年,那是個就沒怕過誰的人。 就十幾年前,也敢跟太后對著干,把太后的娘家人都趕出了京城呢! 現在…… 國公府被步步緊逼,眼看著嘉平帝不知道是知道了什么,一個勁兒的為難國公府,只怕國公爺是咽不下這口氣的。 但是咽不下這口氣,作為臣子的還能怎么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看這個架勢…… 徐老太太忽然覺得心慌不已,撫著胸口問徐大夫人:“外頭打聽的管事有沒有消息送回來,說了沒有,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了?為什么會傳說是圣上和殿下失蹤了?” 徐大夫人自己也滿頭霧水。 這種事情她這種深閨婦人現在怎么會知道,從前徐兆海還在家里的時候,倒是會同她說起這些,兩人還會互相討論,可是自從陸家出事之后,徐兆海也很少跟她說外頭的事了,就算是說,也說不深。 等到徐兆?,F在被下獄了,她對外頭的事就更是一無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