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什么意思?! 合著她們幫忙還幫錯了?! 可真是有意思了,當初出事的時候聽說衛皇后急得上火,恭妃以淚洗面,可是沒有一個站出來說一聲到底該怎么辦的,把壓力全都讓信王一個人擔了。 楚庭川雖然能干,但是那也不是神仙。 他生出來的時候就艱難,前幾年甚至連個序齒都沒有,幾次差點沒了性命,為了活下來,小小年紀六七歲就將計就計服毒,從此落下了病根。 他怎么可能知道恭妃的舊事? 恭妃還一直都遮遮掩掩的不讓人知道她還有養父養母家。 真是,出事的時候一個兩個的往后縮,現在事情解決了,她們倒是跳出來了,嫌棄事情辦的不夠妥帖,不夠周到。 當初怎么不說?! 蘇付氏氣得發懵,雖然上頭一個是皇后一個是妃子,但是到了這一刻,在蘇付氏看來,其實也跟當初她那個拎不清刻薄的婆婆沒什么分別了。 她攥緊了拳頭,深深替朱元覺得難堪。 衛皇后那些話是什么意思?!她分明是在說朱元有高攀的心思,甚至是在跟朱元明晃晃的說,以朱元的身份,去給楚庭川做側妃都夠不上。 這是什么話?! 要不是因為楚庭川人好,一路從襄陽到現在,幾乎都是靠著楚庭川的幫忙他們一家人才能如此順利,朱元是那種多管閑事的人嗎?! 她氣得有些發抖,過了好一陣,才顫抖著嘴唇搖頭:“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什么側妃?!她把咱們當什么了,竟然連這樣的話都說的出來……” 誰稀罕當側妃?!有她在一天,哪怕是丟了命,她也不可能讓朱元去給人家當側室! 衛皇后也真是夠損的。 蘇付氏忍不住在心里想,難怪嘉平帝這么多年一直都不喜歡衛皇后,甚至幾度起過要廢后的心思,衛皇后如此心胸,這般處事,誰能喜歡她?! 相比起來,朱元這個當事人反倒要平靜的多,她再次喝了口茶,沖著蘇付氏搖頭:“姨母別為了這事兒生氣了,沒事的,我好的很?!?/br> 好的很? 蘇付氏忍不住覺得心疼,遇上這樣的事兒,怎么可能好的很?這種話是該說給姑娘家聽得嘛?衛皇后對于朱元的蔑視和不屑簡直就透在了面上。 朱元是真的覺得好的很。 因為她早就已經料到了衛老太太會去衛皇后跟前哭訴委屈。 這對母女兩人都是拎不清的。 她忽然彎了彎眼睛,沖著蘇付氏狡黠的笑笑:“放心吧姨母,我是說真的,皇后娘娘早該知道了,現在的衛家已經不是從前的衛家了?!?/br> 她以為現在還是從前大房勢弱的時候嗎? 蘇付氏一時沒弄明白朱元的意思,不過她很快就明白了------過了幾天,衛家那邊就傳來了消息,說是衛大夫人又病了,而且病情嚴重,請朱元務必過去替她診治。 朱元牽了牽嘴角。 她說什么來著? 裝病也不是衛老太太的獨門秘籍。 她讓姨母準備藥箱,登門去承恩侯府給衛大夫人治病。 前腳她進去,后腳消息就傳出來了,說是衛大夫人遞了牌子要進宮去面見太后。 衛大夫人多年不進宮了,她一說要進宮,衛老太太那邊當即便慌了。 伺候的衛二夫人也咬著牙:“她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就非得要把我們真的逼死不成嗎?” 第639章 撕破 衛老太太蒼白著臉,皺紋密布的臉上去全都是憤恨看,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她反而是最鎮定的一個,咳嗽了幾聲就冷哼:“隨她去!我就看看,她是不是真的要逼死我!逼死了我,她兒子又有什么好處!” 二夫人手里還端著給衛老太太的藥碗,見衛老太太神色猙獰,語氣卻很是的篤定從容,心里的不安總算也跟著略微的少了一點兒,嘆了口氣心不在焉的攪動著手里的藥,過了一會兒,聽見門吱呀一聲打開,才回頭去看。 是三夫人來了,腳步動作都很快,到了衛老太太跟前就站住了,跟衛老太太說:“娘,那邊已經進宮去了?!?/br> 進宮了?衛老太太被攙扶著坐了起來,見三夫人和二夫人都哭喪著一張臉,就笑了:“進宮了好啊,進宮了就進宮了,娘娘她已經說過了,不會任由她胡來的,她進宮去又能怎么樣?” 原本衛老太太之前聽了族長的威脅,是沒敢起進宮去找衛皇后做主的心思的,因為她也真怕大房這邊撕破臉,族里也把這件事捅出去。 可是后來不是就出了羅家的事嗎?羅家的事一出,宮里的衛皇后便心思不寧,整個人愁的都吃不下飯,專門讓人出來,清衛老太太進宮去陪著說說話。 衛家族里的人在這個時候也不敢阻攔,知道要是衛皇后出了事,衛家照樣沒什么好果子吃,因此也沒出聲,衛老太太進了宮,到底是尋了個機會把事情跟衛皇后說了。 到底是女兒心疼自己的親娘和親弟,衛皇后雖然一開始也被兩個弟弟氣得發昏,但是終歸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覺得衛大夫人和族里做的都太過火了。 為了這個,衛老太太還專門給朱元上了眼藥,說了這件事都是朱元鬧出來的。 衛老太太喝了口藥,被苦的瞇起了眼睛,好半響才緩過來了,吃了一顆蜜餞就冷笑:“怕什么,娘娘心里門兒清,現在事兒正是多的時候,大房那個這個時候要是還不懂大局,非得找娘娘的麻煩,把你們都送回老家去,那就是在跟娘娘過不去!以為讓那個死丫頭鬧事就好了,想的倒是美!” 三夫人和二夫人對視了一眼,總算是放心了一點。 也是,現在才剛剛出了羅家的事,鬧的這么厲害,也得讓衛皇后喘口氣啊。 要是大房那邊真的一直不依不饒的,那倒好了,說不得衛皇后一頓劈頭蓋臉就給訓斥一遍。 那可就太好了。 不是說身子弱嗎?當初總是說聽了閑話就氣得心口痛如何如何…… 真要是氣死了,那倒是真的省事兒了。 衛大夫人此刻顧不上家里那些妯娌還有繼婆婆在說什么,她進了宮便先奔太后的宮里去了。 多年未曾進宮,衛大夫人的規矩卻并不曾生疏,拜見太后的時候,神情嚴肅而認真。 太后靜靜的看了一眼衛大夫人,忍不住就有些感慨。 果然是吃了苦的樣子了,雖然年輕的時候也溫柔怕事,可那時候眼角眉梢都還帶著淡淡的青澀,少年人的眼里經歷過的那些事不足以讓她們對生活失去希望,經歷多少波折,眼里都是有光的。 可是此刻的衛大夫人,眼里的光卻熄滅了。 她看著比實際上的年齡還要老上不少,想必這些年是真的過的焦灼痛苦,太后面色便有些復雜,開口喊了她起來,又讓翁姑賜座。 衛大夫人急忙拜謝過,才欠著身子略微沾了一點兒座坐了。 太后等到她坐定了,才看著她問她:“多年不見你進宮了,前兒遞了牌子進來,哀家倒是吃了一驚?!?/br> 衛大夫人就苦笑:“寡居的人,哪里敢隨便出門,更不敢來擾了太后您的清凈……” “別說這樣的話,哀家不愛聽那些?!碧蟠驍嗨?,靠在椅背上緩緩地嘆了口氣:“哀家也知道這些年難為了你?!?/br> 衛家爭產的事兒鬧的最狠的那些日子,太后還在攝政,她當然還記得很清楚。 也正是因為這個,當時的嘉平帝對于衛皇后更加的厭惡和抵觸。 在嘉平帝看來,衛家沒個規矩,鬧出的這些事全都是因為出了個皇后貪心不足的緣故。 家里的掌舵人都能糊涂到這個份上縱容兄弟爭產,欺負孤兒寡母,由這個寡母帶大的皇后能是什么好人? 事實上,太后也覺得有些對不住嘉平帝。 的確,衛皇后很多時候實在是太上不得臺面了。 可是換在當時,太后也難啊。 那時候的老首輔還是先帝留下來的,整天以老師自居,對著嘉平帝動不動呵斥上戒尺,恨不得什么都給嘉平帝安排好了,連婚事都是如此。 太后那時候實在是忙著跟老首輔角力,也顧不得那么許多了,使了許多手段,才算是把老首輔那一襲的人都給剔除了。 可是剔除了那么多之后,剩下的適齡的可選的也就不多了。 矮個子里拔高個,衛皇后看著總歸是大家閨秀,文靜且單純的。 太后忍不住再次嘆了口氣。 哪里知道會鬧出如今這么多事來,要是知道,她就讓內侍省放寬了規則,從五品官往上選,總也能多些選擇了。 不過衛皇后糊涂歸糊涂,這么多年卻也沒什么壞心思,也沒害過人,這也是太后力保她的緣故------不保住她也不行,盛貴妃要是真的上位了,那才是又造就了另一個老首輔了。 她收回這些思緒,見衛大夫人神情躊躇,似乎很是為難,便問她:“到底是什么事,你直說吧?!?/br> 衛大夫人重新從座位上站起來,鄭重其事的朝著太后跪了下去,低聲說:“臣婦有一事,請太后做主!” 果然是真的有事。 太后早有所料,嗯了一聲,揮手讓翁姑把身體不好的大夫人給攙扶了起來,挑了挑眉便道:“有什么事,站起來說,哀家聽著?!?/br> 衛大夫人便不再瞻前顧后了,她抿了抿唇,沉聲說:“回太后,臣婦想請太后做主,還臣婦一個公道!” 第640章 挫敗 衛大夫人雖然柔弱,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卻生出了無限的勇氣,這么多年的委屈還有怒氣終于讓她跟從前不同,她跪在地上不動,堅定而執著的跪著請求太后:“原本不該因為家事驚擾太后,可是臣婦家中情形特殊,因為事關皇后娘娘,此事既是家事也是國事,臣婦不敢做主,不敢擅專,請太后娘娘定奪!” 事關皇后? 太后目光沉沉的看了跪著的衛大夫人一眼,問:“怎么回事?” 這些天衛皇后那里出的事很多,羅家的事一出來,衛皇后就氣急敗壞去逼問恭妃,為什么縱容娘家人胡鬧,又質問恭妃,當初不是說娘家人遭遇了大水,已經被沖走了,根本找不著娘家人了嗎。 恭妃被逼的手足無措,嗚嗚咽咽的哭。 衛皇后就氣得厲害,整天的沒有好臉色,抱怨當初自己是好心養了楚庭川,現在卻被人如此算計污蔑,這都是因為恭妃不懷好意。 她忘了,養楚庭川,當時給她帶來了多大的好處。 對于這一點,太后是清楚的,她對著衛大夫人點點頭:“到底有什么事,你照實說?!?/br> 衛大夫人等的就是這句話,她俯下身,一顆眼淚便啪嗒一聲掉在了繡鞋上:“回太后,臣婦的病,全都是因為二房三房而起,前些年,家里就因為這事兒鬧上過衙門,成了全城的笑柄,可是事實上,過了這么多年,即使爵位已經落到了實處,但是家里的風波卻還是沒有平息?!?/br> 衛大夫人的委屈不是作假,她將家里的情況都說了出來,又苦笑著說起了這次衛敏齋出使江西的事:“他前腳才走,后腳家里就出了事,借著要給我看病的借口,二房三房竟然將朱姑娘給騙過去,又打算栽贓陷害我……敗壞我的名聲……” 翁姑聽得瞪大了眼睛。 行啊,都知道衛家不太平,斗得厲害,可是沒想到,原來竟然斗得這么厲害,這哪兒是一家人啊,簡直比仇人都不如。還有二房三房,他們對待大房的手段也真的太下作了。 通jian,這是什么罪名? 這衛大夫人都這個年紀了,他們竟然還想得出這個主意,而且還挑選在族里的人都來看老太太的病的時候,又故意去找衛大夫人娘家的表哥,這可真是夠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