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可是現在看來,朱元是個很有分寸的人。 當初的橫沖直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大些。 她心里最后一點猶豫也消散了,跟朱元附和起來,又說蘇星樓以后是要留在京城,去河東書院讀書的了。 末了又試探著問起朱元:“倒是不知道朱公子是怎么打算的?我們大人說,若是想進河東書院,他也能……” 讀書人就是這點好,同年啊同科啊同儕啊,總是彎彎繞繞的藏著許多關系的。 朱元搖了搖頭,聽見屏風后頭傳來的朱景先的笑聲,想起他對那位王先生的推崇,便輕聲說:“多謝大人和夫人想著,先兒已經有了合適的先生了?!?/br> 蘇夫人就有些意外。 她在青州也聽說過朱元的名聲,朱家那些族人們雖然之前是厭惡朱正松,但是其實家族里的關系哪里是一句厭惡喜歡就能說得清楚的,好不容易出個讀書人又是高官,處處都考得上的,一朝被朱元弄死了,朱家也損失的不小。 加上朱家因為這件事都被別人懷疑家中有殺妻的傳統,最近朱家的人娶妻都有些難了,尷尬的很。 他們對朱元就嘴里沒什么好話。 青州如此,京城就想必只會更艱難的。 蘇大人之前還想著要在這件事上出力,給朱元一個人情,誰知道人家竟然已經有了對策了,這可真是…… 能耐啊。 蘇夫人沒有再說什么,只是轉頭輕聲咳嗽了一聲,跟朱元打聽起來:“不知道朱姑娘知不知道,張家?” 張家? 朱元看了蘇付氏一眼,心念一動,見蘇星月已經低下了頭滿臉通紅,便輕聲問:“不知道夫人說的是哪個張家?” “就是襄陽的那個張家!”蘇夫人面上帶笑:“我們這回來京城呢,一是因為老爺接到調令,要上京述職,我們提前來打點宅院……二來就是因為之前跟張家……” 第570章 死了 跟張家結親? 朱元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她記得張顯麟上一世娶的好似是沈家的姑娘啊,難道這一世因為他在青州在蘇夫人家中住過,兩家提前認識,所以事情發生了改變? 可是她還是點了點頭:“自然是認識的,張伯父進了京,這一科的探花,便就是張公子?!?/br> 張顯麟到底沒有連中三元。 不過倒不是因為他殿試發揮的不好,文章不到,而是因為這一科中文章最好的幾個,一個個的要么已經是四十歲上下,都快當人祖父了,要么就是長的有些上不得臺面。 這么一來,年少風流長的俊俏的張顯麟,自然只好當個探花。 不然總不能讓那些長的丑的去當。 如今張顯麟可成了京中人人都要爭搶的佳婿了,蘇家竟然提前跟張家有了默契? 蘇夫人臉上帶著笑意,聽見朱元說起張顯麟,又看了女兒一眼,急忙搖頭:“不不不,張家倒是這個張家,可是卻不是張公子……是張公子的弟弟?!?/br> 朱元想起來,張顯麟的弟弟張顯祖,如今也正在京城讀書,今年秋天應當是要回家去下場的。 蘇夫人也沒有跟朱元賣關子,咳嗽了一聲,請蘇付氏帶著蘇星月下去重新梳妝,自己便低聲跟朱元說起來:“從前跟張家也并無什么往來,可是張家后來跟您走的近了一些,我們又仰仗著王太傅……去年冬天,我們家送年禮進京,恰逢張家二少爺也要進京,想著他一個少年怕是不大妥當,便讓家中人捎帶了他一程……” 這么就結下了淵源。 蘇夫人也不瞞著朱元:“我是想著,兩家知根知底,二少爺雖然大了星月四歲,可是我們也正想讓星月多留幾年,二少爺人品也貴重……兩家親上加親?!?/br> 這也是好事,朱元便點頭:“夫人這回上京來,也是因為這件事吧?” 其他的倒是都靠后了。 蘇夫人點頭,又忍不住嘆氣:“可不是,現在找一門合意的親事實在是不那么簡單。朱姑娘,這小丫頭你是知道的,她是個跳脫的性子,總是歡歡喜喜的,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盼著她能安安穩穩就行了,實在不敢盼望更多。這一項,我們蘇家在京城也的確是沒什么來往的多的親戚,您要是得空……還得勞煩您在其中幫幫忙?!?/br> 當媒人嗎? 朱元想起蘇星月的小表情,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也覺得有趣。 她上一世什么都經歷過,就是有一樣不行-----襄王死了幾個妻子,她自己都是第二個填房了,大家都嫌棄他們夫婦不順,意頭不好,沒人敢托她來當這媒人的。 沒想到這一世十四歲,就能當媒人了。 甚好甚好,她連連點頭:“蘇夫人的意思我知道了,過些天想必有些機會,我會帶著星月一道去赴宴的,見到了張夫人,便跟張夫人提一提?!?/br> 蘇夫人松了口氣,真心實意的笑了起來。 等到送走了蘇夫人,蘇付氏便進來朱元的房間,神情有些凝重的跟她說:“元元,剛才向問天來說,賀家出事了?!?/br> 又是賀家。 朱元挑眉,轉過頭看著蘇付氏問她:“是賀二嗎?” 蘇付氏站定了腳,見她一臉篤定,倒也跟著鎮定下來,眉眼之間都是冷意,點了點頭:“是,賀家二姑娘去看望牢里的賀老爺,被賀老爺撲頭蓋臉的罵了一通,逼著她去求英國公府,英國公府倒是并沒有冷待賀二姑娘,好好的招待了,只是說事關國法,不敢插手,讓賀二姑娘安心,這件事不管結果如何,婚約仍舊會履行的?!?/br> 明面上的功夫是做到了十分,再也滅有更好的了。 “賀二姑娘聽了,誰知道回了家就不知道為什么跟家中的繼妹起了沖突,兩人很是鬧了一場之后,今天傍晚,賀二姑娘被人發現死在了自己房里的床上,應當是吞金自盡的?!碧K付氏語氣幽幽的:“順天府已經上門去了?!?/br> 賀二怎么可能會為了跟繼妹的一場沖突就吞金自盡? 當時她親娘死了,小妾成了繼母,她都能忍的下來。 現在眼看著一直充當吸血鬼的父親已經進了打牢,賀家族中其他未獲罪的人都指望著她這門背靠國公府的親事,一個個都誠惶誠恐的巴結著她。 哪怕這門婚事最終拖三年拖黃了,她也不會想死的。 蘇付氏自然是想明白了這一點,她坐在床沿上,不由得有些齒冷:“國公府做事,可真是一環扣一環,絲毫不給人翻身的機會啊?!?/br> 相比起來,前頭幾次竟然都只是小打小鬧似地。 忍了這么久才動手,而且這事兒誰也不能說跟英國公府有關系。 說到底是賀坤自己不爭氣,竟然狗改不了吃屎,又是賭又是故技重施殺妻,英國公府竟然沒有因為這個就反悔,已經是極為尊重圣上。 賀二扛不住壓力,也是她自己沒福氣。 這一招,可真是又狠又準啊。 正中靶心。 朱元瞇起眼睛,仔細的打量著桌角那張已經被壓住了的帖子,臉上的表情掩映在燭火里看不大真切。 英國公府如果對賀家都這么厭惡的話,那么對她這個毀了他們這一代最優秀的一對孫子孫女的人,當真是毫無芥蒂的嗎? 這怎么可能? 蘇付氏皺起眉頭滿臉擔心:“這一次是賀家,下一次是不是就輪到咱們了?” 朱元就握住她的手,笑了笑安慰她:“還不至于,我如今怎么說也剛剛得封縣主,他們既然已經順心的除去了賀家這門煩人的親事,就不可能會再冒進了。再搭上一個我,就太顯眼了,他們不會這么做的,不但不會這么做,最近恐怕還會盡力的招攬我,拉攏我,他們家這個女兒,怎么也不可能放棄的,他們還指望著跟我處好關系,讓人家知道,徐游跟當初的事情是真的沒有關系呢?!?/br> 蘇付氏沒有放松,她知道朱元分析的很對,但是英國公府始終是勢大又能忍,心機深沉,以后真是很難對付啊。 第571章 順眼 可偏偏因為一個徐游,兩家已經現在到了結仇的地步。 不說朱元放低身段吧,恐怕就算是放下了身段,英國公府也不是那么能容人的人,這臉皮揭下來了,就已經裝不回去了。 她摸了摸朱元的頭,到底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路漫漫??!” 朱元忍不住笑起來了。 不管怎么說,如今的處境,總要比上一世要好上千倍百倍了,要是姨母也知道上一世的遭遇,這個時候只怕要雙手合十的去拜神酬謝了。 她笑過之后,便重新梳理起了這里頭的關系。 母親的大仇是已經報了,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已經做了一大半,剩下的,無非就是安安穩穩的扶著弟弟成才,看著弟弟能夠過上好日子,娶妻生子。 報仇人人都看著難如登天,可是靠著上一世知道的一些蹊蹺事,到底還是磕磕絆絆還算順利的在楚庭川和衛敏齋的幫扶下做到了。 這讓弟弟過好的愿望,才是真的有些難。 畢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事,簡直是水磨工夫。 她開了豐樂樓,是要賺銀子,給將來朱景先走仕途準備后盾,進宮陪伴伺候太后,是要博一個外在的面子和名聲,不說能怎么樣,至少也要先讓朱景先的出身不被那么多人指摘。 可是就算是已經成了圣旨親封的惠寧縣主,看來是鮮花著錦了,其實前路卻真的還是如同蘇付氏說的,仍舊很艱難。 別的不說,光是得罪過且不能再修好的大戶,便有一等國公府和武寧伯府,還有陸家…… 如果這些不解決,往后朱景先是不能一帆風順的。 她為了朱景先找先生和書院讀書的事情已經忙了很久了,王家也心知肚明,可是哪怕她跟王嬙的關系如此親近,王太傅也并不曾透露過半點要指點朱景先的事來,讓他進王家家學的事情更是提都沒提過。 終究是因為忌諱天下讀書人和文人都對朱元姐弟的評價不好。 這一次肯借著王先生的口壓制住那些不好的聲音頂著壓力讓朱景先進王家的家學,說到底只是因為看了楚庭川的面子而已。 但是以后她們姐弟要一直靠著楚庭川的面子和安排過日子嗎? 如果有一天靠不住了呢? 她不能不為以后做打算。 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了許多下,她抬頭看著蘇付氏,輕聲說:“姨母,送給王先生的禮物,咱們家有沒有合適的?” 蘇付氏出神,聽見她問話,才轉過頭來哦了一聲:“正要跟你商量,王先生是讀書人,這送讀書人的東西,總是要格外慎重一些的,免得一不小心,反而觸了他們的霉頭,倒不好了?!?/br> 讀書人總是嫌棄金銀之物是阿堵物的,從前蘇付氏在蘇家就見的多了,在這上頭很有幾分謹慎。 朱元點了點頭,想了想,便輕聲說:“也不必費事,我記得之前母親留下來的東西里頭,就有一份陸放翁手抄的論語,這便很好,就送它吧?!?/br> 蘇付氏應了一聲,見她自從說了這件事便好似心事重重,便試探著問她:“你在煩惱些什么?是不是為了衛家的事?” 朱元搖頭,對著姨母,沒什么不能說的,她就直言不諱的道:“我是在想,該用什么法子,挽回聲譽?!?/br> 怎么忽然想到了這里? 蘇付氏一怔,而后就又覺得有些心酸,苦笑著道:“這談何容易?大家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雖然眼看著如今我們已經好似過了最難的時候,可是細算起來,竟然還是寸步難行-----這京城中,給你下帖子的,說到底只有之前咱們相處的好的陳家王家和興平王府……看似花團錦簇,其實一團亂麻,說到底,還不就是為了你為母報仇,卻損傷了父親的緣故。讀書人最是迂腐,認死理,他們寧愿被父母親打死,也不肯忤逆父母大不孝的,這事兒,其實解不開了?!?/br> 朱元靜靜的聽了一會兒,嘴角露出一個笑意來。 她偏偏就要解一解。 第二天,朱元就請了張顯麟兄妹過府,親自請張顯麟幫忙,引薦朱景先去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