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剛剛扳倒了盛家,之前還附帶著砍瓜切菜一樣弄倒了兩個知府,差不多就得了,見好就收吧。 蘇付氏不想再讓外甥女繼續冒險了。 朱元笑了,知道姨母的擔心,嘆了口氣用手指了指自己:“我說的不是顧傳玠,而是我自己?!?/br> 蘇付氏臉上的苦笑消失,面色唰的一下子就白了,不可置信的看著她,連話都說不太利索了:“為什么這么說?圣上為什么要處置你?這件事跟我們沒有關系??!” 怎么算都沒關系啊。 盛家不是自己作死的嗎? 之前說過了,有幸知道別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也別開心的太早,因為一般來說,這代表著你朝鬼門關又大踏步的邁了一步,很可能就這樣死了。 朱元就是這樣的人。 她知道姨母不懂,也沒有打算讓姨母明白,因此她握住蘇付氏的手,臉上帶著一如既往的鎮定的笑意向她保證:“不會有事的,只是需要再等一等,等一等就好了?!?/br> 事實上料理完家事恢復過來的嘉平帝也的確是終于把這一切亂子的源頭想起來了------如果不是這個丫頭一路高歌猛進鬧出無數的大動靜,這個秘密就最終不會暴露。 而打著為母報仇而做了這么多事,在直接向盛家宣戰之前還先砍了盛家不少枝葉的朱元,要說她不知道付氏死亡背后掩藏的秘密,他是不信的。 玩弄人心,這向來是他的專長。 現在一下子被多年信任的老臣給反過來玩弄了一把之后,又被一個小姑娘抓住了弱點來報仇,真是叫皇帝陛下覺得很有些憤怒。 反正人都死了這么多了,皇帝陛下覺得給朱元按個別有用心到處挑撥的罪名給砍了也不是不能。 不過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他還是決心再去問一問太后的意見。 畢竟太后對這個丫頭看起來還滿喜歡的。 太后聽說了嘉平帝的想法,她靜靜的想了很久,才問嘉平帝:“哀家若是說不同意,你還會不會獨斷專行?” 獨斷專行,太后用了這四個字。 嘉平帝一下子抬頭看著她,沒有說話。 太后笑了笑,收起之前的嚴肅,終于現出些疲態來:“皇帝,殺的人夠多了,歸根結底,小丫頭那個時候才五歲呢,她不會知道多少秘密的?!?/br> 嘉平帝不這么認為。 不過既然太后開口了,他不介意賣太后一個面子,條件就是:“母親能否饒盛氏性命?” 從四皇子身世被查出之后,盛氏便以服侍太后的理由‘搬進’了太后的宮里,一直到如今。 太后面色陡然冷下來,過了半響才猛然拍了一下桌子:“你糊涂了?!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女人?這么多年,她唆使你做了多少事?!你從前寵愛她,那是因為她沒什么明顯叫人抓住的把柄,可是這一次,她做了什么?她混淆皇室血脈,你替盛家養孩子養了十年!你為了這個孽種還委屈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你難道不覺得羞恥,不覺得憤怒嗎?!怎么到了此時此刻,竟然還能替這個女人求情?!” 怨不得太后如此生氣,差點兒將嘉平帝罵的狗血淋頭。 實在是太令人生氣了。 這樣的事放在尋常男人身上尚且忍受不了,可是嘉平帝竟然在這個時候替盛貴妃求情,這實在是太難理解了。 嘉平帝沒有再跟少年時候那樣跟太后爭得臉紅脖子粗,他靜靜的承受了太后的怒火嘆了口氣:“母后,靜安還在,總得給她留些臉面。這些天讓她移居公主所她已經無所適從,那個孩子暴斃了,要是連盛貴妃也立即便死了,靜安以后如何自處呢?” 公主的封號還是后來嘉平帝親自改的,改成了靜安。 不過這也是小問題,前朝沒什么異議,畢竟四皇子可能要死了嘛,這位皇帝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從此平靜安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別說改名叫靜安了,只要他老人家別因為心愛的兒子死了而心血來潮立個女帝,改名叫做觀世音也是可以的。 太后有點手癢。 要是換做嘉平帝小時候,她一定就動手了。 不過現在她暫時還算是忍住了,她冷笑了一聲:“南門那里不錯,從此就讓她去那里生活吧?!?/br> 嘉平帝沒有異議,這已經是他想得到的最好的結果,太后已經算得上是溫和了。 第269章 新貴 南門那邊向來是那些失寵了或是低階宮女們住的地方,讓從華美的宮殿里居住慣了的盛貴妃去那里,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種羞辱。 不過這個羞辱現在在盛貴妃看來,已經不那么能牽動情緒了。 因為她此刻已經家破人亡,從云端掉落到了地獄。 雖然勝敗乃兵家常事,十年前她就狠狠的贏過了衛皇后成了這后宮除了太后以外事實上最尊貴的人,可是當這敗落的一方輪到自己,那滋味并不是那么好受。 盛貴妃直起身子,猶帶著昔日寵妃的驕傲,一言不發的往外走去。 衛皇后莫名其妙。 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宮里的風向忽然就變了,四皇子馬上就要死了,盛貴妃也完了,盛家更是基本上已經沒剩什么人,可這不妨礙她看盛貴妃的笑話。 等到盛貴妃出去,她便迫不及待的看向太后:“老娘娘,她是……”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盛家到底怎么得罪了嘉平帝,才會叫嘉平帝如此震怒? 她已經聽說了,盛閣老曾經在大牢里給嘉平帝寫下了血書,并且經由他的門生秘密送了上來,可是嘉平帝看了之后卻更加憤怒,在那之后沒到幾天,盛閣老就死了。 太后皺眉看了她一眼:“你素日的謹慎小心哪里去了?這也是你能打聽的事?” 衛皇后跟嘉平帝之間的關系本來就很不好,要是再讓衛皇后知道了這個秘密,以后只怕嘉平帝對著她會更加覺得別扭。 太后沒有打算讓她知道,擺了擺手冷聲道:“你作為中宮皇后,如今宮里流言眾多,你正該好好的行使你皇后的職責,替皇帝管理好內宮,小五的身子你也該多上點心了?!?/br> 從此以后,五皇子就是嘉平帝真正意義上的長子。 他的心疾是因為當初被靜安公主的貓給驚得從樹上掉下來暈厥以后落下的毛病,而后來又有一次圍獵的時候從馬上栽下來,差點丟了性命,身體一直都很弱。 從前盛貴妃總是從中作梗,再三阻撓他尋名醫。 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什么能阻止了,還是先治好病要緊。 衛皇后不敢不上心,她跟嘉平帝感情破裂,到如今幾乎相看兩厭,她根本指望不上隨時都可能會廢掉自己的嘉平帝,那就只能在孩子身上上心了。 她點了點頭,立即便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說起來,小五不是說過這位朱元姑娘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命格還被天師看過,說是正是極適合小五的嗎?” 當初皇覺寺也給五皇子批過命,說是他得配命格極兇極硬的,方才壓得住嗎? 不過現在朱元這身份的確是有些不大匹配-----大周皇室娶親倒是向來不以門第為要,也多有民家女子選秀入宮的,不過還是得注意些影響------朱元告倒了自己父親,不如就當個側妃? 太后沒有理會她說的這些話,她看了衛皇后一眼,提醒她:“承恩侯的爵位,剛才皇帝跟哀家提過了,這些日子禮部應當就會辦下來?!?/br> 衛皇后如遭雷擊。 她有沒有聽錯? 作為一個正宮皇后來說,衛皇后一直覺得自己大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最憋屈的了,因為她跟皇帝既沒有愛情也沒有親情,連一點情分都沒有。 嘉平帝也連臉面都懶得給她做。 按照常理來說,皇后的娘家應當是有一個恩襲的爵位的,大方一點的皇帝會一般來說會給老丈人一個承恩公的爵位,小氣一點兒的呢給個承恩伯,中等大方的一般就給個承恩侯。 事實上一開始皇帝也的確給了,封了衛皇后的父親當了承恩侯。 只是后來承恩侯死了之后,衛家鬧出了爭爵的笑話,嘉平帝不僅將衛皇后兩個爭產的弟弟給關進了大牢附送了充軍,還順手把爵位要回去了。 美其名曰以觀后效。 可是這一觀就觀了這么多年。 衛皇后對娘家人也沒抱什么希望-----畢竟她自己都不甚爭氣,入不了皇帝的眼,何況是她的娘家人呢。 可是沒想到,她的娘家人里頭出了兩個異類。 一個是衛敏齋,是她大哥的兒子。 一個是衛順惠,是她四弟的兒子。 這兩個人,一個天賦異稟少年天才,從小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實力,年紀小小就敢跑去當兵,還真的走出了一條青云路。 一個就是衛順惠,因為背靠盛家也走的很是順遂。 她下意識看了太后一眼,有些忐忑的問:“那……” “你該往娘家送一份賀禮了?!碧笥行┛畤@:“衛敏齋很快就是承恩侯兼錦衣衛指揮使了?!?/br>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顧明章在家里拈著胡子忍不住嘖嘖稱贊:“衛敏齋這回真是一路扶搖直上了,這么年輕,如今卻已經是一品侯爵,真是……” 真是別人家的孩子。 顧傳玠面色冷漠。 他只是問他父親:“吳家的帖子下了嗎?” 顧明章點了點頭,想起這件事來面上又忍不住有了一點兒愁緒:“你打算怎么辦?” “沒有怎么辦?!鳖檪鳙d已經不再有從前的閑適,他冷著臉說:“恭順侯是圣上的姑父,這一路走來圣上很給他臉面,他的女兒乃是縣主,我娶了回來,自然就該好好對待?!?/br> 沒事,沒事的。 不過就是目標的身份地位不如之前預定好的那么完美了,不過還是有用的。 這次牽扯這么廣,吳順都能讓他們平安無事,正說明了吳順的能量。 既然如此,那就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不過在娶吳順的女兒之前,他還要做一件事,他看著自己的父親顧明章,說:“父親,我們還有一件事沒有辦?!?/br> 顧明章疑惑挑眉,對于兒子說這番話不知道為什么覺得有些麻煩,他想了一下,盡量心平氣和的跟兒子說:“如果是為了虧空的事,我們可以慢慢的想辦法……” “這不是問題?!鳖檪鳙d看向他:“是朱元?!?/br> 顧明章不大想聽到這個名字。 畢竟每次聽見都沒什么好事。 不過顧傳玠沒有理會他的想法,他直言不諱:“以我對她的了解,她不是知道分寸的人,我們跟她結下了梁子?!?/br> 所以呢? 第270章 小孩 等了很久的朱元沒有等到任何的處置,倒是等到了王家的帖子。 她松了口氣,知道風波大約是過去了,也知道必定是太后在其中起了作用,才能攔住嘉平帝的怒意,心里有些泛酸。 這世上對她好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