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諸葛成
到了門外,跟袁彪他們說了一聲參觀完之后門口聚集就行了,然后就讓大家各自參觀去了。 林楓帶著陳戚和袁彪也四處參觀,直到了右邊武將廊的趙云塑像前,林楓站住了腳步,仰頭看向首位一身文臣服裝的趙云塑像,心中感嘆當時文武兼備的趙子龍,不由的口中念起羅貫中的一首詩:“ 匹馬單槍敢獨行,摧鋒破敵任縱橫。 皆稱飛虎一身膽,不負英雄千古名!” “好詩好詩!”身旁傳來了一陣掌聲,林楓轉頭看去,只見一名約莫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鼓掌微笑。 林楓禮貌性的沖他笑著點了點頭,心中想到,已經抄襲了一首,不如再來一首,于是轉頭看著塑像繼續開口道:“ 救主功勛大,興邦名譽彰。 扁舟飛漢水,匹馬向當陽。 義膽深包體,中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應是與天長?!?/br> 完后還下意識的摸了摸臉,感覺沒有臉紅才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敢問先生大名?在下諸葛成!”林楓循著聲音轉頭看去,還是剛才那位年輕人。 林楓抱了抱拳回道:“在下林楓,初次到訪武侯祠,讓先生見笑了。。?!?/br> 那人明顯的臉上笑容一僵,接著便恢復了正常,同樣抱拳回禮,只不過這次他的手中多出了一把白羽扇,笑道:“好文采,出口成詩!在下對侯爺可謂是早有耳聞,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當林楓看到那白羽扇的時候,馬上就聯想到了諸葛亮,只是此時想的更多的卻是諸葛濕倭在門外對自己說的一番話,林楓謙虛的回道:“讓先生見笑了,我只是有感而發,哪里會什么出口成詩??!先生才是有大學問之人??!” 諸葛成微微一笑,伸手道:“侯爺,先祖諸葛亮死后被追謚為忠武侯,想來侯爺也是有緣之人,可否賞臉院后一談?” 林楓同樣伸手回道:“正有此意,先生請帶路!” 跟隨著諸葛成到了武侯祠后面的一個大院子里,院里載滿了花草樹木,有幾間簡陋的茅草屋,更為奇怪的是院子里竟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質器具。 林楓走到一處類似于火車軌道的木質器具前,看著上面還有兩匹木馬,不由的疑問:“先生,此為何物?” “哦,侯爺,這是在下閑來無事,把先祖遺留下來的木牛流馬改制出來的新品,我起名字叫軌車!先祖所造木牛流馬雖然方便,但是弊端在于需要大量的人手來看守運作,而且對于地勢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在下經過改良后,在專用的道路上面,基本來說是不會出現任何的鼓掌,是可以一直運作下去的!”說著諸葛成在那兩匹木馬上面動作了一會,然后兩匹木馬就開始沿著軌道走動了起來。 這明明就是一個火車的原始版本??!看來這諸葛成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呢! 之后林楓又看到了院子里搭建的一個草棚下面的類似于床弩的東西,走過去端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怎么回事,指著問道:“先生,這又是何物?” 諸葛成連忙跑到床弩的后面開始擺弄了起來,一邊動作還一邊解釋:“這個是我根據先祖的諸葛弩改制的,這個是其中的一種,我稱作破城弩?!闭f著站起身指了指地上擺放的一根鐵棍,之所以叫鐵棍而不叫弩箭,是因為那根弩箭實在是太粗了,都趕上成人的胳膊粗細了,他繼續解釋道:“這些弩箭都是特質的,用精鐵打造,這樣威力就足夠破城了!” 林楓看著地上所謂的弩箭,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嗯,這樣的弩箭,射幾輪出去,別說城門了,連城墻都得射個窟窿出來呢!” 諸葛成又拉著林楓到了屋里,走到擺滿雜物的桌子旁,他拿起一個類似于手槍大小的東西說道:“侯爺,你看這個,這也是我根據諸葛弩改制的,雖然每次只能發射一根弩箭,而且威力小,傷害距離也只有十五米,但是最重要的是體積小,方便攜帶和使用,而且箭槽可以放八只特質的精鐵弩箭!每發射一只出去,就會自動填充一只上來!直到箭槽內沒有弩箭為止!” 林楓接過后打量一番,發現手里抓著的簡直就是手槍啊,雖然威力和距離簡直是太差勁,但是用來防身和守城近戰還是挺不錯的!林楓轉頭問諸葛成:“這個又叫什么?” 諸葛成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這個還沒起名字,是在下近日內才改制成功的,既然今日侯爺有緣來此,不如侯爺來想個名字吧!” “嗯,單手就可以成功使用,你又是單名一個成字,就叫手成弩,也可諧音守城弩。怎么樣?”林楓想了想,對諸葛成提議道。 “好好,手成弩,挺好的!就叫手成弩了!”諸葛成一臉興奮的說著。 林楓看著身后的袁彪,問道:“老袁,你看這里的東西怎么樣?” 袁彪點了點頭贊道:“都是精品??!院子內的那個軌車,如果可以改良,制作的更大一些,對于軍隊運糧會方便很多,甚至于運兵!” 林楓轉頭看向諸葛成問道:“先生,不知可否?” 諸葛成有些為難的說:“理論上來說,是應該可以的,只需要把樣本擴大即可,但是由于擴大樣本的成本過于昂貴,在下又沒有過多的經費,所以在下沒有試驗過?!?/br> 袁彪在一旁繼續說:“還有破城弩,我覺得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是神兵利器??!” 林楓點了點頭,贊同的說道:“嗯,除去花費比較大以外,沒有別的毛病了,就是如果守城的話,用那么大的弩箭太過于浪費了!要是有傳說中的諸葛連弩就好了!” “有啊有??!”諸葛成在一旁插話道:“侯爺,請隨我來,我這里還有一輛連弩車!是當年先祖留下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