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書迷正在閱讀:茍皇十八年,武道榜把我曝光了、《她的聲音,教我怎麼高潮》、獨家偏愛:靳教授請輕輕吻、全民縮?。何沂浅?/a>、冷嘯長歌、做他心尖寵,清冷時總低聲誘哄中、逆襲農民工、繁星遇見你、素手藥香、詭異視頻
王語嫣忽然發現換了心態和計劃之后,一切都豁然開朗了。自己過去只會追問表哥要去多久,什么時候回來,自己會想他的?,F在么:“他們黨項人也是要跪拜長官的,表哥你能受這份委屈么?” 慕容復臉色微變:“我不急于冒充他們?!眰卧煳淖謺藕椭家?,在西夏皇宮里偵查一圈,也不是什么難事?!拔飨幕蕦m中若有什么新奇的武功秘籍,我帶回來給你看?!?/br> 王語嫣暗暗嘆氣,難道我真的喜歡讀武功秘籍么?她輕輕點了點自己的太陽xue:“世上哪有新鮮的武功?表哥,我和你打賭,若有新奇的武功,我把《資治通鑒》挑那些你用的上的,給你講一遍?!?/br> 也不知道是在獎勵誰。 以前真的在用心準備內容,都是微微開導他、讓他耐心等待的。 譬如六十二歲稱王的慕容德、六十歲稱帝的劉備、五十八歲稱帝的慕容垂、五十七歲稱帝的劉裕、五十歲才開始舉事的劉邦、李淵。每隔數月就暗示表哥一下,李淵可是靠著好兒女們一舉得勢,就差明說了——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很優秀的兒子應用于戰爭中?。▌詈蛣涑猓?/br> 慕容復笑了笑:“來,擊掌為誓?!?/br> 被表妹嬌軟的手指一拍。他忽然想起一些故事,那些溫柔鄉是英雄冢的故事。在臨睡前聽表妹講一些歷史故事,故事的內容不重要,只是在表妹的聲音中漸漸陷入寧靜,永遠擰緊的心弦微微放松。 王語嫣梳理著長發:“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這西夏一品堂曾經做過什么大事?” 慕容復微微一笑:“曾經么,沒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等我去了,就有了?!?/br> 王語嫣試圖再努力最后一次,很難說幫助表哥復國成功和勸他放棄復國哪一個更難:“表哥,你不打算籌建自己的一品堂么?若有這么一批忠心耿耿的武士為你所用,再有四位家臣相助,何愁大事不成?!?/br> 慕容復自信滿滿:“不必費力。你看那些開國之君,聚攏數萬人也只在頃刻之間,文臣武將自然前來投奔?!?/br> 王語嫣點了點頭,也說不準是還是不是?,F在也有很多人想要投靠燕子塢,燕子塢之下也有一些產業,經營的到還不錯,并非坐吃山空。在四位家臣的幫助下,燕子塢的財富比姑父在世時多了不少,名聲也大了很多。但表哥忘了,這一切的前提是亂世。 真到了亂世時,聚攏流民以圖大事的人又何止他一個呢?趙宋宗室有天然的優勢,當今皇帝又有兒子,又有一個年少精干還懂得蟄伏的兄弟,就算再來一次斧聲燭影,也未必是亂世。 慕容復又說了一些關于一品堂的資料,關于西夏王妃的八卦,黨項皇帝的發家史,罵了李元昊幾句。 輕松愉快的從窗戶飛走了。 第10章 喬峰的要求 半個月后,有一封信送到王語嫣的書房中。 表哥的信,里面較為詳細的記錄了西夏的風貌、固若金湯的西夏皇宮、一品堂的一些情況,還有他們內部傳授的武功粗鄙不堪大用的吐槽。說是較為詳細,整封信也不過三百余字,但比起之前一去二三月音訊全無,已經算是十分詳盡。 其中雖然沒有纏綿悱惻的詞句,但過去也沒有啊。 王姑娘將其視為首戰告捷。這些事不僅可以幫得上表哥,還能逐漸影響他的決斷,真好。 “一念天地闊,萬事羽毛輕?!?/br> 這半個月里,她閑來無事把資治通鑒又翻了一遍,看了許多辨別‘忠jian’的文章,還研究了戰國時縱橫家是如何說動一國之君為自己的意愿所行事。平心而論,這可比研讀瑯嬛福地中那數量極大的天下武功秘籍要有趣一點。 武功秘籍著實枯燥乏味,提到練武,她更是想也不愿意想。 仔細品讀了一番,表哥似乎對西夏皇帝略帶不屑,覺得他們把皇宮保護的固若金湯,實在是膽小怯懦,一看就知道黨項李氏的武功平平,遠不如大理段家。 這倒是合情合理,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可謂獨步天下,就連斗轉星移也無法模仿。 但別告訴表哥。 …… 趙十一郎自從成婚之后,就搬到宮外開府居住,只是官家一向很寵愛這個自幼失怙,在他面前一點點長起來的粘人弟弟,在皇宮和郡王府邸之間建造了飛橋復道,以便抄近路往來。 高太皇太后的忌日剛剛結束,林玄禮陪著自己目前的六哥 老板 金主,未來的哲宗趙煦追憶太皇太后一整天。 順便親自烤串、煎鍋貼、用燉了四個時辰的鹿rou做湯面,對光祿寺暗暗嘲諷。 也不是他如此勤勞,非要堅定前生的職業道德事必躬親的做一個廚師,實在是光祿寺的水準令人不得不自力更生,幾代官家都喜歡派內侍去京城小鋪里買東西吃,可見一斑。 看雜技表演,看蹴鞠比賽,看美人歌舞。 除了政治立場對立,高太皇太后廢棄神宗的全部改革之外,還有生活上的嚴加管束,堅持遵循好好學習和好好學習小孩子就要好好學習的教育方式,以及禁止六哥懷念或遵從父親的為政之道。 結果就是趙煦一親政立刻全部推翻高太皇太后的全部政治主張,恢復神宗立場。 只有向太后是真情實感的懷念婆母。 林玄禮在親自目睹了新黨和舊黨的黨爭和互相清算之后,保持著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堅定的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政治之外的事情上。覺得永遠敢于蹦出來‘說句公道話’的蘇軾實在是牛逼,他說的是很對,然后被兩黨群毆。